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论今日互怼焦点仍然是江歌案。
暂且搁下习总的出访日程表,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昨天晚间连发三条微博,都是为了“
刘鑫和她一家人现在付出的代价
”。
胡总批评“刘鑫的父母更应被谴责”,感慨“家教太重要了”:“刘鑫在江歌遇害之后的表现明显自私,而且愚蠢,不近人情,她的父母理应教导她善待江歌的母亲,甚至他们应当出面去安慰江歌的母亲,帮助女儿弥补缺失的那部分义务。
但那对父母没有那样做,反而协助女儿对付、威胁江歌的母亲,这样为人父母是严重的失责,这样的家教是莫大悲剧...而刘鑫今天陷入名誉的巨大困境,她的父母要承担责任。
他们不仅有子不教之过,而且做了女儿不义之举的‘共谋’。
”
这样的基调延续到了今日环球时报所刊《单仁平:互联网在为讨伐不合格人性祭旗》中,这篇文章认为公众之所以对刘鑫口诛笔伐是因为“
这个(互联网)社区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而且还有一些理想主义
”。
根据文章定义,“这大概是互联网第一次对一个有过错但没有违法的女生做全网规模的集体声讨。这或许可以看成是互联网在拿刘鑫为制裁不合格的人性祭旗...互联网在敲这样的警钟:
谁都不能蔑视道德...无论这是‘网络暴力’,或者是正义的集体呐喊,它所展现的就是今天中国互联网的真实面貌。
”
诚如其言,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上对刘鑫一家的声讨几乎要冲破屏幕,《刘鑫,江歌带血的馄饨,好不好吃?》、《刘鑫:良心被狗吃了这种事,原来是真的》、《江歌惨案:双11天猫1682亿又怎样?这世界已坏到不能再坏了!》、《【闺蜜为她挡刀丧命】她却安然无恙发自拍?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为闺蜜挡刀而死的江歌,你妈妈终于当面问了那个人:还有良心吗?》...
这样“
无条件Diss刘鑫以及他的一家
”的爆文,比《局面》专访刘鑫和江歌母亲的那段视频获得了更多转发,更多点赞——自媒体大号“咪蒙”那篇“第一次支持网络暴力”的《刘鑫江歌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谁来制裁人性》的点赞数早早就超过了10万。
只不过,最原始的“杀一儆百”也唤醒了小部分法治信仰者的警惕。这些逆流而动的声音,对由“视觉志”、“HUGO”、“思想聚焦”们带动的道德审判不以为然,叹息着“
正义没赢,人性没赢,咪蒙赢了
”。
例如,心理学家唐映红就在其微信公众号“晒爱思PsyEyes”中,一边奚落咪蒙不过就是个“媚俗女皇”,一边质问愤怒的人们“
一边倒地指责刘鑫,真的是在帮助江母吗?
”:
“好了,整个事件已经被爆炒成一起公众事件,凶嫌的辩护律师可能根本不用关注中国媒体就能从日文媒体的转载中获悉他梦寐以求的‘串供’把柄。新京报王局志安促成刘鑫与江母会面的视频,完全可能是令检方百口莫辩的呈堂证供...从头到尾,除了极端女权主义的贴吧,几乎没有人关心和在意过真正的凶嫌陈世峰...
义愤填膺的吃瓜群众只需要站在江母一边满足了廉价的道德感,爽痛快了就好,至于是不是,有没可能反而帮了倒忙,关吃瓜群众屁事。
吃瓜群众们越是在舆论道德审判的暴力中狂欢,远在东瀛的凶嫌辩护律师越是欢迎鼓舞
。”
同样对王志安的《局面》“逼刘鑫见江歌的母亲”感到不以为然的,还有凤凰网主推的欧阳晨雨评论:“从法律上分析,这种刑事案件中被害人近亲属与重要证人之间的私下会见,很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后果。”
《局面》如今隶属新京报旗下,新京报自然不会愿意背上“鹬蚌相争”的锅。
继昨日王志安以“多余的话”自辩之后,今晨,该报续刊《江歌案,朴素正义感莫被情绪带偏》,和南方都市报一起,试图奉劝那些“感同身受”的围观群众,
“不应超越法律去追讨正义”、“舆论介入宜抱持冷静与克制”
:
“在江歌遇害当时,那扇紧闭的门到底是不是刘鑫故意反锁的,而刘鑫是不是清楚江歌是为她而死的,目前双方还是各执一词,其中细节至今依然不够清晰...
汹涌的舆论夹杂着太多背离法治轨道的做法
。一些大V借此中情绪,煽动仇恨,制造冲突,更是与现代文明和法治精神相去甚远”;
“和解几近不可能,对于遇害者家属而言,可以说对方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于事无补,为彼此留足时间是否为一条可以尝试的路?”
可惜,在这些敦敦教诲的下方,除非像唐映红那样有先见之明地关闭了评论,否则铺天盖地的还是
“咪蒙”留言区中那句
:“如果是我的孩子,遭到这样的对待,我不会跟对方讲道理,我会杀人!!!”
以及像那些义愤填膺者在微博上所争辩的:“一句话来定义白左圣母婊: 用旺盛的‘同情心’呼吁别人去宽容社会渣滓...因为丢了工作出不了门,想要以道歉来交换自由,以哭泣来博取同情,这不是忏悔...伤害能教育杀人犯,伤害能教育刘鑫?不存在的。伤害往往是因为我们教育不了他们,
我们拿他们没办法,我们只好折磨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