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庭用药杂志
《家庭用药》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市药理学会主办的医药健康类科普杂志,创刊于2001年,以求医问药、防病治病、保健养生为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丰富信息和权威指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西药品监管  ·  防治流感,官方点名了这6种药! ·  昨天  
药渡  ·  司美格鲁肽,日赚5.8亿 ·  昨天  
医药经济报  ·  IPO投资进退孕育新力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家庭用药杂志

药房发错降糖药,警方闪电寻人!这些注意事项你不得不知!

家庭用药杂志  · 公众号  · 药品  · 2020-10-15 14:50

正文




有惊无险!发错药后及时补救!


前几日,上海浦东警方接到一个特殊的“寻人求助”。

原来,是当地一家药店忙中出错,给一位糖尿病患者多配了降糖药物。

图源 新浪微博截图


据药店工作人员卢先生反映,顾客王阿姨当日上午来到大药房购买糖尿病相关药品,然而,由于药房工作人员疏忽,给王阿姨多配了一种降糖药。王阿姨离开后,工作人员进行药品复核时才发现问题。

卢先生非常焦急:“我们必须快点找到王阿姨,否则一旦对方错服,可能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

浦东警方接到求助后立即行动,辗转5小时最终找到购药人,避免了一次用药意外。

这次事件确实有 惊无险,广大网友们也大呼“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图源 新浪微博截图


无独有偶,2017年,一位中年妇女在浦东某大药房购买治疗高血压的硝苯地平片,店员一时大意,将药品错发为盐酸二甲双胍片。药店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报警,并通过顾客微信群来寻找这位顾客,最终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图源 新浪 微博截图


必须谨慎!用药错误后果严重!


用药错误是指药品在临床使用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疏失,这些疏失可导致患者发生潜在的或直接的损害 [1]


2014年,央视新闻报道过一组数据: 中国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因吃错药而损害健康,其中因用药错误死亡的有20万人,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2倍。


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用药错误则会使它变成“致命武器”。

以开篇两则新闻为例,王阿姨如果服用了超剂量降糖药、浦东这位女士在没有糖尿病的情况下服用降糖药,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低血糖事件。


防患未然!正确用药真的不难!


其实,用药错误的危害大家很清楚,但还是经常乱用药、用错药,针对糖尿病患者,小编整理了一些常见的用药错误及规避方法 [2-3] ,一起来看看吧~


01

用药剂量不合适


  • 急于降糖,剂量过大


    短期内快速降糖,会导致渗透压突然下降,出现相对低血糖症状,如心悸、手抖、饥饿感等, 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使用大剂量降糖药物,容易造成“血糖值过低”,而频繁低血糖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应增加。

  • 过分害怕药物不良反应,用量不足

    因药物存在不良反应,或认为长期服药就会损伤肝肾功能,因此不敢使用降糖药物,用量不足导致血糖控制欠佳,身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因而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降糖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


规避方法 降糖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过于担忧药物的不良反应;规律监测、记录血糖值,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



02

服药频次/时间不适宜


降糖药物种类繁多,服用方法也各有不同:饭前吃、饭后吃、嚼碎吃、睡前吃等等。

由于药物药性不同,服用频次或时间不适宜不仅会使药物疗效欠佳,甚至可能导致低血糖风险。


规避方法 :用药前咨询医生药物的服用方法,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养成定时、定量的服药习惯。降糖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具体请看: 降糖药到底“餐前吃”还是“餐后吃”?这篇文章讲透了!|用药“泌”诀



03

不合理联合用药


服用降糖药物后血糖控制仍欠佳,于是自行购买降糖药物。

若选用了同机制降糖药物,不仅是一种医疗浪费,也可能会引发药物竞争性抑制,达不到好的降糖作用。


规避方法 :不控制饮食的情况下,想联合使用降糖药来抵消,是错误且危险的。遵从医嘱服用降糖药物后,血糖还是控制不好,可以考虑目前的生活习惯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必要时及时就医。



04

靠感觉服药


糖尿病前期“三多一少”的症状并不明显,当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时,血糖值已经很高了。

有些患者自觉良好,没有明显不适,就自行调节降糖药的用量和服药频次,导致血糖波动较大,控制不佳,除了有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外,低血糖风险也值得注意。


规避方法 :定时、定量服用合适的降糖药,监测血糖,以血糖值为基础,定期复诊,遵医嘱调整药物用量。



05

谈“胰岛素”色变


每每提到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第一反应总是拒绝,因而错失使用胰岛素的合适时机。

口服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时,如果不使用胰岛素加以调控,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如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等。


规避方法 :克服胰岛素恐惧心理,了解胰岛素的基本知识。更多胰岛素的知识,请看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用胰岛素吗?



06

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天价”“特效”等字眼常常抓人眼球,令人急不可待地想试试。

但药物的有效性因人而异,不管是昂贵的还是便宜的,主要看药物的机制是否符合患者自身病情。

亦有患者认为,大家都是糖尿病,吃一样的药就可以了。

其实,降糖药物的选择是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病史、血糖状况等综合考虑的,不能一概而论。

“千人一药”往往会导致低血糖或其他不可预估的后果。


规避方法 :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在医师的专业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在用药、购药前应注意:
  • 克服恐惧、排斥心理,保持平常心;
  • 熟悉药物名称、形态、颜色等;
  • 牢记药物用法、用量,包括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 学会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相应症状需立即就诊;
  • 自行购买药品时应当面核对药物相关信息(名称、剂型、保质期等);
  • 家庭储备用药应定期整理,过期、变质药物及时处理,开封药物按要求保存;
  • 老年患者的家属应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督促患者用药。



参考资料:

[1]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 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4(6):321-6.
[2]矫杰, 周迎生. 基层医生降糖药物使用常见误区[J]. 中国社区医师, 2012(15).
[3 ] 袁慧娟.服 用降糖药你肯定也犯过这九种错误.郑州 名医馆.2016-11-06.

- End -


往期精彩都在这

1616篇专家文章


热文

养生

丨更多

热文

老当益壮

丨更多

热文

愿人间无癌

丨更多

热文

男人那些事

丨更多

热文

女人那些事

丨更多

热文

十月怀胎

丨更多

热文

减肥

丨更多

热文

家有小儿

丨更多

热文

糖尿病

丨更多

热文

便秘

丨更多

热文

颈椎病

丨更多

热文

失眠

丨更多

热文

阿尔茨海默症

丨更多

热文

名家专访

丨更多

热文

小心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