专栏名称: forcod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forcode

//美国在技术上是否仍然比中国有“优势”?中国政府和中国科技界仍-20250310173149

forcode  · 雪球动态  ·  · 2025-03-10 17: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5-03-10 17:31

// 美国在技术上是否仍然比中国有“优势”?

中国政府和中国科技界仍然将中国的技术进步描述为“赶上西方”。我个人的看法比较乐观,基于对专利、人才储备、研发投入、效率等领先指标的分析。

当我谈论技术时,它不仅限于当今许多人认为的计算机软件或 AI。我谈论的是整体技术 – 软件和硬件,新兴技术和遗留技术,民用和军事技术。

从高层次上讲,我认为 1) 美国在中国正在努力追赶的几个传统技术领域仍然具有优势;2) 中国和美国在未来的关键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他们在某些领域并驾齐驱,但中国在更多领域领先于美国;3) 中国的进步速度比美国快。

让我稍微扩展一下。我将分别整理我对民用科技和军事科技的评论。我还将单独讨论 AI。

我的分析基于我自己 2 年作为技术高管和投资者的经验,以及我就该主题所做的阅读和研究,因此根据定义,它们仅限于我的知识和认知能力。

20+ 年来,我通过 Wired、Nature、Tech Crunch、MIT Technology Review、Interesting Engineering、主要报纸的技术版块(尤其是南华早报,对中国的技术进行了很好的报道)密切关注技术发展。我还关注麦肯锡、兰德、CSIS、美国国防部等的技术报告。我将跳过中国出版物,因为它们对您的受众不太熟悉。

当然,双方都有许多机密的军事和敏感的民用技术,因此进行全面比较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很困难的。这些领域将包括量子技术、核武器、核聚变、定向能武器、太空武器、网络战、深空探索等。

因此,我根据开源信息进行一般观察。他们是:

1) 美国在一些传统技术上仍然比中国有优势。这些领域包括喷气发动机、大型客机、水力压裂、生物制药、半导体芯片设计和制造(这里我包括美国的盟友,因为许多关键的半导体技术分散在少数几个国家)。中国在几个传统技术类别中处于领先地位,例如稀土加工和生产、基础设施相关技术(如隧道掘进、桥梁建设、智能港口码头)、炼钢和造船技术等。请注意,我讨论的是技术潜在客户,而不仅仅是生产潜在客户。

一般来说,美国在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具有优势,而中国在硬件和制造业方面更强大。

2) 中国和美国在一些关键的未来技术领域各自处于领先地位。我所说的未来关键技术,是指仍处于研发或早期采用阶段的技术,预计在它们成熟并得到更广泛部署之前会有更多的进展。中国在电信(5G、量子通信、高速互联网、光通信)、新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未来交通(电动汽车、高速铁路)和绿色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水电、电池、能源传输)方面明显优于美国。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包括空间站、卫星导航(北斗)、量子通信卫星、月球探测、太空太阳能和重型火箭技术。

在许多领域,中国比美国有明显的优势。美国在生物制药和疫苗、量子计算和超级计算方面更强大(尽管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不再披露超级计算机相关数据)。美国在小型卫星发射和卫星互联网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这条线索主要来自 Space X 及其 Starlink 星座。中国的生物制药一直在快速缩小差距,目前占全球生物制药新发展的三分之一,但仍落后于美国。在卫星星座方面,中国正在迎头赶上,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3)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和美国大多势均力敌。美国在基础模型(尽管领先优势正在缩小)和 AI 芯片制造 (GPU) 方面LLM具有优势。中国在具身人工智能(例如机器人、无人机、类人机器人)、面部和语音识别以及 BCI(脑机接口)方面表现出色。两者在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式 AI 方面并驾齐驱。

4) 在军事技术方面,美国在核航空母舰、潜艇和远程隐形轰炸机(B2、B21)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雷达/反隐身探测、军用机器人以及无人驾驶航空和水下车辆(无人机、无人潜艇和军舰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也在引领第 6 代战斗机的开发,原型机正在飞行,而美国仍处于概念批准阶段。中国在近太空领域拥有优势,拥有平流层飞艇、高空气球和高空无人机。两者都在开发防御性和进攻性太空战技术,但大多数细节仍处于机密状态。

至于核武器,我个人认为中国在陆基系统方面具有技术优势,与 50 多年前服役的美国民兵 III 相比,中国拥有现代化的 D41 和 D31AG 洲际弹道导弹。在潜艇核武器方面,美国领先于中国,但可能与俄罗斯持平或落后于俄罗斯。我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机载核运载系统不会像陆基和深海系统那样成为核三位一体的关键部分,因为随着隐形探测技术的改进,空中资产的生存能力将受到质疑,从而降低了深度渗透的可能性。

5) 中国的技术进步速度比美国快。参考 Nature 和 ASPI 的各种报告,显然中国在越来越多的科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特朗普提名的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迈克尔·克拉西奥斯(Michael Kratsios)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书面证词中警告说,“中国已经成为我们卓越的地缘政治对手和我们最强大的技术和科学竞争对手”,“未来全球秩序的形态将由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决定, 量子、核能和其他关键和新兴技术。中国在核聚变、量子技术和自主系统方面的进展更快,并强调了未来工作的紧迫性。Kratsios 在特朗普第一届政府中担任美国首席技术官。

在相关话题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美国在创新和技术发展方面也采取了不同的道路。美国主要依赖私营企业和大学的倡议。中国采用公私混合方法,通常称为全国方法。美国的创新工作侧重于资本和顶尖人才密集型的深科学和基础技术。中国的创新更侧重于应用和商业采用。中国的创新依赖于智能工程、效率和庞大的人才库。

随着中国在未来的研发投入加大,它也更加关注基础深科学。以 AI 为例 – 美国的方法由私营部门驱动,资本支出繁重,专注于暴力计算,并通过专有 IP 和封闭系统实现垄断利润激励。这是一种高成本、高利润和高进入壁垒的方法。中国的方法是一种混合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包括私人和公共资金、低成本的大规模采用(截至目前中国超过 2.6 亿 AI 用户)和开源 IP 共享。中国的 AI 创新以应用程序为中心,并受速度、规模和经济性的驱动。美国的创新生态系统由少数财力雄厚的大公司推动,而中国的生态系统则更加分散和分散。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最好的人工智能和类人机器人(体现智能)来自 Microsoft/OpenAI、Meta 和 Tesla,而来自 DeepSeek 和 Unitree 等初创公司以及中国的阿里巴巴等老牌公司。

最后,我们必须在很长的时间内看待技术霸权的竞争。研发实力是一个领先的指标,但并不能等同于此时此刻的技术力量。一个国家需要有工业基础和可扩展的市场,才能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在这场科技霸权之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 10 年后谁将领导?谁在创新和进步得更快?科技霸权的基础是人才、基础科技教育、资金和长期承诺。在这方面,随着中国的势头明显增强,我毫不怀疑中国将在长期内超越美国。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科技的信息,我会推荐 Rebecca Fannin。多年来,她一直关注中国科技界,并撰写了几本关于它的有见地的书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