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4岁小网红“瑶一瑶小肉包”因一则被绊倒的视频,身陷摆拍质疑。2月14日,其母亲就瑶瑶被绊倒一事道歉。当天下午,记者就一些质疑联系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妇联,工作人员表示,会联动辖区相关部门一起去了解核实情况,尽快作出答复。(2月14日 大皖新闻)
针对瑶瑶是否挨冻拍视频、是否超龄未上幼儿园、是否利用孩子博流量赚钱等质疑,瑶瑶母亲发长文回应予以否认。部分网友并不买账,直言批评瑶瑶母亲及其家人通过利用孩子赚取流量钱,应该封禁。但也有小部分网友表示,“难道什么都是摆拍吗?”事实上,“瑶一瑶小肉包”事件映射了在短视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萌娃网红的生存现状,由此使得“要不要提倡流量小孩”的讨论再度进入大众视野。
自短视频兴起以来,不同类型的网红百花齐放,萌娃赛道更是以“起号快,运营简单,利润高”的特点自成一系,效仿人数众多。究其原因,相较于其他网红,用萌娃起号可以说是十分容易。起号,指的是创建并初步运营一个新的账号,使其从无到有积累一定的粉丝量,关注度和影响力,为后续的内容传播,商业变现等活动奠定基础。萌娃自带流量属性,凭借其圆嘟嘟胖乎乎的外貌和可爱单纯的天性,再加上贴近生活,能够引起网友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关注度的大幅提升,同时萌娃博主的粉丝黏性强,流量损失小。就后续的运营方面而言,视频素材以萌娃的日常活动为主,也无需复杂的剪辑和跌宕的剧情加持,只需记录小孩的日常生活便可运营账号,门槛很低。另外,萌娃网红容易吸引母婴,儿童相关的广告商,能够吸引购买力强悍的宝妈群体,具备较强的带货能力。这些因素都使流量小孩层出不穷。
而随着萌娃短视频的大量爆火,啃娃行为也随之而来。无论是如今陷入争议的瑶一瑶小肉包,亦或是童模妞妞被亲生母亲拳打脚踢,他们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啃娃的舆论中。事实上,流量小孩的出现弊大于利。互联网鱼龙混杂,信息良莠不齐,儿童过早地接触网络,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认知能力的形成,不利于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恶评等会给萌娃的家庭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甚至损害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同时萌娃暴露在互联网,会造成萌娃个人及其家人信息泄露,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如若流量小孩的监护人本身并未形成正确的观念,文化程度较低,则可能会出现啃娃“吸血”的现象。
为此,政府要积极引导,坚决杜绝不当行为。相关短视频平台要合理引流,推送正能量晒娃博主。网民则要形成自己的判断,明辨是非,勿跟风,让子弹飞一会儿。而短视频博主则要摒弃博人眼球的炒作卖惨立人设行为,创造出正向的作品。
只有各方携手联动,才能为较早进入网络社会的儿童打造一方净土,呵护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