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科院物理所
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物理学前沿和科学传播。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中科院物理所

一篇文章学会点石成金?从古代炼金术到现代核物理学|科到了

中科院物理所  · 公众号  · 物理  · 2024-12-11 12: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人类对于实现点石成金的梦想的历史探索,包括炼金术的研究和现代核物理学的进展。虽然目前实现点石成金仍存在许多困难,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能会在未来真正实现点石成金的梦想。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古代炼金术的历史背景

古代人们尝试通过炼金术实现点石成金的梦想,历史上确实存在一门研究怎么把金属变成黄金的学科——炼金术,一些炼金术士甚至尝试使用汞进行炼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炼金术逐渐被现代化学所取代。

关键观点2: 现代核物理学的进展

现代科学通过核反应和核聚变等方式尝试实现点石成金,其中涉及到放射性元素的自发辐射、核裂变、链式反应等概念。然而,由于核反应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目前通过人工核反应生产黄金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关键观点3: 高能粒子学的应用

高能粒子学为点石成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利用高能粒子加速器来撬动原子核,从而实现金原子的制备。然而,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消耗和产物数量极少的问题,使得生产成本极高,难以实际应用。

关键观点4: 未来的展望

虽然目前实现点石成金的梦想仍然存在许多困难,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能会在未来发展出高效廉价的元素转换技术,真正实现点石成金的梦想。


正文

吴小锋|中国科学院大学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审核:刘笑然(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前几天,当小编睁开朦胧的双眼时,
看到一则新闻顿时不困了:



光泽华丽的黄金

一共整整一千吨黄金!有了这么多黄金,我可以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去哪玩就去哪玩 (做白日梦流口水中)


真是激动人心啊,不过现在还剩下最后一个小问题了: 我们怎么才能整到这么多黄金呢? 当然,获取黄金得 合法合规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让我们合法(当然不一定合理)地获得黄金呢?



梦开始的地方

点石成金


凭空获得黄金,那岂不就是“ 点石成金 ”?随便用手一摸或者略微施展法术,就能将任何物体变成黄金。当然,点石成金 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现实生活中可没有这么神奇的魔法。不过,点石成金这一美好愿望,表达了古代人民一生当中和长生不老相齐的追求:无穷无尽的财富。


希腊神话中的弗里吉亚国王,他的双手能够将一切接触到的东西变成黄金。



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借助 科学的“力量” 去实现点石成金?


初窥门径

古代炼金术



你还别说,历史上真有一门学科来专门研究怎么把金属变成黄金,叫“ 炼金术 (Alchemy) 。在赫尔墨斯主义学派中,它和 “占星术”(Astrology) “神通术”(Theurgy) 并列“全宇宙三大智慧”之一。


不要对“炼金术”这个名字嗤之以鼻


炼金术,于其说是科学,它更像是某种事实经验与唯心玄学交融的 自然哲学 。一些炼金术学派认为存在一种所谓的“ 哲人石 ”,他们相信只要获得了这种神奇的石头,就能够实现把铁铜之类的廉价金属到金或银的贵金属的转变。而这一物质转化过程,就被称为“ 嬗变 (transmutation)


而为了能够合成传说中的哲人石,人们将各种物质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有时进行加热或者搅拌,然后观察并记录会发生什么。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这不难道就是化学吗?没错! 现代化学 的雏形就是炼金术!


既然提到炼金术,那就不得不提到


帕拉塞尔苏斯认为, 这三种物质并称为“炼金术神圣三元素”。人们发现,汞和铁铜这类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金属不同,它在常温下居然能够神奇地呈现 液态 ,如同具有某种魔力一般。人们还发现,如果将汞与其它金属混合,能够发生 汞齐化反应 形成合金,而利用汞的低沸点的特性,将合金中的汞蒸发就能够实现 金属的获取 。当然,这一过程常常会不经意间将反应物中本来就混有的金给提取出来,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就 误以为用汞炼出了金子 。此外,汞还是被认为具有治愈梅毒、黑死病等各种疑难杂症的神奇疗效,甚至能够延年益寿实现永生。因此在炼金术中,汞是一种常被用到的原料。


常温下的液态重金属——汞,俗称水银


许多历史著名人物,都曾用过汞进行炼金。在中国,炼金术也叫炼丹术,而秦始皇为了永生,曾经服用了炼金术士用 朱砂 (硫化汞,剧毒!)炼制成的“仙丹”,最后因急性汞中毒身亡。已经晚年退休的牛顿也曾痴迷于炼金术,他甚至亲自口服过汞。后来人们发现,由于长期进行各种汞挥发的炼金术实验,牛顿的头发丝里面竟然含有超标的汞!原来牛顿晚年的精神失常,就是汞中毒导致的!

笔者去英国时路过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据说牛顿长眠于此


在探索点石成金的道路上,无数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思想的启蒙,炼金术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牛顿在剑桥的导师兼同事,波义耳曾于1661年发表了划时代的《 怀疑派化学家 》,在这部书中他 对元素论进行了科学的重新定义 ,认为那些用化学方法无法再分解的物质才是元素,这一观点为人类科学认识物质的化学过程提供了方向。


而后1789年,拉瓦锡基于 氧化说 质量守恒定律 ,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化学教科书《 化学基本论述 》。他在这部书中分类并提出了 三十三种元素 ,强调了 实验定量分析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 新的理论体系 成功解释了众多无法解释的化学现象,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广泛传播的“燃素论”。这一部书的出现彻底终结了化学和炼金术的联系, 化学从此成为了一门独立的以科学实验和定量分析为基础的科学 。由于对化学的卓越贡献,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


化学教科书上的拉瓦锡,正在聚精会神地观察实验仪器......大概吧


随后,化学基本元素进一步被修正和确定。1869年,门捷列夫和迈耶尔提出 元素周期表 [1] ,揭示了 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序号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表,金位于第六周期IIB族第79号

现代化学的建立,标志着炼金术的历史舞台降下帷幕。

但通过炼金术的研究,人们能够认识 各种化学反应和相变的过程 ,发明并制造了包括玻 璃蒸馏器在内的各种化学装置 ,发展了 化学蒸馏、结晶和升华等实验操作 ,并发现了 酒精,火药等等材料 。炼金术为现代化学的建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知识和经验财富。


之后长期一段时间内, 元素守恒律 一直是个无人动摇的真理,因为 通过化学是不可能实现元素转变的 。难道说,我们真的就没有办法实现点石成金了吗?



渐入佳境

原子物理学



直到19世纪末,事情开始迎来转机。


1896年,一名法国的 综合工艺学院的教授出于好奇将用 黑布包裹了几天 的铀盐靠近相片,相片上居然出现了感光,他意识到似乎铀盐会自发散发某种 神秘射线 。不仅如此,这种射线还能使气体电离,而将铀盐进行 变温和电激发都对这种射线没有任何影响 [2]。


具有放射性的铀矿


当然后来我们知道,这是由于铀原子会自发衰变并产生核辐射导致的。这种性质称为 天然放射性 ,而它的发现者就是和 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贝可勒尔。这是 人类首次观测到元素核反应的证据 ,它标志着核物理学的开端。


而后数十年,人们陆陆续续观测到了各种自然界的核反应。1898年,居里夫妇尝试提取废矿中的放射性元素,最终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得到了纯的 元素镭 [3] 。1901年,索迪和卢瑟福两人发现放射性的钍可以自发转变为镭[4]。索迪曾惊讶地喊道:“卢瑟福,这是 嬗变 !”而卢瑟福则打趣地回答:“索迪,看在上帝的份上,别叫它 嬗变 。他们会把我们当作炼金术士砍头的!”


终于,从一种元素到另一种元素的转变,两百年的 元素守恒律 被打破了!


既然在炼金术中原子只是发生了破裂和重组,整个过程是元素守恒的,那么利用 核反应 这种元素不守恒的过程,是否能够实现其它元素向金的转变?


要想通过核反应炼金,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 原子核 。根据卢瑟福-玻尔模型,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共同构成(除了氢1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而元素的种类是根据 质子 的多少进行区分的。也就是说,原子核内有多少 质子 ,就代表着这个原子是多少号 元素


一个锂原子(3号元素)的示意图


而放射性元素的 自发辐射 ,就是核反应中的 核裂变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原子核会不断发生分裂形成多个核素更小的原子,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让比金原子序数更大的元素发生核裂变,那么产物中就有可能会有金。


但由于铀235的 半衰期 长达七亿年,因此铀原子基本只会自发缓慢衰变。

而若想人工可控地加速核嬗变这一过程,那需要在反应堆中进行 链式反应 。首先利用 硫酸 将铀矿进行浸泡溶解得到溶融
UO 3 + H 2 SO 4 = UO 2 SO 4 + H 2 O

再进一步富集,提纯和浓缩,利用 链式反应 将铀原子分解成各种更小的原子。待反应结束之后,那么就有可能在 裂变产物 中找到 了!


而想要让 链式反应 开启,就需要加入关键的一样东西—— 中子 。当铀原子受到 中子 撞击时,会强行发生裂变,释放大量的能量并产生两个 中子 。天然形成的铀矿由于铀原子浓度低 不会发生 链式反应 。但 在相当铀浓度的条件下 ,这两个 中子就很有可 能在 能量在被杂质吸收前, 激发更多的铀原子,从而形成 链式反应 ,促使大量原子核裂变发生。


铀的链式反应,产物能够有多种


利用铀进行人工核反应的过程,是不是听起来就跟炼金术一模一样? 是炼金术三大元素之一,而促成嬗变的 中子 ,就是炼金术的 哲人石 !难怪说一切科学的尽头都是玄学!



反应堆与原子弹,可控与不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


然而事实上由于人工核裂变中用于反应的核原料价格远比黄金高昂,并且在链式反应中会出现多种 副产物 ,真正能够 形成稳定金原子的概率几乎微乎其微


提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问了,既然一个核变多个核的核裂变能生产金,那能不能利用 多个原子核变一个核的核聚变 来生产金?

核聚变反应堆


让我们简单分析下。要进行核聚变,目前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强磁场对离子的约束从而实现聚变。而一个离子在磁场下的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为:


其中m为离子质量,v为速度,q为电荷量,B为 磁场强度 。也就是说,元素离子质量越大,要想磁场约束离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变, 磁场就必须增大 。而在核聚变反应堆中,若没有对内部施加非常大的磁场, 那么大量高速运动的离子将会对装置内部造成破坏


另一方面,从原 子比结合能 看的话,56号元素铁具有最高比结合能,往后元素的比结合能将会降低,也就是说, 想要实现更高元素的聚变就需要提供能量 。然而目前的核聚变装置光是实现氢原子到氦原子的释能反应就已经消耗大量能量了,要实现金这种重元素的聚变合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各种元素的比结合能(图片来源:Wikipedia)



巅峰造极

高能粒子学



此路不通,我们能否再次从炼金术中找到些许启迪?


之前提到炼金术三大元素之一中还包括 ,那么汞是否能够成为现代核物理的“炼金原料”呢?


答案是的!让我们再次看看元素周期表,汞是位于第六周期IIB族的80号元素,而 旁边紧挨着的元素...居然就是 !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这样的巧合很难不让人相信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


所以金和汞在原子核上就差一个质子,那么如果有这样一个“镊子”,能够将汞原子核多出来的质子给“撬”出来......那我们就能 用等质量的汞换取几乎等质量的金了



简直太天才了!诺贝尔奖和全球首富似乎已经唾手可得了!


然而问题来了,我们平时见到的各种镊子由原子构成的,而 原子核的半径远远小于原子 。而且原子核是非常稳定的结构,撬动它也需要 非常大的能量 。那我们如何能够找到这样一把能够撬动原子核的“镊子”呢?


答案就是 高能粒子 !利用质子中子甚至是光子轰击汞的原子核,把原子里面多余的质子给“撬出来”!而需要撬动粒子所需要消耗的巨额能量,就由高能粒子的动能来提供。根据 相对论的质能方程 粒子的能量E满足[5]:


其中m 0 为粒子的静止质量,c为光速,v为粒子的速度。通过 高能粒子加速器 将粒子加速接近光速,此时的高能粒子将具有 极大的能量 ,其能量足以实现原子核的撬动!

“给我一台高能粒子加速器, 我就能撬动一整个原子核”


既然有了充足的理论支持和强大的实验装置,那就开始实验实践去验证可行性了。194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班布里奇博士最先尝试利用“ 快中子技术 ”的办法制造金[6]。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在中子的持续轰击下,汞原子核中的一个质子被剥离了出来,而新的原子核俘获了更多的中子,这些原子核经过各种复杂的亚稳态,最终形成了 金原子 这一成果标志着 人类首次真正意义上通过核物理 的方法 实现了金的制备


点石成金,这一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历经数千年,终于被现代科学实现了!


接着到了1980年,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研究所的院士西博格,利用高能加速器将加速 接近光速的氦原子核 轰击 (原子序数为83),也同样获得了金原子[7]。而在1997年,日本科学家松本通过 高能伽马射线照射汞 ,最后竟从中提炼出了近 七百克 左右的黄金,再次刷新里程碑!


然而现实又得泼冷水,人们发现整个装置在这一过程重耗费了极大的电能,而最后生产出的金却简直少得可怜。经过计算要生成一盎司金就得耗费接近 一万亿美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