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春节假期了。趁着这个假期,我们可以放下工作,在生活中找到松弛感。
但在休息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提升自己。当我们的认知提高了,更方便我们应对复杂的环境。今天,我将分享给你7个认知模型。
邓宁-克鲁格效应
1999年,心理学家大卫·邓宁与其研究生贾斯廷·克鲁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心理效应模型。
邓宁-克鲁格效应 图源网络
该模型把人的认知分为4个层次:
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阶段: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时候会盲目自信,以为自己知道,实际上不知道,这是处在“愚昧之巅”。
因此,你就要向外看。比如五一假期,你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去和牛人交流,向他人学习,来刷新自己的认知,推倒思维的高墙。
2.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就会对未知领域充满敬畏,内心充满痛苦,跌入“绝望之谷”。
这时候怎么办?就要向内求,疯狂精进,你是管理者,你知道自己缺管理的体系,趁着五一假期,你就要学 《 一线管理者的实战指南 》 。通过学习,来弥补差距。
3.知道自己知道。
你知道自己知道,其实也就意味着,你抓住了事情的规律。甚至形成了一定的框架,已经攀上了“开悟之坡”。
但这还不够,还要验证框架,最后能将经验迁移到其它领域,让你换业务线、换行业、换公司都能取得成功。
4.不知道自己知道。
这是认知的最高境界。这时候,更需要保持空杯心态,有谦卑之心,永远保持着求知欲,一直走在成长之路上。
你能克服自我的弱点,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学习回路”模型
为什么有的人工作多年依旧没有进步?
你以为他没有努力,但他经常在看书、学习,只是没有效果,他的水平根本没有提高。
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他不会学习。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学习回路模型”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学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你经历了“ 认知-行为-反馈-结果” 这一过程。
认知。 如果一个人缺乏成长型思维,是不可能做到有效学习的,因为他会杜绝信息的输入。所以要建立成长型思维,像海绵一样学习新知识,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
行为。 我非常相信一万小时定律, 只有数量达到一定的量级,才会提升质量。 所以你掌握了一个认知,就要去行动,去实践。
反馈。 美国空军有一个王牌军计划,他们将优秀的学员和学生飞行员分为两队,展开空战。空战结束后,教官会通过影像和数据来复盘学员:
“你在空中的时候注意到了什么,采取到了什么行动?”“你犯了哪些错误,如何改变?”
并且教练会告诉他们如何改变战术,最后将总结的经验融入到实战中去。靠着这一方式,大大提高了美国空军的战斗力。
我们也应该这样做,我们学习到了知识,一定要进行实践,只要有行动,就会有反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得到的反馈进行改进和迭代。
结果。 找到问题点后,要不断优化,直至产生好的结果为止。
记住,学习不在于你看了哪些书,记住了哪些知识,而在于你有没有解决问题。
黄金圈法则
《从“为什么”开始》的作者西蒙·斯涅克提出了一个黄金圈思维。
西蒙·斯涅克认为,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
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一般人的思维方式,都是由外向内思考。
而黄金圈法则恰恰相反,直指问题核心,从为什么开始,然后是如何做,最后才是做什么。
黄金圈法帮助我们先从问题核心入手,会让我们的思维逻辑简单、直接、犀利。
先思考Why,为什么要干这件事,做这件事要达到什么目标。
然后是How,如何做这些事,打算怎么干,有着怎样的方法和策略。
最后才是What,具体做的每一件事,从而实现预期的结果。
《精进日志》 就融入了黄金圈法则,可以帮助到每一位管理者、员工实现深度思考,要事当先,最终拿到工作的结果。
费曼学习法
为什么我们学完东西后,总是容易忘?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提出过一个费曼学习法,值得我们参考。费曼学习法有4个关键点。
①选择目标。 首先你要确定一个你想学习的知识点。
②教学。 学完后,尝试将知识教给别人。
③纠错学习。 在模拟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卡壳的地方,这时候你要重新学习和回顾。
④简化。 最后你搞懂了,还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表达。
简而言之,就是你要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向别人讲清楚,并且让外行人听懂。
这就是我常说的: 教,就是最好的学。
马斯洛需求模型
如果你是管理者,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根本驱动不了员工。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是没有熟读人性,要驱动员工,则可以从马斯洛需求模型入手。
只给钱是不够的,一定要满足他更高层级的需求,也就是这3个点。
1.尊重。
人性中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因此,你要视人为人,不要把下属当成是工作的机器,要把他看成有血有肉的人,尊重他,平等地看待他。
2.欣赏。
每个人都有被欣赏、被尊重的需求。如果你不懂得欣赏下属,看不见下属身上的优点,那他永远也不会进步。
心理学有个“罗森塔尔效应”,大意是说,当你看下属不顺眼时,他可能就真的越来越差了。相反,如果你真心地欣赏、表扬某个下属时,他可能真的就越来越出类拔萃,最后成为你期望中的人。所以,你要懂得欣赏下属,要始终要对员工保持“期待”的态度。
3.激发。
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只有顺应人性,学会激发人性中的善意,才能带好团队。
你在管理、驱动他人时,懂得从人性处思考,你的工作就会变得卓有成效。
冗余备份模型
所谓冗余备份模型,其实是一个工程学概念。冗余是指利用并联逻辑,通过增加系统的关键组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冗余备份,可以叫做Plan B方案。 比如,美国总统和副总统去同一个地方开会,会分别乘坐不同的专机,这就是一个冗余备份方案,如果有一架飞机失事,也不会陷入没有领导的境地。
我们也是一样,在重要的事情上, 一定要做通盘思考,并且给自己留后手。 比如在任用人时,一定要有储备计划,这样才不会被人才绑架,可以让“贝克汉姆坐冷板凳”。 在授权时,也要考虑到下属把事情办 砸 后的预案。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成本是否小于潜在的损失。如果成本高于损失,则没有必要。
冗余备份模型能让我们做好最坏的打算,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准备。
PDCA循环
我们如何才能在做事时做到有始有终?有一个PDCA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