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职伴君
来源 | 知乎
一场疫情,牵动亿万国人的心。
起初,我们每个人都想为武汉做点什么,我们捐口罩、捐物资,捐钱。
后来发现,其实未必一定要捐物资,只要每个人利用自己的专业,发挥每个专业的优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可以为社会做一份贡献。
职伴君看到了大家在每个专业上作出的点点滴滴,每个人都很可爱。
于是整理到了一起,希望我们都可以好好利用自己专业优势,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1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你瞒我瞒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可以做的有:
①疫情可视化
今天随便用ArcMap做了一下具体到市的疫情地图,截取了一部分,加上交通道路网后发现主要铁路线经过的城市确诊病例数明显要高,在防疫工作中应该重点加强这些城市的管控。
②传染性分析
新冠病毒现在已经发布了很多数据,可以获得疫情历史数据,还有百度的迁徙大数据等,根据这些数据结合GIS地理位置,可以对传播速度、传播原因等进行分析。
我个人觉得现在疫情趋势虽然整体下降,但仍然不稳定,影响因素多且杂,凭借现有数据说新冠病毒不怕炎热湿润天气未免盖棺论定。综合不同地区防治手段,再在一个长的时间尺度分析数据,可以分析病毒传播与气候的相关性。
③疫情损失估算
同样是结合地理位置与其他方面数据,可以评估各产业、教育、个人等的损失。
④疫情预测
在时间尺度分析疫情蔓延趋势,对此次新冠肺炎未来在各省市的确诊数、疑似数、治愈率、死亡率做预测。
⑤医院选址
导致新冠肺炎传播快的一个原因就是集中隔离收治的医院少。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名字有讲究,选址更有讲究。医院选址应避开人口密集的主城区、交通方便快捷、便于人员转运和物资集散、环境优雅便于疗养。
利用GIS选址可以综合考虑交通、区域发展、生态等因素,找到医院最佳建造地点。
2
纺织工程
调剂专业,纺织工程:@久玖儿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调剂专业,纺织工程,
我一脸懵?干什么的?织布?染布?做衣服?啊,以后就是一个光荣的纺织工人了留下了高兴
(ku nao)
的泪水
感觉天塌地陷,地震,洪水,火山蜂拥而至…未来一片光明
(黑暗)
现在,嗯,纺织可以造口罩,一次性,可洗,n95,kn95通通小意思,防护服?问题不大
风水轮流转啊,做梦也没想到居然因为疫情感受到了纺织工人的伟大之处!
3
教师
教师:@阳阳嗷嗷嗷
也就为学生们上个网课吧,师范专业也就这拿得出手。
4
会计
@匿名用户
:
会计。核实捐款去向!!
5
建筑专业
建筑设计师 @Jason:
我们建筑专业,建了火神山和雷神山
6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Fakin it:
危机干预 / 线上心理援助…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专业还算派的上用场。
7
程序员
B站UP主@Ele实验室:
写仿真程序,告诉大家为什么现在还不能出门。
8
飞行员
中国机长送医疗队赴湖北。
9
各岗位的一线人员
一个社会高速中运转需要很多人,但一个社会在静止中运转,也需要各行各业的很多人。
这一次疫情,几乎每个新闻背后,都有一群专业领域的人才。
医护人员:
自愿走向没有硝烟的战场
疫情开始后,我看到无数医护专业的同学们自愿报名,在过年之际远离家乡,奔赴武汉,到一线去支援疫情,包括自己的同学。
看到消息我才知道,原来真有这么“傻”的人,他们是不计前程和报酬的。
最苦的当然是在前线的医护人员,为了节约宝贵的救援时间,他们剪去长发,只为让自己“好戴帽子,好穿防护服,好上战场”。
有些女同学在剪发的时候不停地哭泣,但尽管难过,他们却没有一个人放弃剪发,因为他们都知道,在疫情这个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节约掉一分钟,说不定就能救下一条命!
此刻,她们选择了光头,放弃了长发;她们选择成为一个和死神拼搏的战士,而不是正值花季的少女。
这场疫情中,医护专业的同学们放弃了很多,没有机会到一线的医护同学们,也用在线问诊、在线答疑等方式,抚慰了无数恐慌的情绪,增加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除了医护人员,其他专业的同学们,也在疫情中闪闪发光。
接下来我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说说不同专业在抗疫中做出的贡献。
外卖小哥:
这事还是不让家人知道的好
对于寿光的农民来说,种菜是他们的专业,这次疫情中,他们捐赠了350吨蔬菜。
值得让人感谢的是,他们去年刚遭遇过灾难,但他们此时此刻没有犹豫。
大山东捐赠的蔬菜、水果,应该能换回不少收入。农民都不富裕,希望今年政府也给他们进行补贴。
他们带着自家捐赠的物资开车来到湖北,交警问他们是做什么的,当听到他们说“农民”两个字时,心里一阵酸。
程序猿:
自发007,用区块链搞了个【物资对接上链】平台
这次疫情中,“物资够不够”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但其实物资告急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物资捐的不够、更不是钱不够,而是信息差、信息不对等,专业术语说就是:供给端和需求端信息严重不匹配。
前几天我看到蚂蚁金服区块链的程序员自发组织成开发团队,只用了四五天的时间,上线了一个防疫物资信息公开平台。
为了尽早上线项目,常常凌晨三四点还有人在发布代码,第一批人刚刚睡下,第二批程序员又投入了战斗了!每个人每天睡不到5个小时!
把区块链专业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从此哪个医院需要多少口罩、需要多少防护服,都可以透明公示出来,未来用户捐出每一个口罩,每一块钱,到达了哪儿,都可以追溯,并且任何人都无法篡改。透明的物资流动,让所有人都能更加安心。
机械师们:
火神山知道,累倒在现场的你
为了让更多患者有床可住,火神山雷神山出现了,会开吊车、开叉车、会电焊、会指挥信号、会爬塔吊的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的同学们,纷纷投入了这场为期10天的战斗。
在三棵树前的建设直播镜头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人夜以继日的工作,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的同学们在其中,只是一个个不到1厘米的小色块。
他们困了,就坐在水泥地上,头一低,就是睡觉;累了,就靠着冰冷的墙壁站一会,缓过来了马上投入战斗。
他们随时随地都要戴着口罩,大量的劳动让他们的呼吸都变得困难,时常感觉到有些缺氧,但为了疫情,他们咬牙坚持下来!
这是中国工人的力量,也是机械专业的同学们拼尽全力的速度。
特别要提一个人,这位建设医院的大哥,还把工资捐了!
路政的同学:
三九寒天里,你们在隔离病毒
每一个路政专业的同学,都是防止病毒传播的关卡,前两天我在广州日报上,看到了广东高速公路上的抗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