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城市画报
《城市画报》官方订阅号,其他都是假的。我们把脉城市青年的新鲜志趣,分享跳起来就够得着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城市画报

9年前他在大学宿舍哼的小曲,上了各大新歌榜,收获评论10W+

城市画报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4-05 12: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玩一个小测试

听下面20秒的语音

来识别一首民谣


听出来没有?

这就是你们爱的 《理想三旬》demo

是由陈鸿宇 9年前 在大学宿舍随意哼唱而成

9年后这首民谣唱遍大江南北

变身成了陈鸿宇的 成名曲

👇


这首歌为何有如此高的知名度?

陈鸿宇为何突然爆红?

他的成长脉络又是怎样的?

《城市画报》4月刊将目光投向民谣

对陈鸿宇进行了独家采访

一起边听歌边读文

👇


城市画报》4月刊陈鸿宇专访



一如年少模样



陈鸿宇,“2016年最火的独立音乐人”

民谣歌手, 来自内蒙古额尔古纳

代表作《理想三旬》等


区别于他沧桑浑厚的嗓音,陈鸿宇的长相少年感很强。身高1米84的他,身形消瘦。他总是戴着一副圆边眼镜,喜欢穿白色或是亚麻衬衫。


“感性与理性时常交融,放纵和收敛并行发生。”陈鸿宇这样形容自己。



演出时,他总是拎着吉他上台,不说太多话,也不常笑,感觉酷酷的。偶尔被逗乐时,他又会眼睛眯起来笑,笑到露出整齐的大白牙,有些温暖。


也因此,有乐迷如此评价他:尽管囿于现实漩涡,心中却仍是此间少年。



这个1989年的大男孩,不紧不慢的语气与他火速蹿红的速度实不相符。他对自己冷峻苛刻的态度,与他对这个行业360度的热心也判若两人。



/ 民谣界的周杰伦 /


2015年,一首《理想三旬》登上各大平台新歌榜,至今评论量超过10万+。


一时间,凡民谣圈内稍有追新歌意识的人,即使不认识陈鸿宇其人,也极有可能随口哼出“旧铁皮往南开,恋人已不在”的调调。


这是民谣歌手陈鸿宇的故事的开端。


这首写于9年前的大学宿舍的曲子,2015年才在网络上征集到歌词,并在去年上传到音乐App及网站上。


转眼间,歌曲一跃登上豆瓣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三大榜单第一名,播放量及听众的评价都让陈鸿宇感到意外。


他随即找到了词作者唐映枫,开始第一张专辑的制作。歌只出了两首,新专辑的众筹就开始了,原定目标77777,最后筹到27万。



首张个人专辑《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外界开始把陈鸿宇与唐映枫比作民谣界的周杰伦与方文山。陈鸿宇的曲简单自然,唐映枫的词则充满诗的意象。


“荒野”“骨头”“青苔”“早春的树”,“枯寂”“ 惶”“疏离”的情绪……少不了年少时成长的孤独,也不乏对公平的耻笑,对现实的失望。


唐映枫及陈鸿宇


他用沧桑浑厚的声音唱,“长大后不会大笑也不会再大哭了” “就老去吧 / 孤独别醒来”,也唱“为一口食的寻觅 / 困于罅隙” “需要为公平匍匐 / 然后仰视”。


意识到自己火了,大约是在第一次巡演时,“越来越多人合唱《理想三旬》,但我一直很平静”。


你可以说他少年老成,这也不见得有什么错。动辄上千、上万的评论证明了他的歌的确契合了多数人的心事。


唐映枫则如是总结他的走红:“一是《理想三旬》在线上的持续发酵,一是基于作品与个人形象气质的贴合而建立起来的内容很精准地切中了一部分人的喜恶,有些机巧,有些必然,是时势的产物。”



/ 一如年少模样 /


3月15日,陈鸿宇最新个人专辑《一如年少模样》众筹以100天、45.7万元的成绩圆满结束,超出原定众筹目标5倍,突破了乐童(音乐众筹平台)的历史纪录,再次坐实了他“2016年最火的独立音乐人”的名号。


一切的红利都来自互联网,从作品爆红到专辑众筹破纪录,再到搭车巡演惹话题,这似乎成了新一代民谣人的典型路径,而陈鸿宇是典型中的典型。




最近,陈鸿宇推出了自己的第二张专辑《一如年少模样》。


不到10天,同名主打歌《一如年少模样》朋友圈分享量已达到2.3万。


他在其中唱:“一如原谅一如年少时模样 / 觅几句爱人留绵长 / 多少凉薄世态可动荡 / 还有孤独要顽抗”。

专辑发布后,各大民谣相关的公众号和歌迷们都在讨论这张专辑有几分变化,抒了什么情,他却在凌晨两点在朋友圈中说:“我没有在唱,只是在发声,我听不到情感,只有声波,……我两张专辑的唱都是垃圾。”


这语气,像情人吵架时脱口而出的气话,只是他的情人是音乐,他苦苦追求,她却越站越高。



“也许是因为经历了第一张专辑的磨练,录制第二张专辑比第一张更精细,也更顺利。但同时,这张专辑触动我自己、打动我自己的地方也要少许多。我感到我要努力的还有很多。”陈鸿宇不紧不慢地解释。


他的同事、众乐纪的总经理婧雅则认为那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但这也是他最有个性的地方,坚定自己要做的事情,并且会为此付出行动。”


4月,陈鸿宇将带着自己的第二张专辑开启他的巴士巡演。

第二张专辑《一如年少模样》封面


一年前,他也是这样向陌生人介绍他的音乐—— 他与马雨阳的搭车巡演,走过全国27个城市,票房超百万元。山高水远,如他《途中》中所唱:

趟出这片枯寂就趟过生长

遇见风起水浪就遇过虚妄

忍住顷刻回望就忍过恓惶

一如年少模样

日升抑或潮涨

……




(以上文字节选自《城市画报》4月刊

《陈鸿宇:一如年少模样》)



个人私物集


“成长是一场冒险 / 迷途的人先上路 / 年少时处处风景 / 不想回头”


14岁拿到人生中第一把吉他,17岁组乐队出专辑,21岁学新闻学,24岁做市场,25岁开餐厅,26岁在电台工作,27岁创办公司“众乐纪”...... 陈鸿宇的民谣之路有许多故事可讲。


除了对陈鸿宇进行了专访外,城画还拍到了陪伴陈鸿宇成长的一些物件。 这些小物件,承载着陈鸿宇的青春年少时光,写出了一首属于他的行歌。


第一张合辑的众筹方案


彼时还在电台工作的陈鸿宇,忽然起了做一张合辑的念头,在一个晚上内写了一份众筹方案。


高中自制的第一张专辑


2006年,还在上高中的陈鸿宇与三个小伙伴组了流伤乐队,自制了一张收录四人原创歌曲的同名专辑《流伤》。


餐厅创业调研本


陈鸿宇创业做快餐时,在小本子上写过自己的调研、管理、渠道推广的内容。


第一张专辑成品


众筹后的第一张专辑成品,里面收录了《理想三旬》和《行歌》。


陈鸿宇家里的墙


陈鸿宇家里的墙上原本有一些不对称的钉子,他自己挂上了物件,让它们形成了既对称又不对称、双圆和线条的组合。

贴满票据的墙


陈鸿宇家的墙上贴了很多票据,包括客票、电影票等。“我看过的都会贴在家的墙上。”


粉丝送的小汽车


陈鸿宇一直想找这样有棚的、像移动住宅一样的车。它代表着不安分、不安定的移动生活状态。


搭车旅行的记录本


2016年,陈鸿宇与马雨阳搭车旅行时的主题名,叫“蹽”,即东北话里“快跑”的意思。从6月22日开始,这本本子纪录了二人延续了60天的从漠河搭车到三亚的全过程。


陈鸿宇的眼镜进化史

这些年,陈鸿宇的眼镜不断变更,他本人也在不断成长。看他的眼镜进化史,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盐系文艺男青年。


作为一个收藏癖,陈鸿宇会将这些年买眼镜时的票据都会一一收藏好。





以上内容节选自《 城市画报》4月刊

「民谣春天

《陈鸿宇:一如年少模样》


彩 | 蛋 | 时 | 间


想读关于陈鸿宇的更多故事?

还想从他的歌声里了解更多?

点击下图购买

《城市画报》4月刊 ✖️ 陈鸿宇《一如年少模样》

获得陈鸿宇签名版专辑的机会不小噢!


青春不可逃,所以歌唱。

除了陈鸿宇,

这期特辑还采访了

当下最具代表性的十多位中国民谣歌手,

把杂志带回家。

我们的歌,我们一起来唱。

制作名单

专题策划 刘鸯 席郁兰 立夏

撰文 刘鸯 席郁兰 立夏 蔡真(实习生)

摄影 编号223 林舒

录音整理 陈净 苏钰琳 钱双文 黎慧妍 吴玉婷 (实习生)

特别感谢 张晓舟 郭江涛

今日微信主编  立夏 不正


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新媒体事业部)

[email protected](整合营销部)

投稿请扔至:[email protected]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