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无聊的一天,虽然三大指数全部拉红,但个股跌得跟狗似的。
两市跌幅超10%达到40家,2700只票是绿的,连板票更一片惨淡!
这市场跟大家有仇啊,生怕五一假期过得太开心了,总是莫名其妙就砸盘。
想想大A都是给自己人玩坏的,印度疫情这么凶猛,被媒体成为“人间地狱”。但人家股市连续上涨,今天涨幅超过1%,又逼近历史高位了。比A股表现强势得多,差距之大令人唏嘘!
这两天市场毫无斗志,无非就两个原因,一是马上要五一放假,大A习惯性提前挂白旗,很多人怕出幺蛾子,就干脆不玩了。二是财报季即将收官,黑天鹅可能最后几天集中爆发(昨晚好几家被ST),大家都在观望,生怕踩雷了。
但北上资金依然很积极,连续的买买买,今天又大幅流入了35亿。
外资不惧放假,这几天疯狂的囤货,明显为节后行情做好准备,说明人家是看好A股的
。内资此时选择砸盘,生怕他们节前吸不到货,实在是怒其不争了!
整体来看,无论是一季度GDP大增逾18%,还是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大增,我们经济复苏都是一枝独秀。上市公司业绩也是水涨船高,但大A如此疲弱,总是大幅跑输外盘,这么怂的心态,是需要反思的。
印度一天30多万的新增,惊悚的露天焚烧尸体场面,以及印度民众对美国的怨怼,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
甚至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说了,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比报告数多出二三十倍!
现在印度报告的是1700多万人,如果20倍,那就是3.4亿,30倍,那就是5亿人?取个中间值,4亿人感染……不知道专家的话敢不敢信呢。
因为印度疫情的刷屏,今天大A满屏都是医药股,整个医疗板块炒作都扩散,二胎(辅助生殖)、医美表现最强,眼科、医疗器械纷纷走高,而服装家纺跟口罩等概念重叠的。这意味着,除了数字货币、有色等少数板块,其它涨的都跟医药相关,仿佛又回到去年疫情初期了。
刀锋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我们可以憎恨那些政客,但不能漠视生命;只有全球疫情得到控制,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安定和繁荣。
对A股来说,海外疫情卷土重来,也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全球经济再次陷入不确定性中,资金可能寻找逆周期板块重新抱团,比如消费,医疗和科技。
毕竟,随着一季报的披露完毕,大家发现消费医疗科技业绩并不差,在杀估值回调30%甚至腰斩后,有了一定的吸引力。而银行、保险、地产等三傻,除了银行利润迎来拐点外,其它业绩是不及预期的!
大家看地产龙头万科A,基本上跌回到起点,说明顺周期行业也面临逻辑伪证,市场高低切换并不成立。
总之,现在市场各方并没有统一意见,市场风格转了一圈,发现又回到原位;很多医药消费股又逼近新高,资金还是抱团股身上。所以今年市场不会很好做,大家各自为战容易造成内耗,最终可能都难有超额收益!
近期医药板块涨的好,之前被称“最惨医药基金经理”的90后美女基金梦圆,因为上任10天亏10亿,被各界疯狂吐槽了。
现在过去一个月,终于扬眉吐气了,最近又涨了20%,基本上不亏钱,
算是真的梦圆了。她其实是给前任背锅的,没想到竟然很快就翻身了!
……
今日任泽平在微博上发文称:“
建议放开生育、放开三胎政策不宜再推迟,形势比人强。
”大佬这发言话音刚落,A股的辅助生殖板块就爆了!
辅助生殖板块今日大涨5.52%,力压医美板块,成为两市最靓的仔!在过去一个多月,这个题材完全不受大盘影响,一路向北疯狂的拉升。
现代社会的工作压力、初婚初育年龄的推迟,导致不孕不育率逐年攀升,据悉目前国内不孕不育夫妇已超过4000万人。
2018年行业规模252亿元,年化复合增速近20%,未来潜在市场高达千亿,可以说是一个黄金赛道。
从时间节点来看,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在即: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去年6月,下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中明确规定:2021年4月发布主要的数据公报。
这次
人口普查数据迟迟不公布,也
让市场有些疑惑,是不是太难看了?北京今天公布数据或许是给人口普查数据放个风,让大家有个心理预期;
结果不出所料,北京一年少生3.2万,
创下10年以来新低。
北京作为首都,无论各行各业竞争都十分激烈,养育孩子成本要比其他城市高很多。
当然,首都并不缺少韭菜,因为还有大批北漂…
对年轻人有长期吸引力!
现在全国都有共同的生育难题问题,别指望一二线城市生育人口能增长了,要鼓励三四线城市多生育,毕竟生养孩子成本更低,他们才是“主力军”。
大家都知道,有人口才有消费的繁荣,有消费才有生产。对中国来说,人口问题尤为关键,因为育龄女性最后一个高峰即将过去,错过了将会永远错过了。
年轻人,本应该是育龄的绝对主力,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退缩,养育孩子压力大,为了自己潇洒选择不生。
孩子,以后可能成为一个高级奢侈品,不是谁都可以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