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心理和生理疾病话题的网站The Mighty,既像是一家医疗媒体,又像是一个互助社群。虽然关注的领域较为小众,但网站凭借UGC激励策略、差异化的社群运营以及数据分析的支持,已拥有上百万注册用户,这是如何做到的?
出品| 外言社
翻译| kewell 编辑| 王茸 李沁
The Mighty是一家关注有心理或生理疾病人群的网站,为他们提供倾诉窗口、治疗和心理支持。现在这个网站已拥有超过100万注册用户,且大约每20秒就有一位新用户注册,2017年还实现了820万美元的营收增长。
这样一个冷门小众的网站是如何拥有大量用户并实现盈利的?
激励UGC:小众话题也能收获百万用户
社交媒体的出现让许多曾经较为敏感的话题得以进行大范围讨论,但在精神疾病、慢性疾病和残疾等方面,这种敏感仍然存在,话题也相对小众。
而与一般喜欢探讨临床问题的健康类媒体不同,The Mighty更关注个人层面的东西,因此平台上充满了各种人性化的故事,而非冷冰冰的教条式内容,而这也是The Mighty受到用户喜爱的最主要原因。
据统计,在超过100万的注册用户中,至少有1万人经常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这也就意味着,The Mighty拥有源源不断的内容来源,这应该是所有内容创作者的梦想,毕竟很多人都会遇到灵感枯竭的时候。
(网站内容截图: “不能对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说的十件事”、“请给我支持,而不是医疗建议”、“如果你长期患病,6个方法帮你实现个人目标”、“当你患有慢性疾病时,‘小’的成就很重要”)
当然,The Mighty还有专门的编辑团队对用户提供的故事进行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大部分编辑也属于有健康问题的群体,所以他们在加工处理时能够感同身受,与读者互动时也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例如The Mighty中有一个名为Crystal Hodges的编辑,曾经因为在社交媒体上直播自己在世界各地的旅行成为网红,但她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是她脸上有一块葡萄酒渍一样颜色的胎记。虽然面部胎记给她的生活造成了一些不便,但她却积极的面对。目前,她已成为一名作家兼演说家。
而除了编辑团队,The Mighty也拥有视频制作团队、原创内容团队等,其中,原创团队除了要创作
内容
,还要负责撰写健康类话题的时事评论。如今,一些品牌和非营利性组织也开始在The Mighty上发表自己的内容。
“我们为有健康问题的群体创造内容,所以只要是Mighty社群在乎的,我们都会从方方面面进行报道”,
The Mighty总编Michael Mezzatesta说。
一千个用户,一千种策略
但即使目标用户同处一类社群之中,用户之间的需求还是千差万别,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比如那些躁郁症患者浏览网站的目的,和那些小孩患了癌症的人目的就完全不同。面对这些大群体中的小群体,The Mighty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例如对需求不同的用户进行分类,并设立子社群。这些子社群中,有专门应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有专门应对癌症的,甚至为许多罕见疾病也开设了专门的群组。
(网站导航栏中除了常见的大类问题,还提供了指向600+话题群组的链接)
在社交媒体上,他们也为不同群体开设了不同的账号。即使运营这些账号要花费大量精力,但他们很好的地黏住了各个分支上的用户,从而组成了影响力更大的社群矩阵。
(仅精神类疾病的Facebook账号下就设立了至少九个子类账号,分别为有自杀倾向、自闭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饮食失调等问题的人群提供交流平台。)
最近,他们还为不同的小群体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邮件订阅方案,目前订阅总量已达200万。
每天互动,但绝不尬聊
The Mighty认为,每篇文章都是与社群成员对话的好机会,对于有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患者而言,对话更是获得他们信任的必要方式。因此,
The Mighty团队十分看重与
用户进行的每一次互动。
团队每天都会针对一些话题开展与用户之间的对话,包括自闭症、癌症、慢性疾病、残疾等,也包括患者康复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