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砺剑
砺剑---有我中国强! 砺剑愿和您一道: 传播事实真相,传递理性思想; 构建爱国主阵地,弘扬中华正能量! 欢迎您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底线思维  ·  哈萨克斯坦空难,鸟击还是误击? ·  2 天前  
终极较量  ·  中方作出决定:采取反制措施! ·  4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阅微草堂笔记》:寓情理于简洁淡雅之中 ·  4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施仲衡同志逝世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砺剑

美俄关系中的中国角色!

砺剑  · 公众号  · 政治  · 2016-11-30 22:08

正文


  • 本刊专稿


美国和前苏联,曾经是世界上两个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了全球唯一的超级霸主国家,前苏联被肢解,俄罗斯沦落成经济上的二流国家。今天,美国和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是否还会直接碰撞,开打热战甚至核战?美俄两国会否重新陷入新的一轮“冷战”对峙?中国在美俄关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和可能主导的方向,以及施加的力量?世人需要倾听中国声音。

 

美俄争霸天生注定


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和前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站在一起结为盟友,共同抗击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的反人类文明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苏、英国、法、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那个时候,美苏联合结盟的动机是战争中的国家生存。

 

二战后,德国被分为东德与西德,柏林分裂成为北约和华约成立的导火索,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由美苏两国共同建造的柏林墙,以此柏林墙为界划分两个阵营。美国自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代替欧洲英、法等诸列强主宰,独霸世界以后,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1947年美国先后抛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1949年5月策划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其他一些组织,形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

 

面对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政治上的孤立和敌视、意识形态上的攻击与诬蔑、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军事上的包围和威胁,前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不得不奋起自卫。1947年9月成立欧洲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1月,前苏联、东欧6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对抗“马歇尔计划”,1950年2月《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955年5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大西洋公约”对抗,这样欧洲便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面,并形成冷战局面。

 

“冷战”,除了公开的战争手段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诸如实行经济封锁和制裁,推行政治孤立政策,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甚至进行颠覆活动,煽动战争,进行原子战争讹诈和军事威胁等等。它是战后国际关系中一种激烈对抗的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峙的一种重要形式。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和冷战政策的开始。那个时候,美苏争斗的动机是意识形态下的国家生存,具体表现为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经济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军事“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和美国人一样,前苏联也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冲动。为了遏制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美国推行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根支柱,它们是在1947、1948、1949三年内相继出台的。这意味着美国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三管齐下,对苏联实行政治上的孤立打击、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其中“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政策的核心部分,出笼的由头是代替英国挽救希、土危机,镇压两国的共产党。由此推而广之,只要哪个地方有进步运动,美国就宣布这个地方有“共产主义威胁”,就立即提供经济、军事援助,乃至出兵干涉。

 

“杜鲁门主义”自此便成了对世界的干涉主义。“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一项纯经济援助计划,但实际上同样是为了压制共产主义的发展,进而从政治和经济上取得控制西欧的主导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完全由美国领导和控制的纯军事组织,美国将西欧防务掌握在自己手里,牢牢地确立了美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事实上,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当时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国变为战后的敌国,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在此后25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美苏领头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抗的突出表现,是1948年,1958年和1961年爆发的3次柏林危机;亚洲的“热战交锋”--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洲的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6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逐步公开地走上了霸权主义道路,开始全方位地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倘如说美苏争霸态势在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还是美攻苏守,那么到70年代就变为苏攻美守。直至80年代,美国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总统提出“扩军抗苏”和“重振国威”的口号,美国慢慢地开始扭转不利局面。

 

里根上台以后,美国开始对前苏联重新采取遏制政策,表面上没有20世纪50年代杜鲁门主义那样强硬,只因为美苏两国的实力差距没有当时那么大,但也不是尼克松时期的被动收缩政策。里根政府的基本方针是:强调以抗击苏联为中心,奉行所谓“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具体说就是以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压制苏联;在地区争夺上,把苏联顶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扩张线上,使社会主义阵营不能再前进一步。同时,保持各种渠道,加强同苏联的“对话”,也就是促使前苏联的“和平演变”。

 

1986年3月14日,在题为《自由、地区安全与全球和平》的外交咨文中,里根认为,美国应采取对苏联强硬政策,“以低烈度的战争”方式支持亲苏国家中的反政府武装活动,甚至可以采取军事行动直接介入反政府活动不明显的亲苏国家,支持那里的“自由战士”,以便将苏联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所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有限地推回去”。


对于第三世界中的亲美“独裁政府”,要施加影响,促其实行“民主化”改革,避免因内部动乱而为苏联所用。里根主义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表现,其目标是要在苏联力量衰弱的形势下,与其争夺第三世界。

 

美国从外部施压苏联是一方面,而苏联内部自身的变化,是导致整个国际政治格局巨变的关键:由于缺乏人民对党实施有效监督的体制,自赫鲁晓夫时代开始,苏共从一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共产主义政党一步一步蜕变成了所谓“全民党”,实质就是变成了一个新的权贵集团,国家资本主义蜕变成了权贵资本主义。


党开始背离社会主义,背离人民的利益;领导干部日益脱离群众,退化成为一群贪婪如狼、懦弱如羊、蠢笨如猪的官僚;官僚主义与干群关系紧张大大地损害了原本运转正常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苏联内政问题进一步恶化,国家经济实力剧烈下滑。

 

美苏双方实力上的角力天秤,逐渐向美国倾斜,苏联举手缴枪认栽。1984年时任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伦敦郊区切克斯别墅一对一地秘密会见。密会之后,西方各个国家统一形成了舆论热潮,它们“盛赞”戈氏“是苏联理想的接班人”,“是具有新思想的新一代领导人”,“是可以打交道的人”。戈氏的那颗带有招牌式胎记的半秃脑袋在当时常常会出现在西方的各种杂志上,其中包括《时代周刊》--撒切尔夫人曾自豪地说:“是我们把戈尔巴乔夫提拔起来当了总书记。”

 

1986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雷克雅未克会见也是一对一,戈氏亮出了他的底牌,已做好牺牲苏联利益,为美国效忠的准备。戈氏后来公开地承认:在雷克雅未克会见时“实际上已把苏联交付美国听凭处置”,他说:“雷克雅未克实际上是一场戏……一场重头大戏……我认为,如果没有里根这样强有力的人物,整个过程就不会开始……这次峰会上我们……走得已经那么远,根本就不可能再有回头路。”前苏联准备开始走向没落

 

1989年戈尔巴乔夫在马耳他同老布什总统会见的时候,整体移交苏联内政、外交阵地的过程已经完成,当时有个直言快语的外交官形象地说:“冷战是在地中海暖洋洋的海水中埋葬的。”两个超级大国不断在世界各地的力量冲突,尝试削弱对方,争斗的两边必须有一方衰落直至灭亡,苏联成为了灭亡的那一个,最终苏联因各种复杂原因被彻底拖垮。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

 

统一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随着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8月25日辞去总书记职务,苏联共产党组织垮台而轰然瓦解。1991年8月决定脱离苏联(虽然没有遵守法定程序)的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达维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爱沙尼亚,9月,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决定独立,12月,乌克兰公民支持乌克兰宣布独立。加上早些时候,1990年和1991年春天立陶宛、拉脱维亚、格鲁吉亚已决定脱离苏联。这样,到1991年12月除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外的所有加盟共和国都已经事实上脱离了苏联,前苏联被彻底肢解。

事情发展到此,并不意味游戏就此结束,即使前苏联已经解体。“我们当前的目标已经不是与苏联共存,而是要改变苏联的制度。”“我们完全有能力借助外部压力来改变苏联制度。”“通过利用苏联内部的弱点来动摇苏联制度是美国的目的。”(美对苏战略计划:NSDD-75)于是,颜色革命也就开始粉墨登场了。从格鲁吉亚开始,之后是乌克兰,然后就是吉尔吉斯斯坦。与此同时,美国针对俄罗斯普京总统的恶心把戏也开始了。

 

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冷战结束,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极力主张北约东扩。对美国而言,成立北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苏联影响的扩大,尽可能地将西方的军事势力乃至西方的意识形态向东扩展。华约解体后,美国认为,“灾祸帝国”苏联已经不复存在,意识形态分歧也已经不存在,柏林墙也已经被推倒了,前苏联最大的继承国俄罗斯正忙于处理本国内部问题,这是扩大冷战胜利成果,应尽可能快地把东欧国家列入西方的地缘政治范围,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力量,遏制俄罗斯的重新崛起,避免俄罗斯再次对西方构成威胁。

 

1993年3月,北约首先将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吸纳为会员。2004年3月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七国,成为北约组织的正式成员国。该组织的成员国也由先前的19个增加到26个。2008年4月布加勒斯特峰会同意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成员国达到28个。2016年5月,黑山成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北约东扩让俄罗斯切身感到来自美国争夺地缘战略空间的极大压力,和逼迫的窒息感。

                                                                                                   

更有甚者,2001年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美苏反导条约后,积极加紧在欧洲布署导弹防御系统。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计划,2015年至2018年将在欧洲部署日趋精密的标准3型拦截导弹。罗马尼亚已在2015年安装完成导弹防御系统,而波兰将在2018年以前完成安装,导弹防御最终将扩展到应对中程和洲际导弹的威胁。美国在靠近俄边境地区部署反导系统,毫无疑问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并且打破美俄之间的核力量平衡,不给俄国活路。

 

虽然前苏联已经不在,俄罗斯也已不可能顶替当年的苏联,但俄罗斯人也不是那盏省油的灯,随便想灭就灭得了的。俄罗斯人找回昔日苏联雄风的决心很坚定,只有拳头硬,说话才会有分量。


作为对美国人挑战的回应,俄国计划将在2016年底前在西部新建三个师对抗北约东扩,并已在与波兰和立陶宛交界的加里宁格勒部署具备核打击能力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适时突防。俄罗斯手中庞大的核武库,更是令美国闻之变色的终极武器。俄罗斯已经制定“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战略,包括在常规战争在使用核武器。这可了不得,你来打我,我用核武还击你,你对我的威胁很明显,我就用核武先把你给灭了。

 

今天的俄罗斯人,国力军力虽远不及世界霸主美国。可是,俄罗斯却表现出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围堵不屑一顾,近年来俄罗斯与美国的交手中并不处下风,让美国很是抓耳挠头。


格鲁吉亚投入西方怀抱,试图挟美国主导的北约的威风,对亲俄的南奥塞梯动武的时候,俄罗斯毫不犹豫,大兵压境,陆空并进,一夜之间几乎踏平格鲁吉亚,直接扶持亲俄罗斯的南奥塞梯共和国独立;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一直主张以联合国的名义对叙利亚动武,甚至计划像打伊拉克那样,撇开联合国,带着北约成员国对叙利亚开打。然而,俄罗斯寸步不让,力挺叙利亚巴沙尔,让美国不能随心所欲,至今叙利亚问题悬而未决,让美国伤透了脑筋。

 

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一手策划了乌克兰的街头革命,赶走了亲俄的总统亚努科维奇,通过了乌克兰加快加入北约的决议,但就在山姆大叔洋洋得意于颜色革命又一次成功,而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庆贺的时候,北极熊的巨大熊掌一挥,就把占据黑海重要战略要地克里米亚收入囊中,同时支持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通过公投独立;


俄罗斯在军事上的反弹北约东扩,连续派出战略轰炸机编队,在十几个北约国家边境巡航,仅2015年10月28日一天就派出4批次26架战机飞临远之英国的领空边缘,让北约8个成员国惊慌失措,紧急起飞战机拦截,俄罗斯却若无其事的完成了既定的巡航任务。

 

据说,俄罗斯“正在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俄国担心北约军队不断在俄“家门口”集结,常规武器力量超过俄军数倍。同时,北约甚至在讨论常规武装力量进入俄境内的军事计划,逼迫俄军提升战略核打击力量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近期,包括机动洲际导弹发射车在内的数以百计的军用车辆参加了俄全境的模拟发射演练,其中就有“白杨”“白杨-M”和“亚尔斯”洲际导弹,俄罗斯正在一场令人不寒而栗的军事演练中展示肌肉。


当然,一个明确的信息传递给美国人,要玩就玩大的,玩真的。俄罗斯人并没有忘记“冷战”,国家被肢解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桩事。(第一章完,全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