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还
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有很多从农村出去的人
老了想落叶归根
也有很多的城里人想去
乡村
寻找人生的另一种风景
因为没法买宅基地无法建房
不过现在
国家的政策
已经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所以去乡下开间民宿吧
回到儿时的家
今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
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宅基地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乡村民宿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
01
慢生活
慢生活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这里的“慢”,并非速度上的概念,而是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乡村民宿可把住宅中的综合接待区营造为慢生活区。
02
乐活
乐活是西方传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是乐活的核心理念。民宿主可牵头成立乐活会、乐活圈、乐活社、乐活俱乐部。
03
第三地
第三地也称第三生活空间,是人们除家庭和办公之外,第三个经常光顾的地方,多为酒吧、咖啡馆等社交场所。民宿主也可以植入相关业态,把民宿打造成一个游客心中理想的第三生活空间。
04
无景点旅游
所谓无景点旅游,就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住下,吃吃饭,喝喝茶,随意安排行程,在城市大街小巷或乡郊野外悉心品味民风民俗。
05
两居生活
两居生活就是:5天城市家+2天乡村家。
在城市工作5天,到乡村休闲2天。现在,游客到乡村已不再是单纯的旅游,而是被乡村的环境所吸引,在当地体验城市生活所没有的生活方式。
乡村,远离喧闹,无意间就能让人们安静下来,这是它与生俱来的力量。而乡村民宿,应该营造的就是一种乡土情怀,让人们在这里,品尝自然最真实的味道!
01
选址
在整个乡村民宿的开发经营过程中,选址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乡村民宿在选址时,要注意四点:
一是慎选村头:
大榕树、石板凳、小溪流,构成南方乡村的村头形象。村头榕树下,是村民商议大事的聚集地和日常休闲区,也是村民举办大事的场所,比如说红白仪式。
二是慎选下游
:
乡村的人居环境不断在改善,但仍有污水直接排入小河小溪的情况,可能造成下游的污染,影响住宿体验。
三是远离红线:
乡村民宿择地尽量远离生态脆弱区域、基本农田或公益林等开发红线。否则当乡村民宿产生集群效应时很容易破坏生态。
四是远离争议:
有的宅基地或集体所有物业权属不清、界限不明,牵涉的主体较多,可能引起争议。这类争议有可能成为日后乡村民宿经营者挥之不去又难以协调的困扰。
02
建筑
乡村民宿建筑应该结合当地的乡土文化和自然景观进行设计与装修,切忌大拆大建。外部要保留乡村建筑的风貌和特色,内部生活设施要注重本土性和舒适度,从而为都市游客提供一个记住乡愁的住宿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