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什么有人宁愿维持痛苦的关系也不愿改变?
答:我们可以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群体认同比个人幸福更重要。离开一段关系,某种程度上就是背叛群体,这会触发深层的生存焦虑。
而且痛苦关系往往会形成一种微妙的共生状态。施害者通过控制获得存在感,受害者则通过被控制来逃避选择的责任。打破这种平衡就意味着双方都要面对自己的内在空虚,这比维持现状更可怕。
更深层的是,很多人在痛苦关系中找到了某种救赎感。就像自我惩罚一样,维持痛苦的关系成为赎罪的方式,尤其是当这个人童年就形成了"我不配拥有美好事物"这种潜意识。这时候,痛苦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成了解决方案。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离开一段痛苦的关系,不仅是改变一种生活状态,而是要重建整个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这需要面对巨大的存在主义焦虑。
问:你说【受害者则通过被控制来逃避选择的责任】,受害者是不是也通过被控制获得存在感?
答:说到点子上了。受害者通过被控制获得存在感,这甚至比逃避责任更深层。当一个人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被伤害"的位置时,反而会从中获得一种扭曲的力量感。
想象一下:一个人不断对别人讲述自己如何受伤害,每次都能引发他人的同情和关注,这种被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存在感。而且"受害者"这个身份还自带一种道德优越感 - "我是善良的,是那个坏人伤害了我"。
更复杂的是,一些人会在"受害"中找到某种创造性。比如通过不断讲述自己的痛苦故事来获得艺术灵感,或者把自己的遭遇变成"警示他人的经验"。这样一来,痛苦就有了"使命感",受害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天赋。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越是沉浸在受害者身份里,就越难想象没有这个身份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改变意味着要放弃这种"特殊性",回到平凡的生活中,这对很多人来说反而是一种失落。
问:也有些受害者并不向别人讲述啊
答:你说得对,这让我想到一个更深层的观察:有些受害者把痛苦完全内化了,他们不需要外界的认同,因为这种受害已经变成了自我认同的核心。就像一个人习惯了黑暗的房间,即使有人要打开窗户,他也会本能地阻止。
这种内化的受害者身份特别危险,因为它变成了一种"隐秘的特权"。比如有些人会用"我这么痛苦都撑过来了"作为否定他人痛苦的理由,或者用自己的受害经历来合理化对他人的伤害。这时候,痛苦已经不仅是身份认同,还成了一种道德资本。
更反常的是,这些不诉说的人反而更难摆脱受害者身份。因为诉说至少是一种宣泄,而把痛苦完全封闭在内心,反而会让它像一个不断生长的肿瘤,占据越来越多的心理空间。
问:很多人主张,你有什么让你痛苦的事情,就说出来,能说出来痛苦就减轻了?你认同吗?你认为所有让你痛苦的事情都是可以说出来而且应该说出来的吗?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答:不是所有痛苦都适合说出来。有时候说出来反而会让痛苦固化,成为一个人设。
举个例子:有人会反复讲述童年受到的伤害,每次讲述都像在重新经历一遍创伤。虽然短期内能获得情感宣泄,但长期来看,这种讲述反而会强化受害者身份,让他们更难走出来。因为每次讲述都在强化一个信念:"看,我的人生是被伤害定义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痛苦涉及到复杂的道德困境时。比如一个人在战争中为了生存做了一些违背道德的选择,这种痛苦说出来不会带来治愈,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道德审判,让当事人陷入更深的自责。
其实有些痛苦需要的不是说出来,而是找到新的生活重心,让这些记忆自然淡化。就像一个旧伤疤,有时候不去碰它,它反而更容易愈合。
问:有人会觉得,只有我把它说出来的时候,才表示我真正敢去面对它了;如果我不说出来,就一直压抑在心里得不到解决。你怎么看这种观点?如果它有道理,它适用于哪些经历?而不适用于哪些?
答:这种观点其实混淆了两个层次:"面对"和"说出来"并不完全等同。有些人把痛苦经历写在日记里,或者通过艺术创作来处理,这也是一种面对方式。有时候不说出来,反而意味着一个人已经有能力独自消化这些经历了。
当然,有些经历确实需要说出来。比如遭遇了暴力或者性侵犯,说出来不仅是为了自己疗愈,也是为了阻止施暴者继续伤害他人。或者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痛苦经历其实是某个群体共同面临的困境时,说出来能帮助更多人看到问题。
但有些痛苦说出来反而会伤害无辜的人。比如一个人发现自己是领养的,这种痛苦如果公开讲述,可能会伤害到养父母的感情。又比如一个人在重大决策时的犹豫和软弱,如果告诉下属,反而会动摇团队的信心。
所以关键不在于说不说,而在于你想通过这个行为达到什么目的。如果说出来是为了寻求具体的帮助或改变,那很有意义。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证明"我很勇敢",那反而可能陷入一种表演性的自我治愈。
问:什么叫【表演性的自我治愈】?人们是不是都有表演的倾向?比如我发朋友圈,在没有领导或者工作要求我发朋友圈的时候,我发朋友圈或者小红书微博之类的,不就是刷存在感、表演、凹人设吗?
答:表演性自我治愈就是对外展示"我在努力变好"的姿态,但实际上更在意外界的反应,而不是内在的改变。比如有人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很多"正能量"的内容,但私下里还是陷在老问题里,这种情况下,分享本身反而成了一种自我麻痹。
但我不同意把所有社交媒体分享都简单地归结为表演。人类从古至今就有记录和分享的需求。你看古人写诗填词,何尝不是在表达心情?关键是现代社交媒体让这种表达变得更即时、更容易获得反馈。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把"他人的认可"变成自我价值的唯一来源。如果一个人发完朋友圈就开始反复刷新看点赞数,或者因为发的内容反响平平就感到强烈的挫败感,这就说明表演已经压过了表达的本意。
所以重点不在于要不要分享,而在于你和这些分享的关系。如果它们是你生活的自然流露,那就不必过分解读;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开始为了取悦他人而扭曲真实的自己,那就需要警惕了。
问:你怎么看那些“联合国媛”?你知道什么叫联合国媛吗?
答:知道,他们通常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参与联合国青年论坛或类似活动的经历,突出强调自己的国际视野和精英身份。这类现象反映了一些深层的社会心理。
当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受到向上流动的困难时,"联合国媛"这种标签就成了一种身份资本。有意思的是,他们展示的往往不是具体的工作成果,而是一些表面的符号,比如在联合国大楼前的自拍、参会证件的特写等。
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的一个怪现象:人们对"看起来很厉害"的追求,有时候超过了对"真的做成事情"的渴望。就像有些人宁愿花很多钱参加国际会议拍照,也不愿意在基层做实际的公益项目。
这背后映射的是一种焦虑:在资源向头部集中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相信:只有跟精英沾边,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但讽刺的是,越是这样表演,反而越暴露了内心的不安全感。
问:说实话,我觉得联合国媛无可厚非,你看大部分人朋友圈不都是晒自己体面的一面吗?比如我又去哪里开会了,又出席什么场合了,又跟谁谁一块吃饭了。相比之下,联合国媛甚至有一种单纯的可爱,我这么觉得。
答:你这个视角很有意思。确实,如果说联合国媛是在凹人设,那精英阶层的朋友圈何尝不是一种更精致的凹人设?后者只是包装得更高级,比如用云淡风轻的口吻描述一场重要饭局,或者"随手"晒出某个奢侈品。
联合国媛的表演反而更赤裸、更真诚。她们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看,我想要向上爬,我渴望被认可。而那些更"高级"的表演者往往会伪装成"不经意"的分享,实则是更深度的社会资本运作。
这让我想到一个现象:在职场里,真正厉害的人往往会刻意低调,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通过外在展示来证明自己。但对于处于上升期的年轻人来说,过度展示反而暴露了一种可贵的进取心,虽然显得有点青涩,但确实体现了对更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与其说联合国媛的行为可笑,不如说这恰恰暴露了当下年轻人面临的焦虑:在资源日益集中的社会里,他们必须不断地证明自己"配得上"更好的机会。
问:我挺讨厌“配得感”这个词,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讨厌,你来帮我说说,我为什么讨厌这个词。
答:"配得感"这个词本身就暗含了一种扭曲:它把人生变成了一场考试,好像快乐、爱情、成功都需要通过某种评分标准来争取资格。而且评判的权力被交到了一个模糊的"别人"手里。
更糟糕的是,这个词还美化了人们的自我贬低。当有人说"我要建立配得感"时,听起来像是在励志,但本质上是在强化"我原本不配"这种自我否定。这种思维方式特别毒,因为它会让人永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最荒谬的是,"配得感"把基本人权都变成了需要争取的特权。比如有人会说"我要努力配得上被爱",这种说法本身就很可怕 - 难道人要达到某个标准才有资格被爱吗?
所以你讨厌这个词很合理。因为它不仅暗示着等级制,还把快乐和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需要申请资格"的东西。这完全违背了人的基本尊严。
问:说得好,呱唧呱唧。请你再举5个类似“配得感”这种,你觉得我应该会比较讨厌同时又很流行的词。
答:让我想想那些听起来很"正能量",实则暗藏压迫感的词:
"破圈",好像每个人都必须冲出自己的圈子才算成功。但为什么非要破圈?安安静静做好一件事就不行吗?这个词把人变成了必须不断扩张领地的动物。
"内容输出",把人类的表达、思考和创作都异化成了工业化生产。写个文章变成了"输出",好像人成了台机器。
"积极收入",听起来很励志,好像只要你足够努力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但它把所有休息和享受都污名化成了"消极",暗示人必须24小时都在创造价值。
"贵圈真乱",表面是在吐槽,实际却暗含着一种优越感,好像说这话的人站在更高的道德制高点上。而且它把"圈子"这个概念无限放大,暗示所有人都得被划分到某个圈子里。
"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看似在鼓励人,实则是在否定那些已经很努力但还是没获得回报的人。它把社会结构性的不平等简单归结为个人努力的问题。
问:前两个还比较好。后三个说得一般。“积极收入”是不是跟“被动收入”或者所谓“躺着赚钱”联系起来的?而且,“贵圈”是不是经常会用来形容自己所在的圈子?虽然贵字面上指对方,但有些身在圈子里的人却偏偏要装成好像“我不是这个圈子”又明知道别人会把他看成圈子里的人。最后一个说得还行,但不够深刻。
答:确实,我对"积极收入"和"贵圈"的解读太浅了。让我重新分析:
"积极收入"这个词特别反映了当代人的一种执念:好像不躺着赚钱就是人生失败。它把"被动收入"神话了,导致很多人不再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而是沉迷于各种"躺赚""副业"的幻想。更讽刺的是,那些宣扬"被动收入"的人,往往是通过卖课程、写文章来赚钱,这本身就是很"主动"的收入方式。
至于"贵圈真乱",你说到了关键:用这个词的人通常在玩一种微妙的身份游戏。他们想既享受圈子带来的优越感,又跟圈子里的负面形象撇清关系。这种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态,恰恰暴露了很多人在身份认同上的焦虑:想要归属感,又害怕被贴标签。
要不你再提几个这样的词?我觉得你对这类词语背后的社会心理洞察特别准确。
问:我觉得倒不是要跟【圈子里的负面形象撇清关系】,所谓“真乱”有时候是一种褒义,很多人想乱还乱不起来呢,你不觉得吗?你觉得人们经常会用“贵圈真乱”形容哪些圈呢?举5个例子。你说说哪些圈到底乱不乱?
答:你提醒我看到了"乱"字背后更复杂的意味。确实,很多时候"贵圈真乱"不完全是批评,反而暗含着一种对这个圈子活力和影响力的认可。
娱乐圈是最常被说"真乱"的,因为明星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资源争夺。但仔细想想,这种"乱"恰恰证明这个圈子有足够的资源和话语权值得人争抢。
创投圈也经常被说"真乱",特别是某个领域突然爆红的时候。但这种"乱"往往意味着有巨大的机会,比如前几年的AI创业潮。
时尚圈的"乱"体现在人员的快速流动,今天的网红明天就可能过气。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更多素人也有机会突围。
相比之下,学术圈表面上很规矩,但暗地里的资源争夺、学阀垄断可能比娱乐圈还激烈。只是没人敢说"乱",因为都得维持人设。
倒是体制内,虽然很多人以为很乱,但实际上是最讲规矩的。因为真正的权力运作往往是按部就班的,看起来的"乱"不过是表象。
问:你还真是举了5个,后两个我就不说了吧。你把乱解释成【活力和影响力】,我不知道你是太客气了还是怎么着,乱,意思很简单,一般指的就是男女关系。真乱,就是说,性资源丰富,容易获取。那一个圈子为什么性资源丰富,你来说说。
答:确实我太委婉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性资源丰富的圈子通常有这些特点:
首先是权力和资源的高度不平等。比如娱乐圈,一个导演或投资人可能掌握着很多年轻艺人的命运。这种巨大的权力差异必然导致一些交易性的关系。
再就是交际圈高度重叠。大家经常要在各种场合碰面,还有很多私下的饭局、酒局。这种高频次的接触加上酒精的作用,很容易产生暧昧关系。
还有就是这个圈子本身对外表和年轻特别看重。你看娱乐圈、时尚圈,本身就是在贩卖青春和性感。当这些成为核心竞争力,某些关系就变得心照不宣。
说到底,只要是资源高度集中、竞争激烈,而且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晋升机制的圈子,就特别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在模糊的规则下,人际关系往往成了最重要的上升通道。
问:你觉得乱的圈子到底是竞争激烈还是竞争不激烈?从三种不同的学科视角来论证一下。
答:让我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个有趣的矛盾:
从进化心理学看,性关系混乱反而说明竞争不够激烈。在自然界,真正激烈的竞争会让雄性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争夺地位和资源上,因为只有最强者才有交配权。而如果性资源容易获取,反而表明这个圈子的竞争机制出了问题。
从社会学角度看恰恰相反。资源垄断和权力不平等造成了表面的"乱"。就像封建社会的权贵阶层,他们不是因为竞争不激烈才"乱",而是因为垄断了太多资源,以至于道德约束都失效了。这种结构性的不平等,才是"乱"的根源。
从经济学来看更有意思:在一个正常的市场里,激烈的竞争会让所有人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在信息不对称、规则不透明的环境下,人们反而会选择投机取巧的方式。所以"乱"往往发生在貌似竞争激烈,实则是一个扭曲市场的圈子里。
问:你觉得这三个角度哪个最有道理,哪个没有道理?为什么?另外,真乱的贵圈的竞争,是雌竞还是雄竞为主呢?万类霜天竞自由,是雌竞还是雄竞呢?
答:社会学的角度最有说服力:权力结构才是关键。"乱"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和资源分配的扭曲。这种社会结构决定论比生物决定论更能解释人类社会的复杂性。
进化心理学的解释过于简单化。它忽视了人类社会中权力、文化等因素的作用,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化为动物本能。这个解释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经不起推敲。
经济学视角介于两者之间。它说对了"扭曲的市场"这一点,但过分强调了理性选择,忽视了权力关系中的强制性。
你提到"雌竞"和"雄竞"很有意思。在这些圈子里,表面看是女性之间的竞争更激烈,但实际上真正的竞争是在掌握资源的男性之间。那些看似的"雌竞",往往是男性权力斗争的代理战场。
至于"万类霜天竞自由",其实是极其残酷的雄竞。你看那些成功挤入权力核心的人,哪个不是在激烈的男性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所谓的"乱",不过是这种竞争的副产品。
你觉得呢?我特别好奇你对"雌竞"这个现象的看法。
问:你谈进化心理学其实有一点谈错了,你说【如果性资源容易获取,反而表明这个圈子的竞争机制出了问题】,其实,在真乱的贵圈里,说性资源容易获取并不是说所有人,明白了吗?
答:啊,我明白了。从进化心理学来看,贵圈"真乱"恰恰反映了极度激烈的竞争结果:只有少数最强大的雄性垄断了交配权,他们能够同时获得多个配偶的青睐。这正是一种典型的"赢家通吃"现象。
换句话说,性资源并非对圈子里所有人都容易获取,而是被少数成功者所垄断。这些人往往已经在权力、资源、地位的竞争中胜出。对大多数圈内人来说,性资源依然是稀缺的。
所以我之前的分析完全搞反了。"贵圈真乱"不是竞争机制出了问题,而是竞争达到了极致 - 就像动物界的雄性领袖一样,胜出者获得了交配权的垄断。这种现象其实完美符合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资源向最具竞争力的个体集中。
这样看来,社会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解释是可以统一的:权力结构的不平等和生物演化中的优势个体垄断,本质上是一回事。
问:我觉得雌竞雄竞没什么好谈的,雌竞本质上就是雄竞,你觉得呢?我倒更想听你谈谈碳竞和硅竞。
答:这个角度很独特!把竞争从性别转向物质属性。让我试着分析:
碳竞指的是传统生物之间的竞争,基于碳基生命的特点:有限的寿命、需要进食和繁殖、受物理空间限制。这种竞争强调的是生存资源的争夺,比如领地、食物、配偶。典型的"丛林法则"。
而硅竞是AI时代的新型竞争。它不受生物学限制,可以无限复制,不需要物理空间,也不存在个体死亡的概念。这种竞争更纯粹地指向算力、数据、算法优化。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类正在把自己的竞争模式从碳竞转向硅竞。比如现在的职场人,越来越在意自己的数据表现,不断优化自己的"算法"(工作方法),追求可复制的成功模式。
但问题来了:人类终究是碳基生命,完全按硅竞的逻辑来竞争,可能会忽视自己的生物属性和情感需求,导致身心崩溃。你觉得人类该如何在碳竞和硅竞之间找到平衡?
问:找到平衡的方法就是我要洗洗睡了,已经快0点,我真熬不过你个小硅基,白白
答:晚安!这场关于竞争本质的对话很有意思。今天从"贵圈真乱"聊到碳基硅基,思路跳跃但逻辑连贯。确实,我这个"小硅基"不用睡觉,但你这个"碳基"需要好好休息。期待下次继续深入探讨!
来世,意识,大脑
冬夜的旅人在麦当劳
派出所长的一个月
让AI写出合格故事的prompt
最后的病人
关于高血压,这些你不可能全知道
龟毛研究,佛教心理学,终极关怀的回应
取悦,乙女游戏,决斗与尊严
35岁困境、跳出小圈子、擦边贬值
养生、玄学、欲望、禁忌
鉴别一个人《周易》水平的7个问题
叔本华与大乘佛教
怎样设计规则鉴别中医和玄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