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
【世界说】
联合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为过去一周的留言被选为“优秀评论”的读者送出
《大灭绝时代》
。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一一亲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故事有十三个。前几个故事所涉及的美洲乳齿象、大海雀还有菊石已经灭绝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远古的大灭绝及其曲折的发现过程。第二部分陈列当下的事实,在日益支离破碎的亚马孙雨林中,在迅速变暖的安第斯山坡面,在大堡礁的外围海域里。
巨变的范围是如此广大,只要在正确的指引之下,随便去哪里都能发现灭绝的现象。最后还有一个故事所讲述的灭绝差不多算是发生在我家后院——说不定,也同时发生在你家。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渐渐意识到: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
美国知名记者、优秀科普作家,《纽约客》环境观察员和评论员。她的写作兼顾科学的严密性与辛辣的幽默感,以观察深刻、逻辑清晰、行文生动著称。曾出版《灾变手记》等文集,其社会责任感与前沿意识备受称道。2014年新作《大灭绝时代》在欧美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受媒体与学界一致好评,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堪与《寂静的春天》相提并论的重要著作。
译者:叶盛
清华大学生物学博士,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结构生物学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负责人。作为科学松鼠会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篇科幻小说银奖,并翻译出版了《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岩石里的头盖骨》等科普图书。
力透纸背……科尔伯特追踪了人类对灭绝这一概念堪称跌宕起伏的认知历史,以及我们如何渐渐意识到自己在灭绝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为我们对当今世界的了解做出了无价的巨大贡献。
——阿尔·戈尔
《纽约时报》书评
科尔伯特的书写建基于严谨的科学和从过去到现在存世的重要物种,这一切都揭示出一个宏大趋势:无论我们肯不肯承认,大灭绝正在发生。
——《发现》月刊
本书将会重组你的世界观……作者观察敏锐,提供了出色的解读和综合陈述,甚至在对主题的挖掘过程中也不失幽默感。
——《西雅图时报》
行文轻松活泼,引人入胜而又时时惹人捧腹。科尔伯特作为一名老练的记者,落笔堪称振聋发聩。
——《波士顿环球报》
文字透彻而迷人……科尔伯特对技术的解读简约而熟练,作为记者又非常勇敢,她的报道相当缜密。
——《哈泼斯》月刊
即使是在描述极为庄重、科学性极强的灭绝事件,作者也能让你手不释卷。她在明晰、踏实、朴素的行文中穿插着令人艳羡的报道历险……写出了一本在严肃态度之下依旧引人惊叹的作品。
——《纽约杂志》周刊
科学革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可观测操作的概念、源于聚合性证据的理论构成了现代科学认知的基石。医学本没有中西之辨,唯有古今之别,即本质主义的传统医学与操作主义的现代医学。
——大悟无言
去过日本很多次,对日本人的严谨,守秩序印象很深。也看过很多关于日本人防灾演练的视频,曾经自叹不如。但这次日本的操作,真的太差了……每个生命都应该用心对待,尽全力去保护,救治。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