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围绕智能机器人基础前沿技术、新一代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六个方向部署实施。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来源:机器人网)
■政策利好持续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此次指南明确提出,也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的具体要求。经费总预算约6亿元,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要求,国家拟在6个方向(智能机器人基础前沿技术、新一代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按照基础前沿技术类、共性技术类、关键技术与装备类和示范应用类四个层次,启动42个项目;此外,在配套经费方面,鼓励社会资源积极投入建设,由企业或医院牵头的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应用示范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我们认为,此次指南的推出对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政策利好叠加需求旺盛,机器人产业快速向好发展是确定性的。
■国内人口老龄化+人力成本攀升+消费升级,机器人行业将引来广阔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减,2011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9.25亿人峰值后,2012年开始首次下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劳动力工资超越GDP增速的增长趋势在持续,2016年,国内GDP增速6.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8%,农民居民收入增长了8.2%。我国的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这些成为我国制造行业“人工被替代”的主要推手。此外,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同时伴随着“80/90”一代消费能力增强,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人们对促进家庭劳作/医疗康复/教育等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7 年前五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0.4%,呈现大跨步前进,整个机器人行业欣欣向荣。
■工业机器人将重新定义制造业,在AI的浪潮下服务机器人市场蓄势待发:
机器人产业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块,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正因此,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一马当先,维持高速扩容的阶段。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总量达72426台(+119.50%),年销量超过9万台,保有量则将达到30万台。但是在产业欣欣向荣的同时,行业仍面临着上游核心零部件缺失的关键瓶颈,我们认为具备自主研发实现零部件突破的企业将有先发优势,同时物流自动带来巨大需求的AGV等都将成为工业机器人领域迅速崛起的方向。想比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规模偏小,但整体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优质公司开始纷纷布局服务机器人产业,就是看中服务机器人具备的消费属性和未来比工业机器人更大的市场空间,根据IFR的预测,2016-2019年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随着产业趋于成熟,服务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将大幅提升,我们建议从入口级技术和产品应用两方面来把握投资机会。
■回归新三板,掘金机器人领域:
政策利好+人口老龄化+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等一系列的驱动因素下将使国内机器人高景气度长期有望持续。在工业机器方面,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零部件突破、AGV、3C系统集成等方向,如佳顺智能(834863.OC):领先的移动机器人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整合服务商,天准科技(833231.OC):持续扩张产业链价值的视觉测量行业领先者,北超伺服(831544.OC):伺服系统专家挺向智能装备领域。在服务机器人方面,关注软硬件等基础设施投资机会和医疗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应用级产品的机会,如至臻智能(834869.OC):全球领先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及平台架构提供商,天智航(834346.OC):国内专业从事骨科医疗机器人产业化公司。
■风险提示:
人工智能发展不达预期;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商业化落地不达预期。
【07/22】低头便见水中天——“证券市场供给侧改革”深度研究
【07/20】解一卷而众篇明——中国台湾及海外交易制度借鉴研究
【07/05】问路三板交易制度变革——纳斯达克交易制度变革史演绎下半场
【07/01】只愿千枝万叶成栋梁—A股加入MSCI对新三板市场的启示
【06/27】新三板交易改革路在何方?—纳斯达克交易制度变革史上半场
【06/24】检验股票成色的试金石—新三板业绩预增专题
【06/23】让电影周边产业走进生活—新三板影视周边产业链
【06/22】会计监管政策改善新三板质量,提升投资价值
【06/17】云中谁寄锦书来——会计监管为新三板带来一剂苦口良药
【06/15】做市指数“连阴”早有解,三板融资持续降温,定增估值反升
【06/13】对比A股“兜底增持”,新三板大股东的增持蕴含什么?
【06/10】太阳底下无新事——以创业板为史,鉴新三板当下
【06/09】被并购和IPO“跷跷板效应”-迎来IPO辅导的第二小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