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歌你肯定都听过!还会唱!
暴露年龄的时候到了
但昨晚,这些经典的童年回忆都大变身:
演奏方式,变成了鼓乐、民乐、交响乐;
演奏的人,变成方锦龙、朱亦兵、中国爱乐乐团这样的“顶流”。
当然,唱歌的主角没有变——怀着梦想的孩子们。
昨晚,由腾讯和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田梗上的童年——腾讯荷风艺术行动音乐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
在国家级的艺术舞台上,
近180位来自11个不同省市的乡村孩子们
,和自己的艺术家偶像们同台演出,为自己、也为所有的大小朋友提前送上了六一礼物。
而他们向梦想迈出的每一步,都不简单。
比如,这29个超级可爱的新疆娃:
他们是跨越近4000公里而来的“刀郎少年”。
(不是那个唱歌的刀郎)
他们的家乡麦盖提县,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边的一块绿洲,“刀郎部落”就在这一带生活。
(“刀郎部落”景区 | 图片来自网络)
2018年,在北京中艺艺术基金会的委托下,荷风来到这里,对麦盖提县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了艺术培训。小小的麦盖提合唱团就在沙漠边成立了。
合唱团里,80%以上都是维吾尔族学生。一开始,不识谱、发音不准、背不下词,让他们唱起《娃哈哈》都有些困难。
但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们来说,去北京看天安门、在大舞台上唱歌,是像星星一样珍贵的梦想,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的努力。
其中一个孩子高音上不去被老师待定。为了能被选上,每天回家都要对着镜子练习张嘴、抬笑肌,还把歌词一遍一遍一遍地读,直到每个字发音正确。
最终,昨晚,我们在国家级舞台上,听到了孩子们清脆响亮的声音。
这些“亚克西”的娃娃背后,是“艺术行动”的整个大家庭。
艺术行动启动三年来,足迹遍布20多个省市、打造了100个互联网音乐教室,直接及间接受益的乡村老师1000多名、乡村孩子近10万。
其中,就包括这个开场就“炸了”的“打鼓姑娘”:
她叫
张钿钿,来自北京蒲公英务工子女学校——孩子们都来自在北京的农民工家庭
蒲公英在荷风的支持下成立了一支学生管乐团,很快便成为许多孩子的家,其中就有这位“打鼓姑娘”。
原本,她是个泼辣的“不良少女”,顽皮爱打架,是班里的“霸王花”。
但“霸王花”也有梦:她爱唱歌、爱音乐。于是,她进入合唱团,又来到管乐团学习打击乐。
一次开学典礼,学校需要打击乐手,张钿钿刚开始跟不上,只能作为备选。
后来,每天下课、每一个周末,她收起自己急躁的脾气、咬着牙练到手磨破,生怕有任何事影响自己训练。终于,她成功入选。
现在的张钿钿,就像舞台上你看到的那样,眼神和动作充满专注与力量。
曾有人问:
为什么要教乡村孩子艺术?
是不是要先让他们掌握别的技能?
事实给出答案:
很多乡村孩子因为与艺术结缘,人生有了蜕变,甚至走上了专业艺术之路。
比如来自雄安端村学校、考上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田埂上的芭蕾女孩”马辰茜等。
(“
田埂上的芭蕾女孩
”| 图片来源网络)
而更重要的是,艺术给孩子们自信与阳光的生活态度、带来坚定追逐梦想的勇气、带来更多选择和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