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昆明信息港
掌上昆明,活色生香--春城昆明互联网城市门户(www.kunming.cn)的微信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城晚报  ·  突然宣布:再次大裁员!很多人天天在用 ·  昨天  
云南广播电视台  ·  预计2030年完工!从昆明坐高铁可到曼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昆明信息港

假进口水果泛滥!原价不到40元,换个包装卖400元!昆明市场……

昆明信息港  · 公众号  · 云南  · 2024-10-27 12:43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揭露了市场上假冒进口水果的现象,包括国产葡萄冒充日本进口葡萄、国产柑橘冒充澳大利亚柑橘等。同时介绍了部分商家使用仿冒的外国知名水果标签进行欺诈销售的行为,并提醒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及维权方式。此外,还介绍了市场现状和监管部门的应对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假冒进口水果现象普遍,价格相差巨大。

市场上存在许多国产水果冒充进口水果的情况,如国产葡萄冒充日本进口葡萄,价格相差近10倍。商家通过更换包装和标签等手段进行造假。

关键观点2: 进口水果包装不规范,难以辨别真伪。

部分进口水果包装上未标注相关信息,且存在使用外文标识的情况,使得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此外,商家自行更换品牌标签,使得国产水果穿上“洋外衣”进行销售。

关键观点3: 存在制售仿冒外国水果标签的行为,涉嫌犯罪。

一些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制售仿冒的外国知名水果标签,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这些标签在电商平台等渠道公开售卖,警方已对此展开调查并抓捕犯罪嫌疑人。

关键观点4: 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加强维权意识。

消费者在购买进口水果时需谨慎选择,查阅相关名录,选择信誉良好的商超购买。购买时注意对商品标签的真伪进行鉴别,并保留消费凭证,如有异常及时维权。

关键观点5: 监管部门需加大力度,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监管部门需对水果市场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要求商家提供进口的相关资料。对于假冒进口水果的销售行为,除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外,还应加强市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正文


如今

进口水果越来越丰富

但是,当你在品尝那些

宣称来自异国他乡的水果时

是否意识到

买来的可能是假的进口水果?

近日,记者走访部分水果市场

揭开了假冒进口水果的真相



只需装进几元的包装盒内
国产葡萄成“日本进口”
价格差10倍


在北京某水果批发市场,葡萄是近期的抢手货。


记者注意到,市场里销售的国内葡萄品牌众多,像这种 宣称为国内“阳光玫瑰”的葡萄 品种,价格普遍在12元至20元一公斤,一箱可能不到40元。而 宣称为日本进口的“阳光玫瑰”葡萄 ,3公斤装礼盒售价竟高达132元一公斤,一箱400元, 价格相差近10倍。

商家称,这是日本进口品种,之所以这么贵,除了运输成本等因素外,这些进口的葡萄比国产的果实要大,汁水更丰富,香味浓厚。



记者:“这个是纯进口的?”  商家:“对,这个400元一箱。”

记者随机购买了一箱商家推销的所谓“进口阳光玫瑰”,看到产品的外包装上有清晰的日本文字,并配有卡通人物形象,最醒目的是“香印”两个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这个品种叫“香印青提”,和“晴王”品牌都是日本进口的葡萄品种, 也可以统称为“进口阳光玫瑰”。


一般来说,进口水果包装箱上应用中文或英文注明水果名称、产地、包装厂名称或代码等。然而,记者购买了一箱商家推销的所谓“进口阳光玫瑰”, 发现外包装上印有清晰的日文,却未标注相关信息。


记者查阅海关总署2024年9月2日发布的《获得我国检验准入的新鲜水果种类及输出国家地区名录》发现, 日本予以准入我国的水果品类目前只有苹果和梨。

这也意味着,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日本进口葡萄, 都不可能是真正的进口产品。


一位长期从事进口水果批发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只需要在包装上突出外国文字等元素,再装上国产葡萄,所谓的“进口水果”就生产出来了。 不少市场都存在专门提供这种印有外文的包装盒。

为了印证这位业内人士的说法, 记者前往国内某大型水果批发市场进行调查,一位销售商向记者推荐了卖包装盒的店铺。 在这里,进口水果礼盒包装只需要 几块钱 ,仅“晴王”礼盒就有3种款式。



多种国产水果穿上“洋外衣”进行销售

商家自行更换品牌标签


类似的现象
在北京、上海等地的
水果市场上都很常见
在这些充满了
外文标识的外包装礼盒里
盛装的其实就是国产水果
除了换包装冒充进口水果
一些商家还会用外国品牌的标签造假


在北京某水果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对进口橘子进行重新包装。工作人员撕掉了水果上原来贴着的“SweetC”标签, 换上了“2PH”“CITRUS”字样的紫色标签。原来,2PH是澳大利亚一种柑橘品牌, 业内人士称其为澳柑,而“SweetC”则是南非橘子。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上的澳柑销售情况比较好,而且售价比较高。一些不法商家就通过自行贴标签或者是换箱子的方式, 将国产柑橘以及价格便宜的南非橘子,替换成澳大利亚柑橘进行销售,价差能达到5—10倍。


这一情况

在昆明市场上是否存在


10月23日上午,记者走访了昆明篆新农贸市场和几家水果精品店了解到,目前上市的应季水果有橙子、葡萄、柚子等,品种比较丰富。商户表示,近年来国产水果做得越来越好,进入到市场后受到市民青睐,目前大多都是在售卖国产水果,尤其是对于“阳光玫瑰”来说,大多产自国内,仅有少部分的其他水果属于进口产品。



商户:
“(阳光玫瑰)都是国产的,这是云南建水的,那个是四川西昌的,现在没有进口的阳光玫瑰。”



商户: “现在进货的话,基本都是国产的。有一些水果是进口的,像榴莲、新西兰的‘佳沛奇异果’。(是否是进口的)这个要靠口感、光滑度进行区分,就这两点。”



进口、国产难辨别,国产水果更受欢迎


记者注意到水果摊前,仅有的少部分进口水果,如奇异果、苹果、牛油果等,一部分被放在散装区域售卖,少部分则被包装起来。对于如何区分进口和国产水果,商户表示有一定的难度。



商户: “‘晴王葡萄’的就是进口的,有些自己做的商标就很难区分,市民不好辨别,我们内行都不好辨别。”



商户: “阳光玫瑰区分不了,很难区分。”

记者: “包装能辨别吗?”

商户: “包装也很难区分,现在国产的也很好,口感和甜度都能跟得上,区别不大。”



商户: “进口就是进口,相信我们的话就买,不相信就买其他,一般人很难辨识,要有十多年经验才可以。”



市民: “一般来说,进口的水果在包装上可能更精致一些,看着浮夸一些。国产水果如果是新鲜的话,看着挺好的,外包装上可能没有那么精美,但我现在觉得国产水果也很好吃。”



如果你打算购买进口水果,商家建议到正规的大型超市或批发市场进行选购。



有水果店不仅零售“假水果”

还做起了批发商


这些假冒注册商标的标签从何而来?
记者在对电商平台调查中发现
一些水果不干胶标签贴店铺
在公开售卖进口水果标签


有些标签有明显的注册商标标识,但仍然可以下单。有的店铺为了规避风险,一些标识被更改了部分形似的字母,还有一些则干脆给注册商标进行了模糊处理。



不久前,上海警方就破获了一起这样的案件。警方调查发现,河南郑州的海某和常某夫妇的网店在大量销售进口水果标签。自2022年以来,两人在没有取得品牌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委托印制厂印刷假冒品牌的水果商标,并通过电商平台对外大肆销售。


在海某的网店里,这些每1000贴成本10块钱左右的水果标签, 被以每贴2分到3分钱的价格出售。 根据警方查证,他们通过网店 已经售卖的假冒水果不干胶贴总量近500万枚。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上海宝山区的一家水果店,就是通过常某和海某经营的电商平台购买了大量假冒的品牌的标贴, 粘贴在了普通的香蕉上,冒充品牌水果,由此溢价50%至300%对外销售。

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经侦支队食药环侦大队教导员 季敏: 没有标签的普通香蕉一般卖四到六元一公斤, 贴上这个标签以后价格就可以涨到八到九元。 他一共用了两万五千张左右的标签。一串香蕉贴三张的话,他已经卖了八千余串香蕉了。


不仅自己零售,这家水果店还做起了批发商, 有些街边水果摊知道这里有卖假冒品牌的香蕉,也从他这里进货。 当经销店负责人被警方查获时,他的销售金额已有十多万元。


目前,1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制售仿冒外国水果标签

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