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主任
观念的改变需要运气,所以常识值得重复。简单说,寻找有缘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知乎图书新品上新——给 6-12 ... ·  4 小时前  
知乎日报  ·  想紧跟 AI 时代浪潮,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𝒎𝒖𝒎'𝒔 𝒕𝒉𝒆 ... ·  昨天  
知乎日报  ·  有什么东西是外国人吃,而中国人不吃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主任

最好的苏东坡传记

吴主任  · 公众号  ·  · 2024-08-20 15:4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苏东坡传记的不同版本及其评价,主要涉及到林语堂、董宇辉、李一冰以及《孤星之旅》的作者周文翰。文章指出林语堂的苏东坡描述过于简略且带有主观色彩,董宇辉的推荐使《孤星之旅》销量大增,而李一冰的版本则过于动情。最终,作者强烈推荐《孤星之旅》,认为它是最好的苏东坡传记,并终结了其他版本。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不同版本的苏东坡传记及其评价

文章涉及林语堂、董宇辉、李一冰和周文翰的《孤星之旅》等版本,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关键观点2: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记存在的问题

林语堂的苏东坡描述被认为过于简略且带有主观色彩,缺乏对苏东坡的深入理解。

关键观点3: 董宇辉对《孤星之旅》的推广

董宇辉的深情推荐使得《孤星之旅》销量大增,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关键观点4: 《孤星之旅》的特点和口碑

《孤星之旅》被强烈推荐为最好的苏东坡传记,作者认为它是事无巨细地记录,让读者感觉穿越到苏东坡的身边,口碑爆棚。


正文

论知名度最高的,肯定是林语堂的。林语堂写得早,名气大,信手拈来给老外普及一下宋朝有个苏东坡。问题就在这里,他对苏东坡的理解远不如今天任何一个搞宋史研究的——无论是他不想还是不行。事实就是他的苏东坡过于简略粗糙,并且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色彩。

个人介入太深是人物传记写作大忌。

后来又经过董宇辉的深情加持,不,是相当深情,那一刻(好像好几次呢),我们宇辉苏轼附体眼眶湿润,一把梭哈,20 万册出去。林语堂要是还活着,也得去跟宇辉来一场“东坡之夜”。

以至于,我们每次推荐《孤星之旅》遇到最频繁的问题就是,跟林语堂的比怎么样。我被问烦了之后会说,就这么说吧,《孤星之旅》好大概一万倍!这么说确实不妥,因为事实有可能好大概十万倍。

再就是李一冰的那一版。李一冰的问题是,他从打算写苏东坡开始就已经觉得自己就是苏东坡了。至少他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说从苏东坡的人生里寻求安慰也行。总之,李一冰老师是动情了。还有就是人说李一冰文笔有古意。嗨,那种气味只是老一辈文人的腔调。是的,腔调太重。不好。

这本《孤星之旅》我卖出去至少得有大几千本了。收到的我最满意的一个评价是,有个叫骑射的读者说,他家里有十几本苏东坡相关的书,现在《孤星之旅》在书架C 位。这个评价的分量比我的推荐重。我可没看过那么多苏东坡。

我甚至觉得《孤星之旅》是一次非常大胆的突破,就只是记录,而且是事无巨细地记录。好像一次“流水账的极致”。作者周文翰说,因为苏东坡自己留下太多记录了,日记狂。其次,古人的时间感受与今人不同,所以就慢悠悠地。

我们卖货直面消费者的好处是能第一时间收到反馈,多数人阅读的感受都是,好像就穿越回到苏东坡的身边,看着他日常的每一天。反正,这本书确实口碑爆棚。我既为周文翰高兴,也担忧,他的下一本《王羲之传》能超过《孤星之旅》吗?

大概就是这样。我相信你只要买一本看看,就知道了。买一本吧,因为这就是最好的苏东坡传记,终结了,没有之一。

点开下面视频左下角可直接购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