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2017年已经到来,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其实汽车圈发生了很多大事。但是,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即便是热门事件也会很快被淡忘。在这里,AL君就盘点一些在2016年发生的几大汽车热门话题。
热门指数:★★★★★
比亚迪似乎从来不缺少话题,因为有着强大的迪粉,没有话题也能制造出来。在秦之后,唐开始成为了热门。撞翻大众朗逸这件事,本来比亚迪唐是无责任的。但唐车主为了显示比亚迪车主特有的自豪感,他很高调地表示,已经撞过几辆车,还到处接受采访,最后还被别人利用炒作了一把。此后,舆论开始纷纷指责比亚迪唐车主,不应该下如此狠手。高调,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热门指数:★★★★
2016年,最大的汽车收购案非日产莫属,其收购了
三菱汽车
34%的股权,成为了后者的最大股东。日产这次很有心计。先是举报三菱油耗造假,在三菱面临罚款和指责时,又主动收购其股份,真是个心机婊,全是套路。但,其实这是一部精彩的商战片,日产在三菱“造假门”的事件中,收获颇丰。而对于三菱汽车来讲,说不定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几年其发展确实不太顺利,这时候有了日产的帮助,说不定可以有所改善。
热门指数:★★★★★
其实关于电动车生产商骗补贴行为,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以前都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你不能太过分了。据说几年前,一家自主车企,为了在车展上能够将自己的新能源车展示出来,在车展前几个月才开始做。但因为时间仓促,就找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厂来做电机、电池,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在车展上确实出现了这款新能源车,只是车门被锁住,车窗也被全部遮挡,也就是说只能从外面看到一个车壳。
类似的的骗补行为数不胜数,根据中期协数据,72家车企狂骗了92亿,2015年
新能源
汽车销量
33万辆。而查处的72家骗补企业,共计76,374辆,涉及金额共92.707亿
元
,这也就是说,2015年每卖出4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骗补,且平均每辆骗补的新能源车平均下来有12万元,多么可怕的数据。
实际上,骗补的新能源车企真的全部被查处了吗?不见得,这背后水好深好深。
热门指数:★★★★★
在自主品牌中,吉利和长城一直是舆论的焦点,因为这两家企业最近两年都是风头正劲。恰巧,这两个品牌在2016年分别要做自己的高端品牌,吉利要做LYNK&CO,长城要做WEY。其实这几年自主品牌一直想向上突破,因为品牌突破对于溢价有着很大的提升。观致就是个例子,可惜并没有真正地成功。而长城和吉利在高销量的支撑的背后,也想再突破。很多人对自主品牌的高端化路线表示担忧,尤其对于长城这样没有身后高端品牌背景的企业。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热门指数:★★★★★
奥迪是德系三大豪华品牌中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因此如今赚的盆满钵满。可如今市场庞大,竞争也愈加激烈。奥迪似乎不满足于只和一汽合资,去年便开始跟上汽谈合作,但遭到目前奥迪经销商的强烈反对,因此暂时搁置,放到今年2月份再谈。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奥迪已经决定在中国开启第二家合资企业,又岂是经销商能够阻止得了的。开始的时候,经销商已拒绝提车威胁,但现在已经出现了妥协,多家经销商开始重新提车。上汽奥迪,几乎已成定局。
6
.奔驰高管辱华: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障碍,傲慢才是
热门指数:★★★
这件事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身为奔驰的高管,居然因为口角骂出“杂种”很难听的话,让德国人的严谨形象轰然崩塌。其实,中国人对德国还是相当友好,而身为豪华品牌奔驰的德国高管,竟然素质和教养如此低下,心理如此黑暗。一副高傲、优等人、老子天下第一的恶心嘴脸。同时,这一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奔驰品牌在中国的形象。
在你的地盘,我让你三分,那是无可奈何。在我的地盘,我当你是客,但别得寸进尺。
7
.山寨汽车:当物质变成标志,山寨虚荣文化便日生夜长
热门指数:★★★★
说到山寨,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中国。即便是像汽车这样的大宗商品,抄袭模仿的依然很多。在过去的一年,众泰和陆风则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他们生产出来的车型不仅仅只是借鉴,而是几乎完全照搬别人的设计成果,还不会因为这样吃官司。当很多自主品牌开始重视自主创新时候,而个别车企仅仅是靠山寨生存,这能有口碑么?发展模式能长久么?
热门指数:★★★★
过去的一年里,突然冒出来很多新的汽车品牌,其中新能源品牌最多。不仅有乐视、蔚来、车和家等,连造空调的格力也要造汽车,这个世界好疯狂。不过,成功跟时机、运气、智慧、专注是息息相关的,在汽车已经是个十分成熟的产业当下,动辄需要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入,现在开始创业,真的都能成功吗?
AL频道小结
除了上面这些,2016年汽车圈还发生了很多热门事件,例如超豪华小轿车加征10%的消费税、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到期、无人驾驶等等。2016年,汽车圈真是“不安分”的一年。2017年,汽车圈还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