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读库
法治新媒体阅读管家,传递常识,启迪法治。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每日向用户推送优质法律类文章1至4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法学45度  ·  董事会催缴出资制度适用中的18个疑难问题 ·  3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一取消三不再”之后,案件怎么管理? ·  4 天前  
Kevin在纽约  ·  前天换的发型。. -20241221151622 ·  4 天前  
法客帝国  ·  七大专栏 | 精选法律实务好课 (持续更新)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读库

“六个一律”未必有多错

法律读库  · 公众号  · 法律  · 2016-09-02 06:00

正文

作者:冶弟呱呱;微信公众号:mario8585


“六个一律”号称做到了就一定不会被骗,很早就在朋友圈疯转,原作者不详。 近日,因为电信诈骗案引发了致人死亡的后果,“六个一律”又上了央视13台

 



1)接电话,不管你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
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但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所有170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

 

“一律”即绝对,任何事情一旦绝对化,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比如很多年前的“凡是”。


我可以想象,“六个一律”中提到的这六种情况相关的专业人士,如银行业的、福彩业的、公检法的……都在不约而同的骂央视编导“你傻啊”。



因为这是一种“同归于尽”的做法:就算耽搁我重要的事情,也不让你有机会骗到我。

 

痛斥泄愤易,同情报之理解则难。

由于笔者是法律圈的,以下还是主要拿第3条“公检法的电话一律挂掉”来说事。

 

我们来看看央视编导本身和他们的服务对象。


央视编导很多没学过法律,就和社会上很多没学过法律的普通群众一样,他们术业专攻的不一样。

他们的服务对象——社会上的电视观众,也都是各自有各自的领域,很多对司法机关并不熟悉。其中很大部分还是老年人(年轻人有电脑手机谁还看电视?)。

要短时间普法很难。看似简单粗暴的“六个一律”,的确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太多人上当。


我一朋友说,前天他老妈去给一亲戚汇款,银行一见是老人,高度负责高度紧张,拒绝汇款,非要大妈当面给亲戚再打个电话。结果亲戚在飞机上,电话不通,银行硬是没让汇。虽然大妈白跑一趟增加了成本,朋友还是要为银行的责任心点赞。


在个人信息裸行网路,法律和制度没有提供足够保护的情况下,讲“一律”是普通百姓的一种自护与自救。虽不严谨,但是有用。

 

两害相权取其轻。


昨天看到一篇关于热播剧《小别离》的影评:《孩子留学了,妈妈怎么活?》

电视里面海清给了答案:再生一个再养。

 

关于生二胎这件事,本来中产阶级夫妇的欲望并不强烈,

文章也说,不同场合听许多职业女性大呼:你就算再给我一个亿,我也不想再生一个孩子了——因为过来人都知道,中国的职业妇女是全世界最焦虑的妈妈,因为她们忙完了公司还要忙家里,带完了小的带大的(大的指丈夫),这导致了几乎大部分职业女性没有太多生孩子欲望。


但在生育孩子这么巨大的困难面前,女人更无法面对的还是突如其来的巨大空虚。海清想再生一个,这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同理,在身价财产被骗光、前半生的奋斗一朝归零的风险面前,得罪司法机关并不是无药可救,完全可以在确知真相后通过解释求得理解。

 

到底是谁傻?老百姓自己有没有事,自己清楚。

 

拿我上一篇《电信诈骗“狼来了”怎么办》里提到的,检察官会在这些时候找到你:

通知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

通知案件的证人必要时进行询问;

告知被害人相关权利;

电话听取律师意见;

……


你有没有涉及具体案件,你是不是自己是清楚的?

 要是检察院通知你领司法救助,你是不是属于救助对象,交没交过相关申请,你是不是也应该是清楚的?

 

真实生活中,真的公检法电话能占几成,普通百姓可以接1000个诈骗电话,估计只有1个会是真的公检法电话。毕竟公检法与老百姓并不是时时都会打交道。


也没有人真的傻到明明知道自己有事,公检法的电话来了,就因为看了“六个一律”就把电话挂了。他自己一定也是会核实的嘛。

 

专业人士看问题不要受到本位主义的束缚

 

其实大可不必苛责“六个一律”,相较于司法成本的增加,保护个人信息才是第一位的。出于人的最基本自我保护的天性,谁敢相信电话那边的人是骗子还是公检法的人,网线那端的人是坏人还是好人?本来,公检法税务等政府机关是有、也应该有公信力的,可是,在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的情况下,这种公信力也在信息传输中被瞬间瓦解,增加了行政和司法的成本。

 

跳出自我圈子,从综合效益来看,“六个一律”是有价值的。


我们与其嘲讽他人,不如先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出发,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比如,怎样可以让群众能轻松鉴别出是否真的是“公检法”电话。

 

而彻底治理电信诈骗,这事还真得靠各部门通力合作、综合治理,法门不在任何的某一家。


@雪霁柴扉 对本文有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