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熵
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熵

高德放手一搏!转战顺风车,能否逆天翻盘?

新熵  · 公众号  ·  · 2024-09-05 20:02

正文


面对门槛更低的顺风车市场,高德轻资产运营的聚合模式,如何更好地保证运营合规化的底线,也成为考验其平台运营能力的重点。


@新熵 原创
作者丨古廿  编辑丨蕨影


没有发布会,近日高德打车页面悄然上线的顺风车功能,低调宣布了顺风车业务的重新“归来”。页面显示,目前已开通城市名单包括:湖北省、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区域的65个城市。
此前,高德地图曾于2018年3月推出顺风车业务,宣称该平台没有任何商业化目的,对用户不抽佣,对行业不打补贴战,不过当年8月下线,仅短暂运营数月时间。时隔6年,当下重新归来的高德顺风车,面对的市场江湖也发生了变化。



01

顺风车迎来混战拐点


事实上,自被称为顺风车第一股的“嘀嗒出行”今年上市以来,面对新的想象空间,顺风车市场就开始迎来不少新的玩家入局。在高德之外,最早主打安全舒适的T3出行平台,也在今年上线了顺风车业务。
有分析人士认为,顺风车市场在今年迎来混战拐点,主要是强劲市场需求的拉动。有报告预测,未来顺风车市场将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到2025年,中国顺风车(拼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1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1.8%。
不过,想要吃上这波增量市场的红利并不容易。一个是在市场运营规范方面,以顺风车之名行网约车之实,从事非法营运,一度成为一个难点问题。

2020年1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约谈中指出,“附近订单”功能偏离了顺风车的初衷,涉嫌利用顺风车的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同时用户头像显示性别、开展长途城际服务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约谈要求平台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依法合规地开展经营活动;立即采取行动,改进顺风车产品,禁止以顺风车的名义提供非法网约车服务,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并应从一例中吸取教训,坚守顺风车的本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顺风车的规范运行,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出行需求。
随后,各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出台了不同的政策规定,对于顺风车每日接单次数有不同的限制。例如,北京、天津等地规定,私家车提供顺风车服务,每车每日不得超过2次。而广州、重庆、杭州等地则规定,每车每日不得超过4次。也有城市未对每日接单量设限。



02

合规化不是高德优势


时隔六年,尽管顺风车业务获得了法律支持,但其运营合规性问题仍然是企业的长期考验。 以顺风车第一股嘀嗒出行为例,自2020年起,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累计接获57宗行政罚款,其中36宗后续已撤销。 余下21宗行政罚款由5000元至30000元不等,共计约为55万元。
虽然金额不大,但是多起行政罚款,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相关的运营环境仍然需要完善。在招股书中,嘀嗒出行也表示相关法律及法规通常适用于网约车服务,不直接适用于嘀嗒的业务模式以及顺风车及智慧出租车服务。
运营的合规化,对于以聚合模式入局出行市场的高德来说,并非其优势所在。
以网约车市场为例,报告调研显示,聚合平台上的司机持双证比例为28.3%,无证运营司机比例接近三成。有约64%的司机认为聚合平台准入门槛低;有约68.0%的司机认为聚合平台上有部分司机就是被自营大平台所淘汰而流入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