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6月30日晚,在处理完一些琐事之后,李叔同便把丰子恺等学生叫来,告诉他们说:“我要入山出家。”
学生们非常惊异,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一个精研艺术,热爱生活的人。
可是如今他却要出家了。
他 对学生说:我没有什么财物,就是有些收藏多年的书籍和简单的家什,你们都帮我拿走。
他自己只留了最简陋的生活用品。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经常会说到放下这两个字。我自己写文章,也常常写到放下这两个字。
为了让读者 不产生歧义,我常常会不厌其烦的解释说放下不是说放弃什么,
也不是说真的要把钱丢掉,把财物丢掉,把社会地位丢掉。
只是说放下执着,放下对这件事的执着,对物质的执着,对念头的执着。
可是对于真正放下的人来讲,他却是完全可以把什么都可以丢下的。
只不过他不会刻意去丢下。但他能够完全的做到绝对不会舍不得。
也就是说,真正做到放下不但是理上无碍,可以放下,事上也一样无碍,也可以放下。
因实际上我们在俗世中生活,一般来讲什么都放不下,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舍不得丢开。
所以这样的习性下,许多人懂得放下的道理,可就是放不下。
放不下,是因为 具体的事情和拥有,接受不了他们的失去。
当我们接受不了一件事的发生的时候,烦恼和痛苦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我们是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进步的。
这个道理背后的逻辑是可放可不放。才是真正的放下。
也就是说你可以拥有也可以不拥有,完全是自由的。
你拥有了不觉得是拥有,你放下了也不觉得是舍弃,这才是自在。
因此在修行中,我们可以培养自己那种无可得的心,
什么东西你都不要有有所得的感觉,事情做了就当做没做过,得到了,当做没得到。
一切都无可得之后,便一切都无可失了。
常常有网友会问我,我情绪来了,烦恼来了,就一直在里面出不来。不知道怎么办?
这就是放不下,因为我们的习性就是这样。任何东西来了我们都不放,而是抓住。
紧紧的用手抓住,往心里面安插,然后不由自主的和他纠缠。
有时候并非和具体的事情纠缠,就是和自己心里面的情绪和一些念头纠缠起来就无休无止,非常痛苦。
假设有一天我们 真正体会到那种自然无为的清静,
然后你就会感受到,随时让你放下某件事情,随时让你舍弃某件事情,对你来说,都没有什么所谓的冲击,
但是你一旦刻意去放下便又不对了。
因此修行其实就是放下放下,放到放无所放,连放下都放下。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