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驚濤駭浪,美國總統特朗普五月初一個Twitter帖文,震撼環球股票市場,中港股市急挫,一周內共損失約4.5萬億港元市值;
其後網上WhatsApp群組更流傳特朗普的第二則Twitter帖文,內容指「重新談判不能接受,更多關稅即將來臨,香港將會包括在下一輪內。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及後證實,該帖文非特朗普發出,全屬捏造虛構。
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造謠手法,背後動機居心叵測。
網絡年代,也是資訊大爆「詐」的年代,人人都可以通過各種社交媒體發放消息,謊詐層出不窮,假新聞、假網站、假受訪者......要多假有多假,也不愁沒有人為你散播出去。
下次當你按「讚」、「分享」時,真的肯定自己沒有在一起說謊嗎?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希拉利不斷被假新聞攻擊,包括被指健康不佳,以及她批准向包括「伊斯蘭國」在內的伊斯蘭聖戰分子出售武器;另一方面,又傳特朗普被教宗支持。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報告稱,這三則假新聞令至少4%的民主黨支持者,轉而支持共和黨。
同年英國脫歐公投,英國脫歐派花費270多萬英鎊,在Facebook上針對特定人群投放廣告,對某種社群發放例如歐洲難民等敏感話題,從而影響選民立場。
▲ 早前網上流傳的特朗普假帖文
為假新聞賠上生命
然而,最令人唏噓的是,這些無中生有的假新聞,最終令人賠上寶貴生命。去年強烈颱風燕子重創日本關西,數千名旅客因為機場關閉而受困;臺灣國內多家媒體引述中國網站訊息指出:「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派15輛巴士,前往關西機場營救受困中國旅客」,相對之下,臺灣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被批救援不力,處長蘇啟誠飽受壓力後自殺。事實上這些所謂中國「派專車到關西機場接送」,最後被發現是子虛烏有的假新聞,純粹是臺北一名大學生的謊言。
在資訊封閉的地區,手機更是接收資訊的主要來源,一些經社交媒體傳來的「新聞」,真假無從稽考。印度是WhatsApp最大的單一市場,每月有超過二億活躍用戶,2018年間WhatsApp不斷出現拐賣兒童的假新聞、假短片;當地警方指,民眾在社交媒體如WhatsApp上看到虛假的圖片和短片,沒有考證消息真偽便信以為真,因而襲擊所謂的「可疑人士」,白白奪去了27條無辜性命。
至於在網上鋪天蓋地傳來的所謂醫學健康資訊,不單浪費資源,最嚴重是耽誤醫理。2016年一篇有關蒲公英可以增強免疫系統、治愈癌症的文章,在Facebook上被分享140萬次;但問題是沒有科學研究證明這是真的。一位研究蒲公英藥效的加拿大醫生 Caroline Hamm 稱,她接到不少病人的電郵,表示自己要改用蒲公英療法,並停止正規的癌症治療,Hamm醫生歎道:如果他們真的相信,便會賠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