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Q4
集中交付收入增长
维修业务亮眼
2018
年收入
2190.8
亿,同比增长
3.82%
。各板块详细分拆如下:
1)铁路装备:收入1205.7亿,占比55%。分业务块来看,新造车辆交付除了客车之外都是明显下降,收入增长主要依靠维修业务
,维修总收入329亿增长30%以上,
动车维修增速更快。
-
动车
667
亿同比增长
16%
交付
326
组同比减少
18
个标准列,其中
350KM/h
的有
283
组,
250KM/H
的有
24
组,城际
19
组;
-
机车收入
261
亿同比增长
11.53%
,销量
921
台车同比减少
39
辆,(其中铁总占到
800
台以上,包括
33
台集中动力型);
-
客车收入
74
亿同比增长
43.33%
,交付
485
辆同比增加
382
辆(集中动力
218
辆)
-
货车收入
202
亿同比减少
7.88%
,交付
4.5
万辆同比减少
5499
辆。
2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收入
347.6
亿,同比增长
3.52%
,收入占比
15.87%
,交付地铁
6398
辆同比减少
98
节地铁车辆,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其他交通制式及基础设施收入。
3
)新产业收入
457
亿,同比下降
7.7%
,下降的主要是通用配件收入及新能源汽车(业务剥离至集团)。
4)现代服务收入140.5亿元,同比下降8.84%,主要系主动收缩物流类低收益业务。
5)海外业务收入193.7亿元,占8.84%,比同期略有增长。
18年Q1-Q4收入增速分别为-1.99%、 -3.19%、 -3.77%、 19.1%。Q4单季增长明显加速,具体来看机车同比增长43%,货车及客车收入均翻倍增长,动车交付增长近20%,城轨地铁则下降8%,新产业下降10%,现代服务增长30.5%。
2
、各板块毛利率变化不一期间费率有所下降
2018
年综合毛利率
22.16%
,同比下降
0.52
个百分点
。铁路装备、城轨城市基础设施、新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毛利率分别是
25.17%、17.22%、21.13%、12.26%。
城轨城市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毛利分别比上年提升
0.36
个百分点、
2.3
个百分点,铁路装备、新产业受产品结构影响,毛利分别比上年减少
0.63
个百分点,
2.56
个百分点。价格方面,主要车型价格和去年变化不大。
2018
年净利润
130
亿元,净利率
5.93%
,归母净利润
113.1
亿元,同比增长
4.76%
。期间费用占比略有下降,总额
224.6
亿元,占营收
10.25%
,同比下降
0.37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
77.5
亿元,同比增长
7.31%
;管理费用
134.3
亿元,同比下降
3.69%
;财务费用
12.8
亿元,同比增加
2.08%
;研发费用
111.8
亿元,占营收
5.1%
,同比增加
0.13%
。
资产负债结构良好,偿债能力强
。资产负债率
58.13%
,同比下降
4.0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
188.7
亿元,同比增加
16.59%
;流动比率
1.21
,速动比例
0.79
,息税前利息保障倍数
13.33
。
3、地铁&维修成为亮点车辆招标不达预期下调至审慎推荐
2018
年在手订单为
2327
亿元,去年同期为
1881
亿,同比增长
23.7%
。具体来看机车
253
亿同比下降
1.94%
,动车组
401
亿同比下降
21%
,客车
30
亿同比下降
26.8%
,货车
85
亿同比增长
60.4%
,地铁
1483
亿同比增长
7.23%
,新产业及其他
275
亿同比增长
43.23%
。
经过过去
1-2
年的机车
/
货车整合,目前产能上,公司拥有新造动车组
547
组
/
每年、新造机车
1530
台
/
年,新造客车
2300
辆
/
年,新造货车
5.15
万辆
/
年,新造城轨
11840
辆
/
年的能力。随着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公司规模效应会逐步释放。
公司在业绩交流会上对
19
年车辆招标的指引低于预期
,
19
年机车、货车及动车招标预期与
18
年基本持平,客车受益于普速铁路竣工进入高峰及动力集中型
CR200J
推进会有较大的增加。两会上总理对
19
年铁路固定资产完成额要求不低于
8000
亿,“公转铁”计划也将继续推进,
下半年车辆招标可能上调
。
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
18
年
Q4
车辆集中交付,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19
年仍是四大利好共振,批复加快新开工项目投资加速
+
通车进入高潮
+
货运三年增长计划支撑车辆招标释放
+
板块上市公司业绩均恢复增长,城轨重启批复、地方专项债增加支撑城轨板块业务增长,
19
年预计地铁车辆招标增长近
25%
左右,考虑到公司对
19
年铁路领域车辆设备的指引,暂时下调中车
19
年业绩至
131
亿,对应
20
倍,下调至审慎推荐评级。
4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信贷收缩资金紧张;中美贸易摩擦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