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美堂创始人陈勋表示:“现在接尾货的人也有,但比较少。在价格非常有优势的情况,才会接一点,但也不多,不会批量接收。”
“前几年我们可能会收一点名庄酒的尾货。”北京一位葡萄酒商表示:“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批量接收尾货的计划了。”
另一位接收尾货的平台商家也透露:“我们现在基本都不收葡萄酒尾货,只收一些音响、耳机或者是一些小型家电。之前接手了一批2020年南澳的葡萄酒,有600箱,现在6元一瓶都卖不出去。”
一位四川葡萄酒酒商张亮(化名)表示:“其实我们大部分基本上是先想按照成本出,不亏钱,但很难。300元一瓶的拿货价格,起码要打折到100多元一瓶才有人来问,大部分的尾货至少是打折5价起步。”他进一步说道:“现在法国中高端尾货很多,拿货价100元左右的,有的批发价40-50元都出了。还有名庄甩货也比较厉害,价格低10%-20%很正常。”
在不久前,WBO曾发布了《
库存问题依旧困扰葡萄酒行业 | WBO调查
》一文,根据50个酒商样本来看,其中超过3年以上库存的酒商占比则为52%,中高端价位的葡萄酒占比大,但低价也很难动销,从侧面也反映了在终端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即使是以低价入市的尾货,也难以被接手。
陈勋表示:“尾货变多和有些大商为了回笼资金从而甩货有关。”除了回笼资金以外,大商也会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对一些动销难的库存进行处理。同时,近两年来,一些进口商的退出,也遗留了不少尾货在市面上。
而能批量接尾货的酒商变少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终端消费的疲软,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现在接尾货的渠道商,接了之后也卖不出去,所以酒商给尾货再低的价格,也不起作用了,这些渠道商不会批量接收。”
东科嘉酿四海酒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亚东也表示:“主要现在很多渠道商接了尾货也未必能快速卖出去,库存周转会变慢,酒商不知道这批尾货收回来以后什么时候能卖掉。此外,批量接收还要考虑自身仓储的条件,以及尾货的品控,这些都是对接收尾货的酒商的很大一个考验。”
有业内人士就表示:“尾货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大部分尾货都是老年份的货,如果还是低端的餐酒或大区酒,首先会有沉淀,有的香气还会有缺陷,不太好闻。有的酒标也是污损的,外箱还有瑕疵。这类因卖不出去而囤积的尾货也不值得酒商采购。而当前市面上这类库存酒不少。若是名庄酒,还能多放几年,而便宜酒沉淀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利润的下降也是接尾货酒商变少的又一原因,成都一酒商就指出:“当前的葡萄酒价格越来越透明,这些酒商批量收尾货,实际在销售中的利润也不如之前。”
同时,这些接收尾货的酒商在接收尾货之后,如果不能立即售卖出去,还面临仓储等成本,这对酒商来说也是一笔支出。
福建酒商王志(化名)表示:“现在有一些名庄酒的尾货,如果性价比不错的,还是会有人接一些,但是数量不大,能批量接收的人很少了,还是因为资金紧张。”
丁亚东说道:“简而言之,当整个市场需求缩减时,问题就不再仅仅是价格高低那么简单了。即便价格再低廉,若无人问津,也是徒劳无益;同样,即便有人购买,但销量与库存之间存在显著不匹配,这同样也是不行的。”
浙江葡萄酒终端商李森林(化名)就表示,前几年有时会采购一些尾货,放在货架上做一些季节性的促销活动。但当前连正常库存都动销不易,谁还会去接尾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