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精彩书摘、文摘,好书推荐,心得分享。用指间的碎片时间,品读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最大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社区,与您一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特新闻  ·  时隔3年,周杰伦要发新专辑了 ·  13 小时前  
读特新闻  ·  时隔3年,周杰伦要发新专辑了 ·  13 小时前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昨天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昨天  
安徽交通广播  ·  一个简单动作,调节免疫力!躺着就能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凤凰专访:特朗普已开始薅全世界的“羊毛”了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公众号  ·  · 2025-01-28 09:23

正文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1月29日-2月4日,小编假期休息,2月5日正常更新,祝大家新春快乐,蛇年大吉!



凤凰专访:特朗普已开始薅全世界的“羊毛”了

来源:人大重阳



编者按: 近期连续在 美国《纽约时报》、彭博社 《华盛顿邮报》、韩国《中央日报》、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 俄罗斯塔斯社 就特朗普2.0发声发文后,1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 王文 受邀做客 凤凰卫视《今日谈》 栏目,解读特朗普2.0执政后提出的解决俄乌冲突的方案、中美关系、关税政策、加密货币等相关内容。 现将专访视频及文字实录整理发布如下:













01

石油!特朗普解决俄乌冲突的关键利益

▲点击查看视频

主持人: 王先生您好,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上说,他想尽快和普京见面,讨论解决乌克兰冲突的问题。早些时候普京也回应说,愿意和特朗普会面。这两个人都发出了想要见面的信号,您认为美俄领导人的会晤是不是已经准备就绪了呢?

王文: 我觉得两国领导人见面在2025年是有可能的,但近期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美俄在过去三年因乌克兰危机导致关系高度分裂和对抗。特朗普上台后虽然不断表达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意愿,但实际上已经食言。他之前说过,如果当选,一天就能解决乌克兰危机,但现在已经过去好几天了,问题仍未解决。后来特朗普政府又称可能100天解决,又或许是半年解决,这些言论和方式都显示了乌克兰危机的复杂性。仅靠一个人或一个政府的变化,或者一个条件,是很难解决乌克兰危机的。

美俄两国元首要进行对话和见面,其基础条件还非常复杂,要解决这些基础条件,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比如见面的地点怎么定,见面后要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呢?这种成果双方都需要做出妥协。比如见面后,乌克兰危机是否能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些协议,而协议又涉及乌克兰是否同意,乌克兰同意背后又有欧洲是否愿意接受这个条件,美俄之间是否都愿意满足这个条件。所以种种底层的沟通,我觉得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不是一两天、一两周就能实现的。所以我认为特朗普和普京在2025年见面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 特朗普打算拿石油当筹码给俄罗斯施压,让俄罗斯停止俄乌冲突,他还想让沙特和欧佩克国家把油价降下来,说油价一降冲突立马就会结束。您怎么看待特朗普的计划,真的能靠石油来结束俄乌冲突吗?沙特和欧佩克会买他的账吗?

王文: 其实这背后的根本意愿并不是去解决乌克兰危机,而是把石油当作谈判筹码,其本质是美国自身的利益,尤其是特朗普背后利益集团的利益。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化石能源对美国来说是最大的一笔出口收入。有人认为美国是高科技国家,出口的肯定是高科技产品最多,其实这是误解。我们查一下美国的出口贸易清单就会发现,美国每年出口额接近两三万亿美元,排在第一的是石油,排在第二的是成品油,排在第三的是天然气,而高科技产品排在第四位或第五位。

所谓的高科技产品,比如芯片,美国每年芯片出口大概500多亿美元,2024年大概在500亿美元左右。而石油出口呢?大约1300亿美元左右。如果把成品油、原油和天然气全部加起来,也就是化石能源出口,美国每年出口量大约是3000多亿美元。而高科技产品出口才500亿美元。美国的清洁能源出口加上化石能源出口是3000多亿美元,所以 特朗普打石油牌的背后,其实是希望增加美国的石油出口,让其他国家减少一点产量,让美国增加一点产量。

很多人还不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美国在过去几年,无论是天然气还是石油,都已经超过其他竞争对手,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换句话说,美国的能源转型确实有一定成果,但特朗普既想发展清洁能源,又要保留传统能源,因为美国的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靠传统能源的。所以特朗普打石油牌的背后,是美国自身的出口和贸易利益,而不是真正为了解决乌克兰危机。从这个角度来说,沙特和俄罗斯当然也不会让步,你多出口就代表我少出口,所以实际上 背后是主要的能源大国之间关于能源、价格和产量的巨大博弈,这和乌克兰危机其实并没有直接关系。乌克兰危机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主持人: 特朗普还说要保证美国给欧洲供能的安全,还要和欧洲签能源协议。这对于欧洲来说意味着什么?美国如果加大了对欧洲天然气的供应,美俄在欧洲能源领域的竞争会不会更加激烈?这对俄乌冲突和美俄关系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王文: 美国和俄罗斯一直在争夺欧洲能源市场的这块“蛋糕”,因为欧洲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区域之一。欧洲其实挺可怜的,无论是德国还是其他国家,能源都非常稀缺,所以大量依赖进口。过去欧洲对天然气的进口依赖度大约在50%到60%之间,很多国家甚至80%以上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乌克兰危机发生后,过去两三年欧洲实现了所谓的能源进口转型,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比例越来越低,有些国家从过去的90%下降到40%、30%。那么减少的部分从哪里来呢?

欧洲自己又无法大量生产,只能从美国进口。所以过去三年,欧洲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和石油占欧洲进口比例从原来的30%上升到了70%。换句话说,欧洲大量的进口能源都从美国进口了,这就是具体的利益转移,过去是从俄罗斯进口,现在是从美国进口。那么解决乌克兰危机就又涉及大量的实际利益博弈了。 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欧洲是否要增加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如果增加俄罗斯能源进口,那么就会减少对美国的能源进口,这里面又会产生利益竞争。

总而言之,所谓的石油能源,其实特朗普打这些牌,背后都是他作为一个商人政治家,背后的精细利益考量。

02

中国要警惕美国“ 先礼后兵

▲点击查看视频

主持人: 特朗普说中美关系挺好的,还特别喜欢习近平主席,他们一直关系不错。您怎么看待他这番话?您认为他是真心想要缓和中美关系,还是有别的打算?

王文: 我觉得这要分为几个层面来看。如果 从个人层面看 ,我觉得特朗普是发自内心地崇拜强者的,所以他推崇普京,也一直对习近平主席给予很高的评价。虽然他经常批评中国,但对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是非常尊重的,这是第一个层面。 从外交谈判的本质来看 ,他必须先礼后兵,就好像两个企业家之间竞争,两个企业家坐在一起,过程中都是先客客气气,先寒暄几句,然后再进行所谓的竞争。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觉得对华关系有点像特朗普1.0时代先礼后兵的重复。特朗普1.0时代,也就是2017年的时候,特朗普对中国也非常友好,他还派了一位高官来参加当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还表示美国可能要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上任不到100天,就邀请习近平主席到海湖庄园,第一年关系也很好。但第二年就立刻高举贸易战的“大棒”。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对特朗普最近两个月以来对中国的表态保持警惕。比如他12月中旬说中国和美国要联合起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表达得很友好。前几天和习近平主席通话,表达得也很好,最近在达沃斯论坛上也说中美关系非常好。但实际上,他这是先礼貌地和你聊聊,然后再开始要价。在要价过程中,他表面上还对你很客气,但其实是在要求你妥协,给他更多利益。所以背后还是特朗普那种政治家的套路,所以 我们还是要更加冷静和理性地看待特朗普最近一段时间对中国的示好表态。

主持人: 特朗普一直认为中美之间主要问题是贸易不平衡,觉得存在不公平的问题。您觉得中美贸易真的存在不公平吗?

王文: 我觉得“公平”这个词需要定义。如果你说公平就是完全等于绝对的平等,那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公平的事情。当然,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大约2000亿美元左右,而我们出口到美国的有4000多亿美元,从数字上看,这确实不是平等的。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我们要看这种所谓的公平与不公平是怎么产生的,是因为自由的竞争还是程序的公平产生的。就好像考试,你考100分,我考98分,从分数上看不公平,但如果你考100分是通过努力实现的,我考98分,他考60分,大家都是在平等的闭卷考试的公平程序下获得的,那这就是公平的。

同样, 中国加入WTO后,WTO的规则是美国人主导签署的,我们只是按照WTO的规则,在全球化的自由贸易竞争条件下,实现了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这就是公平的。 中国的制造业为什么这么厉害呢?是因为我们的企业家和制造业产业工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创造了优质的“中国制造”商品卖给你。美国的消费者其实也是获利的。而你却拿所谓的不公平贸易来打压中国,某种层面上,你多少有点“白眼狼”的感觉。

03

特朗普关税这招已失效

主持人: 特朗普最近确实是频频地对中国示好,但又说要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其实他自己也不想加关税,说关税是一个大招,是一种巨大力量。您怎么来理解他对关税的这番表态?他是不是想用关税当筹码来跟中国继续谈判呢?

王文: 的确,关税在特朗普有限的经济学常识中,被认为是能够解决他的所有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他非常狭隘且短视的经济学知识在作祟。其实,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仅靠关税这一工具又怎么能解决呢?另一方面,他对中国的加征关税实际上是步步后退。刚开始说要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后来又说加10%,现在又说可能不想加了。这背后反映了他的心虚,因为他对中国加关税这一招在他1.0时代就已经失败了。那场贸易战并没有成功,既没有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没有使中美之间贸易额下降,更没有使中美之间脱钩。所以, 关税这招已经失效了。

更重要的是,经过8年的发展,中国的贸易能力更强了。比如,美国的手机90%都靠中国进口,美国的电器尤其是电视,80%以上都靠中国进口,电子产品也是如此。你不到中国买,还能到哪里去买呢?所以,加关税的结果是,中国的出口商会告诉美国的进口商,你的总统加了10%的关税,美国的进口商只能乖乖地掏钱,因为没地方买其他产品。这10%的关税最终会加到国内商品的价格上,结果是助长了美国的通货膨胀,使美国消费者受损。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特朗普的关税这招,既是你说的筹码,也表达了他内心的不安。更重要的是, 我觉得关税这一招中国根本就不怕。

主持人: 好的,感谢您的分析。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上重申了一遍,说要用关税手段来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还警告全球企业说,要么在美国生产,要么就要交税。您认为特朗普的这招能有多大效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