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介入医学
发布最新学术指南、最新会议报道、疑难经典病例、介入知识图谱、视频,为介入科学同仁提供学术交流,信息共享平台,致力于推广微创介入治疗,促进介入医学的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drpei  ·  知道3个常识中的1个就不会发生 ·  21 小时前  
丁香园  ·  最新发布!中国乳腺癌 PIK3CA ... ·  昨天  
丁香园肿瘤时间  ·  AFP、CEA 和 CA125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介入医学

万千黄疸不可怕 微创介入造神话

介入医学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8-07 17:11

正文

2017年7月18日下午,在韩新巍主任的指导下,焦德超博士在郑大一附院惠济院区为一例肝门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采用了最先进的介入微创治疗:肝门区Y型支架联合腔道内近距离放疗技术治疗肝门区胆管细胞癌。该项创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为肝门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微创治疗再添一件新的武器,业内专家将此支架命名为韩新巍式Y型组合式胆道支架,可经单通路组合式植入,也可经双通路组合式植入。

肝门部胆管癌,也称Klatskin瘤,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因其发生部位特殊、呈浸润性生长及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手术切除率极低。国际上主要采用stent-in-stent或side-by-side技术进行姑息性胆管支架植入术,但由于肿瘤的生长及肉芽组织增生,支架在3月左右会发生堵塞而导致黄疸加重,进而发生肝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健康。韩新巍教授带领焦德超博士等克服技术难关,先后收集100余例正常人了解肝门胆管长度及成角情况后,设计了世界上首款韩新巍式Y型母子组合式胆道支架 (图1)。

图1

团队谷琳霞教授对支架进行了力学研究后, 焦德超博士采用端口对接(port-docking)释放技 术完成支架对接,使支架的顺应性更加符合肝门区的三叉口解剖学结构,支架的金属丝的横向支撑能力增加。团队自2009年开始研发胆管腔道内近距离放疗系统并配合新型的肝门区Y型支架置入治疗。使得支架能够维持管腔通畅性,而近距离放疗能够很好的控制腔道内肿瘤,延长支架通畅时间,从而让患者生存获益。初步结果显示胆管支架平均通畅时间增加到10个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相关研究成功已经发表到了国际著名杂志Surgical Endoscopy 、Dis Dis Sci和 J Contemp brachytherapy。


韩新巍教授介绍,胆管癌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治疗方法进展缓慢,新型Y型母子组合式胆道支架的研发将犹如一针强心剂促进胆管癌的综合治疗朝着微创化,介入化的发展方向。郑大一附院介入团队在国际上首创了胆管钳夹活检技术,并研发了肝门区Y型支架,积累了全世界最大一组的胆管钳夹活检样本库,通过对样本的定量分析提出了一套关于胆管癌个性化治疗方案。

欢迎各位同仁和病友咨询:

病  房 电 话: 0371-66279576

护    士    办:0371-66279577

韩新巍主任:13803842129

焦德超博士:13592583911

马 波副教授:15838331133

李 臻副教授:1583179225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