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进门财经
进门财经是专注金融领域的财经直播平台,聚焦金融信息传播生态,以分析师路演直播为核心,延伸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新三板公司路演、金融培训和财经社群活动等各类财经领域的直播场景,为投资者提供高品质的证券研究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乐游上海  ·  总计9000万元!2025“乐游上海”旅游消 ... ·  2 天前  
l 看齐 l  ·  周杰伦,突传新消息! ·  3 天前  
l 看齐 l  ·  周杰伦,突传新消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进门财经

A股市场见底了吗?

进门财经  · 公众号  ·  · 2018-08-20 20:06

正文


今年以来A股持续下跌,上证指数跌幅超过19%,已经和2011年的21%跌幅非常接近了。在经历了持续大跌后,经济基本面似乎并无太大问题,GDP增速过去几个季度比市场预期的更好。今年的经济基本面,和2008年那种基本面和估值双杀完全不同。既然业绩持续在增长,经济也不差,那么A股的底部究竟在哪里呢?每一天小伙伴们的群里一到两点半,就有人说要开始拉升,每一天大家都期待一个“大奇迹日”出现。而事实上,A股离开真正的底部已经不远了!


我们都知道2004年以来,A股真正赚不到钱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只有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熊市,2011年流动性收紧导致的熊市,以及2015年下半年去杠杆带来的熊市。如果我们看一个更加客观的指数:MSCI中国指数。该指数自从2004年以来,只有三年出现了下跌:2008年,2011年和2015年。当然,今年MSCI中国指数也出现了下跌。这四次真正的熊市,都和流动性收紧有关。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真正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市场什么时候能企稳走强。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过去20年A股的股市脉络!

我们先看1997到2001年,那时候经济基本面并不好,当时的总理朱镕基为了解决三角债问题全国奔走,国有企业改革刚刚开始,并且引发了一轮的下岗潮。到了1999年,四大行的坏账很多,最终推出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吸收银行的坏账。否则大部分银行资不抵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当时A股最优质的蓝筹股叫四川长虹,而茅台还是一个小酒厂。长虹的一句广告词:太阳最红,长虹更新。深入到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中。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催生了519行情。在经济不好的背景下,大量企业寻求在股市中加杠杆,导致519行情完全是流动性和经济改革驱动。519行情一路上涨到了2001年,而海外的共振也来自美国网络股泡沫。当时A股的伪科技股都出现了暴涨,包括号称拥有上海最多网吧的上海梅林。


之后来到2001到2005年,那时候中国正式加入WTO,经济出现了腾飞。可是为什么2001到2005年会出现四年熊市呢?同样还是流动性在驱动。自从加入WTO之后,中国出现了产能大扩张。中央对于产能过剩非常紧张,于是在2004年开始严厉紧缩。特别是年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50%以上后,紧缩的声音越来越大,导致许多资金从实体回流到了银行。银行体系闲置了大量资金,导致国债收益率只有2.8%。当然,也是在那个年代五朵金花开始诞生。2005年6月,市场跌到了998点之后,许多老股民开始销户,大家觉得A股再也没有希望了,这时候却催生了一轮A股历史上最大级别牛市!

2005到2007年的牛市相信许多老股民一辈子不会忘记。那时候的背景还是基于银行利率过低,大量的资金从银行搬家进入股市。整个上市公司在完成了股改之后,企业质量大幅提高。可以说股改是一个分水岭,股改之前A股是极度不市场化的,股改之后A股开始了市场化之路。而市场本身的情绪,在牛市来了之后挡也挡不住。包括2007年的530,6次加息等等。这一轮牛市的上半场以居民资金大量入股市为核心,下半场变成了居民大量购买基金产品,以基金方式大量进入股市。大部分公募基金也是在2007年壮大起来的。当然,之后的2008和2009年,完全跟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走。于是2008年出现了几乎整整一年的单边下跌,2009年出现了4万亿的大反弹,2010年又出现了中小板的牛市。

我们再说说2011年的熊市,市场经历了3次下跌后再被拉回到一个高度,之后继续下跌。那一年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非常高,大量房地产企业无法通过正常途径从银行借钱,所以转而走信托的模式来融资。那时候这些房地产开发商都是提供10-15%无风险收益率,都是以价值连城的土地为抵押品,而且房地产的牛市根本没有完结。一旦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上升后,大家对于股市的投资意愿大幅下降。你可以获得没有风险的15%收益率,为什么要进入股市来冒险,博取不确定性的收益率。最终导致A股市场在那一年是被“抽水”的,缺少增量资金入市,存量资金开始进行博弈,而且不断有钱离开这个市场。当时的周期股出现了恐怖的杀跌,连医药龙头恒瑞都下跌超过45%。


之后是2012年的价值回归,经历了2011年的杀跌后,A股的估值已经企稳。所以2012年表现最好的是盈利端驱动,价值白马全面开花。包括医药、消费品、汽车、银行和地产等。那一年大部分牛股都是依靠盈利的增长驱动。而智能手机开始渗透,又催生了第一次消费电子的行情。包括歌尔声学,欧菲光都大牛股开始成长起来。

然后则是2013年创业板大牛市。当时的背景叫“资产证券化”,以蓝色光标为代表的公司,依靠不断收并购将自己的市值做大,股价完成了十倍的涨幅。2013年创业板大牛市一直持续到了2015年股灾开始之前,大量的公司完成了十倍以上的涨幅。越到后面,上涨速度越快。那一年,一谈基本面,你就会输在起跑线。最终一切的梦幻,都在去杠杆后破灭。大量的讲故事公司股价下跌80%以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