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BGM,《春晓》,王卉DH。
大家好,我是海马。
今天发现了一张
非常有意思的专辑。
其中10首歌全部都是以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背过的中国传统古诗词命名。
《春晓》、《绝句》、《村居》、《悯农》、《望庐山瀑布》、《静夜思》……
然后,我随便点开了一首绝句,我惊了。
一股浓重的巴萨诺瓦的气息扑面而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杜甫去到了巴西玩了一圈,回来才写下的这首《绝句》。
开个玩笑。
认真讲,这首歌既有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内核、审美高度,又可以拥有较高的传唱度,朗朗上口。
如果这都不上春晚,那真的是央视的遗憾……
这张名为《Groovy & Fresh 摩登的古诗》的专辑,演唱者为脑浊乐队主唱王囝的妻子王卉,并且包揽了词曲、和声、制作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看似只能成人听得懂的音乐,王卉却是献给孩子的。
对于孩子而言,诗词往往是接触到最早一批的中国传统文化。
不说小学,可能有些家长早已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让孩子背诵唐诗宋词了。
但大部分也仅仅会背,对其中那些意蕴、含义、表达主旨却一无所知。
压迫之下、强行引导的填鸭式教育,显然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身为人母的王卉,想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孩子愿意学习传统文化,并且可以从小接触到更广泛且更“高”的音乐门类。
先说这首《悯农》。
R&B的编曲赋予了整首作品的律动感,唐诗与英文相结合,并不会感到违和。
符合现代人审美取向的同时,依然保留住了传统文化的内在美。
唐诗部分,王卉选用了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其中旨在告诉大家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而后面的英文部分,王卉抓住了“No Pain no gain”为核心,体现出所有成果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得来。
从而,整首歌就起到了一个双重教育的含义。
似乎原文当中“珍惜粮食”的主旨变得更宽泛。
所有“成果”都值得被珍惜,而如果想要创造“成果”,那就必须要努力。
以下这首《游子吟》也同样可圈可点。
配器当中,加入了
琵琶
元素
,描绘
出
孩子与
父母之间浓厚的亲
情
。
虽然原文中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担忧,以及在外游子对家庭的憧憬,但是在王卉的演绎之下,哀而不伤,深刻却易懂。
整首作品可以分成两个角色,母亲与孩子。
前面的诗词部分,王卉低声吟唱,拥有强烈的叙事感。
而后面英文部分,歌词多次提到“love”这个单词,用最直白的方式、孩子的口吻诉说对父母的依恋。
“I Love you mother/I Love you baby baby baby baby”
相比于成人复杂的感情世界,这种表述或许太过苍白且简单。
但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并没有经历过种种世态炎凉,天真无邪的内心面对这种歌词,再合适不过了。
最后我要说的,便是我在整张专辑中最喜欢的的一首《望庐山瀑布》。
这首作品除了一些语气词,王卉并没有重新填词,却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特别感受。
细碎的鼓点、“轻飘飘”的器乐音色,再加入王卉带有R&B色彩的唱腔,直接带你来到她所描绘的瀑布面前。
虽然少了些原文中的雄伟奇立,但却多了一份梦幻和可爱。
甚至闭上眼睛,还可以感受到鸟语花香,以及泥土的气息。
当然了,自然景色可能在每个人眼里都不一样,但在孩子眼中,或许庐山的瀑布就是这样的呢?
心之所想,就是眼前所见。
当然了,一定会有人觉得这张专辑可能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会听不懂,在他们的接受范畴之外了。
而王卉在微博中是这么回应的:
“有人说没有必要嘛小孩也听不懂,嗯,什么叫“懂”,音乐需要的是感受。”
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
听音乐从来都不需要“懂”或者“不懂”,用心感受,就一定能与之共鸣。
而且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感知能力是强于大部分成人的,因为他们内心更加干净,没有杂质。
不需要“懂”,如果喜欢,静静欣赏它们就好。
其实儿歌市场真的早就应该产出这样的音乐了。
无论是在游乐场还是幼儿园,我们总可以听到很多莫名其妙、没有营养、“辣耳朵”的儿歌。
比如之前疫情期间一首《方舱医院真神奇》,直接让全网受到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