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湄青萍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想做一个平凡而努力的人,与你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仅此而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券商中国  ·  港股,重磅调整!陈茂波发声! ·  15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9集出现6次,被骂上热搜!网友呼吁下架 ·  2 天前  
券商中国  ·  沸腾!暴涨超17000亿!今夜,继续大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湄青萍

你的困境,因何而生?

水湄青萍  · 简书  ·  · 2018-04-27 16:37

正文

老树画画作品

文/水湄青萍

写在前面

“每个人的困境都是根据自己的弱点量身定制的。”

前些日子,爱姐姐在群里分享的这句话,像是在我心里长了根。一个人走路闲逛时,就会有意无意地咂摸着其中的意味。

“困境、弱点、量身定制”,几个词语在脑海里久久盘旋,直到思绪某天突然调转了个头: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上学那会儿,每次考试失利,我总是要哭鼻子,心里一遍遍地骂自己没用,直到泪水打湿试卷上的红叉叉,刺眼的红色晕染开来……

离开学校后,我想通了,其实应该要感谢那些红叉叉。没有它们,我如何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学得不透彻呢?测验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测出薄弱点,从而给予自己弥补的机会吗?

而困境,或许就是人生给出的测验试卷,为了暴露你的弱点,也为了让你有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

曾经,我多么希望试卷的顶部出现“一根油条+两个鸭蛋”,但似乎现在我才明白: 考100分,从来不是测验的目的;同样的,一帆风顺,也不该是人生的追求。

01

有时候,困境是因为我们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一天在家,接到杂志社前同事的“求助”信息,问我能否帮忙写一篇人物采访稿,被采的对象是一个在时尚圈颇有名气的设计师。

我摸索着手机,有点坐立难安,内心涌起一股强烈而又熟悉的恐惧感。

尽管从事文字工作以来,我已经采访了不少人,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却依旧害怕……第一感觉,总是想要拒绝、回避。

我知道,现在的我有着充分的理由,回绝前同事的求助,毕竟自己已经不再是杂志社的员工。或者,为了避免伤感情(我们一直关系不错),也可以编一个“自己不太懂服饰,可能写不好”的借口。

但当我这样想时,心里另一个声音马上被唤醒了:你要当胆小鬼吗?这次你拒绝了,就意味着你自由活动的心理空间又缩小了一大块,总有一天,你会把自己逼到墙角,再也无立足之地!

到底怎么办?就在我左右徘徊时,手机铃声响起,是前同事打来的。

她告诉我,这个设计师正在筹划一个非物质遗产继承的项目,关于夏布的,这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布料。

夏布?我刚好在综艺《百匠百心》里看过相关的节目:一个老婆婆坐在椅子上,用岁月磨砺的粗糙手指,耐心绩出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麻丝——这个画面不觉间浮现出来……

对于类似人文情怀的东西,我总是无法抗拒,于是我说:好的。

挂掉电话,我开始认真回味这整个心理斗争过程:自己害怕,到底是怕什么呢?

我想,我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卑感在作祟。对方那么厉害,我如此卑微,自己肯定会在她面前出洋相,这样她就会觉得我很差劲。如果我不去见她,那么至少可以安慰自己:不是我差劲,只是我不想去罢了。

或许,这也是很多人拖延、拒绝行动的原因。

害怕承认自己不行,又不敢证明自己行。困境,因此而生。于是,就被夹在想法与行动的缝隙里,无法动弹。

可能你会问我:你采访了这么多次,完全可以打破自己的错误幻想,为什么还是会害怕呢?因为这是我长久以来的心结。

心结很难短时间消失,但了解其中缘由后,就比较不会被控制。很多时候,自由,往往都是从承认不自由的客观存在开始的。

下次,或许你依旧会害怕,不过没事,你会知道这是它玩的老把戏,早不能骗到你了。

还有,你对一件事情的热爱,也会帮你冲破困境。

老树画画作品

02

有时候,困境是因为我们突然没了追求的动力和勇气。

你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时刻:觉得生活了无生趣,好像奋斗、努力这些词汇都失去了意义?

据说,这就叫作“中场危机”。那是一个人千帆历尽之后,突然体验到的怅然若失。

以前,我觉得好像只有功成名就的人,才会有这种感觉。但,似乎,每个年龄段,都多少要与这种“中场危机”正面遭遇。

在我记忆中比较深刻的一次,大概是大四时考研那会儿。因为是跨专业,所以中途经历了各种曲折:啃下几本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书籍、没日没夜地参加英语阅读培训……考前一周,生来性情温和的我,还第一次对一个室友发了脾气,在雪花纷飞的傍晚搬离寝室。

想不起,自己在那段日子里,默默流了多少眼泪,常常觉得自己再也支撑不下去,但还是留着最后一口气,把自己送进了考场。

我曾无数次幻想自己考完走出校门的那一刻,会是多么地欢呼雀跃。可是,没有,一点儿兴奋的情绪都没有。心空空的,像是被谁挖走了一大块。

我漫无目的地在城市的街道上走着,一直到夜幕降临,笼罩在我身上。我才意识到,自己该回去了。

后来,我进入社会,工作5年后,又再一次体验到了这种感觉。一个接着一个文案地写,似乎很充实,但却陷入了一种叫做“麻木的踏实”之中。

我有点不敢接受:天哪,我才30岁,往后还有那么漫长的日子,该怎么过?

“那就将曾经的拥有归零,找到新的领域后重新出发!”直到某天醒来,心底有个声音对我说。

这个新的领域,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是花草树木,有关植物的一切。

我发现,越是深入了解植物的世界,就越觉得自己以前的生活太过狭窄。人所处的世界,不应该仅仅是人事交缠的经验世界,而是包容万物的大自然。

将自己重新归于大自然的一部分,就明了了:好好活着,就是意义。就像路边的杂草一样,见缝插针,不放弃任何存活的机会。

又或许,未来会像《百岁人生》里所描述的那样,随着科技医疗的发展,人人都可能长命百岁。到那时,经验、年龄就再也不是困住一个人的枷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