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修图系
一个坚持原创的修图公众号。分享资源,教程。为修图师发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修图系

从0开始学修图 | 用好这个工具,抠出完美图像!

修图系  · 公众号  ·  · 2018-04-16 20:00

正文



修图系

发送“ 修图 ”即可获取软件包和海量修图资源!



抠图是一个合格修图师必备的能力,抠图能力的高低与速度的快慢,从侧面也反映了一个修图师的基本功强弱。

后台也经常有小伙伴问关于抠图的问题,尤其是在抠一些复杂的毛发边缘时。

所以,今天我们就聊一聊 选择并遮住” 功能。


01  如何调出此功能

选择并遮住,是PS 2015.5版本新增的功能,在此之前的版本是没有这个功能的,请知悉。

(1)工具栏中三个选区工具,其属性栏有“选择并遮住”按钮:

矩形选择工具,套索工具,快速选择工具。

当我们选择某一个选区工具后,即可在属性栏中找到“选择并遮住”工具


(2)在任意选区中右击

当然,右击的前提是,当前鼠标为选择工具(M,L,W)的状态,否则调不出这个右击界面。

(3)在蒙版中右击

我们将选区变成蒙板以后,在蒙板上右击鼠标也是可以调出“选择并遮住”工具的。



02 面板详解

进入“选择并遮住”面板后,左边有六个工具面板,右边是属性面板:

(工具面板)


从上往下分别是:快速选择工具,调整边缘画笔工具,画笔工具,套索工具,抓手工具,以及缩放工具。

一般常用的也就前面三个,最多使用的是调整边缘画笔工具,这个工具是“选择并遮住”的精髓。



属性面板中包括视图模式在内,共有四个属性设置:

(1)视图模式

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方便观察的视图模式,系统提供了七种观察模式: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需要先进入“选择并遮住”功能后再制造选区的话,优先推荐叠加模式。

如果已经有选区了,再进入“选择并遮住”功能的话,黑白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黑白模式很适合我们观察选区的准确性。

(黑白模式下的选择并遮住,可以很直观的观察选区效果)

旁边三个选项一般不需要去动。


(2)边缘检测


我们在使用调整边缘画笔以后,确定了边缘后,可以用这个工具再次检测一下边缘,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去动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稍微增加一两个像素即可。


(3)全局调整

平滑:使选区边缘平滑

羽化:羽化选区

对比度:增加边缘对比度

移动边缘:使选区向内收缩或向外扩展

一般我们建议,可以稍微增加一点平滑值,增加一些羽化,不去动对比度,稍微向内收缩一些选区,可以防止白边出现。


(4)输出设置


顾名思义,就是说我们做完“选择并遮住”后,以什么样的形式输出,一般建议以图层蒙板的形式输出,这样可以方便后续调整。

如果图片过于复杂,图像边缘受环境色影响过多,可以勾选净化颜色。

至于技术设置就不需要勾选了,毕竟每次需要处理的图片都不一样。


3、实例

打开我们需要抠图的图片(文末附练习素材)


Ctrl+J,复制一层,键盘上按M,选择矩形选框工具。

点一下“选择并遮住”按钮。

进入“选择并遮住”按钮后,我们选择叠加模式,

可以在下方调整一下叠加模式的不透明度和颜色,这里小修就选择默认值就好。

然后我们在左边工具栏中,选择第一个“快速选择工具”。

在上方的“快速选择工具”的属性栏中,调整画笔的大小。

再在画面上点选我们需要选出来的地方。

大致选成这样就可以了,可以按住键盘的Shift或者Alt键来选择选区是相加模式还是相减模式。

此时,我们选择“调整边缘画笔工具”,在头发边缘的地方进行涂抹。

涂抹完毕以后,我们将视图模式调整为黑白来观察一下选区,我们发现头顶缺了一块。

此时,我们选择画笔工具,在我们认为缺失的地方涂抹,将缺失的地方补回来。

再将视图模式调整为叠加,然后继续使用调整边缘画笔工具涂抹一次。

如此反复几次,直到效果满意为止。

根据图片需要,适当的调整一下下方数据:

最后输出成图层蒙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