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元著作
(精装三本)
熊秉元,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在华人经济学界,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现为浙江大学教授,并担任多所国内外高校兼职教授。
当经济学与法学相遇,会衍生出什么样的学问呢?熊秉元教授在说明法律经济学旨趣的同时,回顾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史,介绍了法律经济学的奠基人物的基本思想。
作者以平实、精确、有趣、深入浅出的文字,阐释经济行为、成本、效率等概念,建构一套严谨的经济分析架构,并用于讨论契约、正义等法律问题。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处理方式,显示经济学上的效率和司法学上的正义确有密切的关联,及互相启发之处。
贺卫方倾情作序,作者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带入法学,逻辑严谨,可读性强,为经济学人和法律学人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本书中,作者用那支带有魔力的笔,或用生活中的大小故事解释经济学原理,或用经济学原理解读生活中的大小故事。
这些故事小到伦常关系,大到国家政治,经由作者由浅入深,有理有据的阐述,使我们在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
本书通过16个章节,60个小故事,从人的特质到社会价值的演变,以经济学的视角,使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愈加清晰。作者用一只诙谐的笔,将复杂枯燥的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使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知识,就能发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同时塑造我们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茅于轼倾情作序推荐。
本书为熊秉元先生的经济散文集。全书收录文章71篇,共分为四个部分,
分别是:经济学家的人生哲思、经济学家的理性与感性、经济学家的社会观察、经济学家的两岸漫游。
这其中,一直争论激烈的“换妻到底犯不犯法”,在熊氏经济、法学纵扫描面之下,可得出理性答案;被两岸诟病的“台大医院将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给五位患者”事件,其实从经济学角度可以计算出正面价值;给人“贴标签”被认为是拿有色眼镜看人,被主流价值观批评,但是“贴标签”用法律经济学解释,可以得出正经济效应。
读本书,可以颠覆读者很多过去深信不疑的常识,发现被所谓的常识遮蔽掉的价值和真理。
详情购买
请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