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江日报
每天,请从这里阅读武汉。长江日报由毛泽东题写报名,是中国百强报刊、全国城市党报十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日报网  ·  菲律宾突发坠机 已致多人死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长江日报

大国竞争,中国的胜算在哪里?

长江日报  · 公众号  ·  · 2025-01-21 23:25

正文


2018年3月,

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争端。

这次争端,

为什么会从贸易延伸到

投资、技术、人员交流、金融

等各个方面,成为全方位的争端?


前不久,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

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鞠建东 的新书

《大国竞争与世界秩序重构》发布,

其中分析了这个案例。

简单来说 本质原因就是

经过中国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中美终于进入了大国竞争阶段。


那么大国竞争中,

中国的胜算在哪里呢?

上周, 长江日报《读+》周刊

专访了鞠建东。


鞠建东。


《大国竞争与世界秩序重构》鞠建东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史上多次大国竞争案例表明
单靠制造业领先不足以取胜


鞠建东对近百年来的英德、英美、美苏、美日、美中五次大国竞争进行经验总结发现: 竞争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经济总量、科技、金融、军事和全球治理这六个领域。

制造业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一般是追赶大国最先实现突破的领域。随着经济发展,主导大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往往会转移出部分制造业生产能力,因此追赶大国能够首先在此领域获得突破。

经济总量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代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金融则代表一个国家的融资能力,尤其是在国际市场融资的能力,而军事代表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最后,一个国家在全球秩序中的软实力,包括文化、意识形态影响力,全球与区域规则制定权、影响力,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世界舆论话语权与影响力,对其他国家(包括殖民地、盟国、有紧密关系的国家)的影响力等,统称为一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位置。

回顾大国竞争的历史数据,鞠建东发现: 追赶大国只有在上述这六个领域都超过主导大国,世界秩序才会发生改变 ,如果只在部分领域甚至大部分领域实现赶超,主导大国依然有可能依靠其在剩余领域的优势击败追赶大国。


看看这张表,唯有英美之争,美国在6个领域全面赶超,才终于胜出;其他的追赶者无一例外全部失败,尤其是英德之争最为惊心动魄,德国已经在4个领域赶超英国,只在金融和全球治理方面落后,可是最终仍然败北。

从历史规律来看,制造业、军事、经济总量的竞争比较容易被大众关注,追赶国相对容易集中国力,在这些方面实现赶超。 然而,科技、金融、全球治理方面的赶超则更为艰难。

一本新书
涵盖中美之间所有重大领域


那么,中美大国竞争,中国的胜算在哪里呢?

鞠建东在书中给出答案:多次大国竞争表明,能保持长期增长的国家赢得了大国竞争,而不能保持长期增长的国家输掉了大国竞争!经济总量的长期增长既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实力,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

所以,关键答案就一句话:想尽办法保证长期的经济增长。

他诙谐地说,哪个国家不想经济增长呢?其实,还真不一定。当国家之间发生争端的时候,场面一乱,注意力就很容易放错地方。比如说,大家都想着办法去“秀肌肉”“比拳脚”,可能就会忘记,在这个阶段,其实自己的第一任务是集中力量“长个儿”“练内功”。回顾美国当年成功挑战英国霸主地位的经验,美国做对了什么?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鞠建东书里的新观点很多,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余永定评价:

“该书涵盖了中美关系的几乎所有重大领域,对处理中美关系提出了全面、系统和自洽的解决方案。鞠建东教授阐明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避免对抗、实现合作的‘镜像策略’和其他许多政策主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