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塔
青塔-大学从未如此有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校人才网V  ·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25年人才引进公告 ·  2 天前  
青塔  ·  筑梦建工,共创辉煌 | ... ·  3 天前  
青塔  ·  教育部拟同意!多所新大学,来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塔

一组数字,看中科大科研实力到底有多强!

青塔  · 公众号  · 大学生  · 2017-04-25 18:15

正文

2016年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走进该校近代物理系,了解实验室科研总体情况,并来到中科大图书馆5楼的自习室里,与正在图书馆上自习的学生亲切交谈。

在过去一年里,中科大启动建设中科大高新园区,加快推进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申报建设,首次面向在校学生部署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青年创新基金项目……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方向推进。

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中科大校长万立骏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大视察期间,对学校下一步办学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中国科技大学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总书记在讲话中也给予了明确的指导: “我们要有自信。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有一个根本的自信,就是文化自信。”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大重要讲话精神,学校积极争取中国科学院、安徽省的支持,联合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参与安徽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万立骏说。

“总书记去年视察中科大,鼓舞了广大师生的斗志,增强了我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总书记视察结束时,天空下着小雨,学生自发送行,总书记没有打伞,跟学生握手,衣服和鞋都被打湿了,让我们广大师生备受感动、觉得温暖。”万立骏说。

量子通信网络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一年前的视察中,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教授潘建伟重点介绍了量子通信网络建设、运行和应用情况。习近平对量子通信研发工作给予肯定,说“很有前途、非常重要”。

一年后,潘建伟告诉记者,去年8月16日, 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在完成由我国独立开展的全部科学实验后,“墨子号”将适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探索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同时,潘建伟介绍, 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下建设的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已于2016年12月全线贯通,正在进行正式开通并交付使用前的最后测试。 “京沪干线”全长2000余公里,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合肥等地,可为沿线城市间的金融机构、政府及国家安全部门提供高速、高安全等级的信息传输保障。 2017年2月,“京沪干线”与“墨子号”量子星的天地链路已接通,这标志着世界首个天地一体、具备覆盖我国全境能力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已初具雏形。

“总书记视察中科大,体现了党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关心和尊重、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让我们科技工作者备受感动和鼓舞。”潘建伟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在量子科技原始创新和产业化方面下功夫,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科技创新的急先锋,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不辜负总书记对我们科技工作者的期待。

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前沿科学仪器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当时为自旋磁共振实验室),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和赞赏,勉励大家要把科学精神传承下去。

“总书记视察自旋磁共振实验室,激励我们做出更大的成就。平日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实验室或者学院,做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中科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杜江峰说,在这一年时间内,实验室对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未来将在“四个一流”方面有所作为: 即出国际一流成果、育国际一流人才、建国际一流科学研究平台、促国际一流民族科学仪器产业发展。

杜江峰说,在创新科学仪器研制和推动产业化方面,实验室响应总书记关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指示精神,加快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速度,自主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前沿科学和市场需求的量子仪器和量子测控设备。

比如,在集成创新类科研装备方面,实验室为中科院化学所研制完成X波段连续波顺磁共振谱仪,2017年3月已落户化学所,实现了“人有我优”;在原始创新类科研装备方面,实验室研制完成两台不同类型的单分子磁共振谱仪研制,2017年3月通过了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验收,所有关键指标均优于既定目标,实现了“无中生有”。

一组数字看中科大科研实力

——2016年有11人获国家杰青资助,创历史新高,与清华并列第二;新增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目前该校共有16个,居全国高校第三。学校青年千人、优青、青年拔尖、青年长江等“四青学者”达到216人,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三。

——中科大共有两院院士48人、“长江学者”49人、“国家杰青”116人、“万人计划”17人、青年拔尖人才13人、“千人计划”44人、“青年千人计划”160人、“国家优青”73人、“百人计划”155人,高层次人才占教师总数的3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