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旅游报
为您及时提供最权威的新鲜旅游资讯。 随时随地,我们和您在一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畅赏黑龙江  ·  春节火热!黑龙江成顶流 ·  15 小时前  
畅赏黑龙江  ·  春节火热!黑龙江成顶流 ·  15 小时前  
徐州新闻  ·  “收入飙升300%”!这一行业,缺人 ·  21 小时前  
FM1029柳州综合广播  ·  春节假期,柳州两度亮相《新闻联播》! ·  昨天  
东莞本地宝  ·  春节期间,东莞烟花爆竹禁限放时间+区域!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旅游报

“微短剧+文旅”怎样加出更多新活力?

中国旅游报  · 公众号  · 旅游  · 2025-01-19 21:00

正文

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点击蓝字查看详情→我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5.48亿人


其中提到,微短剧渐成文旅娱乐内容领域新势力。截至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中国”“微短剧里看品牌”系列计划陆续启动,打造共生增长、开放包容的微短剧产业生态。


微短剧如何赋能

文旅产业发展?

一起来看看↓


广泛传播的微短剧,如同一股强大的引力波,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拍摄地打卡游览,有力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消费。从门票收入的增长到餐饮住宿的繁荣,再到特色手工艺品的热销,每一个环节都因微短剧的热播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 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提出落实《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继续围绕乡村振兴、名城名镇名村、产业园区、传统文化、国家文化公园、城市景点、自然景观等八大创作方向,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2025年,创作推出100部左右重点作品。



国家广电总局于2024年1月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探索并实践“微短剧+文旅”的全新发展模式,力求将微短剧的庞大流量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近年来,文旅行业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微短剧凭借其短小精悍、节奏紧凑等特点,迅速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旅游业具有推动经济增长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当微短剧与旅游产业相遇,一场跨界融合的创新盛宴就此拉开序幕。


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微短剧如同一扇神奇的窗口,让观众在沉浸于精彩剧情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各地独特的文化魅力。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不仅突破了传统宣传模式的局限,也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让更多人感受到各地的特色,进而提升了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以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徐家村古村落保护为背景拍摄的微短剧《千年古村的新生》,生动展现了传统古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蜕变与重生。观众跟随剧情推进仿佛穿越时空,切实感受到古村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新时代的发展活力。


产业发展层面,“微短剧+文旅”模式如同一座桥梁,紧密连接流量与产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广泛传播的微短剧,如同一股强大的引力波,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拍摄地打卡游览,有力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消费。从门票收入的增长到餐饮住宿的繁荣,再到特色手工艺品的热销,每一个环节都因微短剧的热播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微短剧+文旅”还促进了周边产业协同发展,为影视拍摄服务、旅游纪念品开发等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笔者认为,要让微短剧真正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需关注以下关键问题。


首先,作品质量是生命线。


创作者应深入挖掘各地的文旅特色与精髓,用心雕琢出既具观赏性又能精准传递文旅价值的优秀作品,在展现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同时,也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与意义,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与灵魂。


其次,要加强微短剧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这不仅仅是吸引游客到微短剧拍摄地打卡,而是要在旅游产品设计、线路规划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创新,通过开发沉浸式、体验式旅游产品,让游客在参与旅游活动中感受文旅魅力,获得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此外,相关部门和平台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鼓励创作者投身“微短剧+文旅”创作与实践同时,各大平台也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与资源优势,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精准推送微短剧作品,提高作品的曝光度与传播效率,为推动微短剧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