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考一个月,各位小伙伴一定进入了非常紧张的阶段。
在准备判断推理的时候可能会感觉自己到了瓶颈,难以突破,那么最后一个月如何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冲刺阶段和我们前面的打基础阶段是有所不同的。
总的来说就是做好统筹时间、抓住重点、放平心态。
判断的题量相对比较固定,所以考生在准备的时候容易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判断的知识点比较多,考生利用剩下的一个月既要夯实基础又要明确重点。时间分配安排就显得很重要,以下的时间安排作为考生的参考。
做到心中有数。这一阶段考生朋友全面复习所有的知识点,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具体可以在粉笔APP按照知识点刷题,每个知识点每天5~10题。在前期已经完整学习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这次的做题是为了做好复习,不在一些基础但易忽视的知识点上失分。
这一周我们需要对短板有针对性对突破。具体可以看错题集、以前的试卷错题以及粉笔APP中刷题时的错题,在刷题的同时将题目进行知识点归类,比如这题考查的是图形的对称性,但是考查的是对称轴的细化考法,那么我以后再遇到此类题目除了分辨出对称性,还要思考对称轴有哪些细化的考法。争取通过一道题了解一类题的技巧。
通过做完整的真题套题,控制时间来感受考场的紧张氛围。也可以参加每周末的粉笔模考大赛来了解自己的考场水平,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加快自己的做题速度。
考前一周了,我们除了每天刷一套题来保证我们的做题敏感度,还要知道经过了多次模拟我们每一个模块控制在多少时间能保证整体得分率最高。有些题目是不是花了比较长的时间也可能做错,那就要考虑在考场上时间分配甚至是放弃。
这部分考生朋友务必养成每天做题的习惯,以保持对图形的敏感性。
通过做题形成自己的图形思维,看到图形能去找到每类图形的特征图从而找到规律,所以图形推理的重点就是要熟悉每种题型的特征图。
定义判断主要考查对定义内容的关键信息抓取和理解的能力。涉及范围比较广,考生朋友在准备这类题的时候主要是要能加快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加快阅读速度,缩短答题时间。
这块内容题干信息不长,但是涉及到的除了我们的常规考点外,还有关于常识的考查。所以主要以积累知识为主。做题时看到不会的内容查阅资料并且记住。
题型主要有翻译推理、集合推理、组合排列、日常结论、原因解释和逻辑论证。翻译推理和集合推理,都是需要掌握可以翻译的逻辑关联词,并熟记翻译规则和推理规则,在考场上要快速翻译,加快题干分析速度做到烂熟于心。组合排列需要大家掌握常规的解题思路,比如排除法、代入法或是找确定信息、最大信息、假设,如果考场遇到的题目较难,两分钟以上都没有思路,可考虑适当放弃。日常结论主要是要做到题干和选项细节的匹配。原因解释,关键在于能够找到题干的矛盾,再到选项中找到最能够合理解释题干矛盾的。逻辑论证是除了掌握加强削弱方法,可以自己总结常见的削弱角度和加强角度,另外逻辑论证中题干的论证过程分析也需加快,能够快速提取论据和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