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诗宋词欣赏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所在,学习唐诗宋词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新闻  ·  南京地铁发布出行提示 ·  23 小时前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昨天  
蓝钻故事  ·  人性的真相,400年前就被他戳穿了 ·  昨天  
十点读书  ·  正在消失的中国火腿肠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诗宋词欣赏

韩愈在正月里写得很浪漫的一首诗,短短28字,便美得令人心醉

唐诗宋词欣赏  · 公众号  ·  · 2025-02-02 14:22

正文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里,浪漫主义作品尤为侧重诗人的主观内心世界,并且常用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
如我们所熟知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当然除了李白的作品外,我国古典诗歌史上还是有不少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杰出作品的。
譬如,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春雪》。

《春雪》是唐代诗人韩愈笔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正任史馆修撰,知制诰。顾名思义,韩愈这首诗主要塑造的形象主体便是春雪。



正常来说,春雪并无稀奇之处。但《春雪》里的春雪,却在韩愈的浪漫主义笔触中,变得美好而有灵性。而这一切都源于当时的韩愈,他的工作地点是在北方。

因为是北方,所以春天就要比南方来得晚。因为春天来得晚,所以身处漫漫寒冬中的韩愈,对春天的来临就有了焦急的心情。

但我们又都知道,人是无法决定春天来临的具体时间的,所以韩愈就在诗中,在大自然还没有展现春色时,就以瑰丽的想象,幻化出了一片美得令人心醉的春色。可谓神来之笔,且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也就是说新年都已经来了,但我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的时候,我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显然韩愈这里所描述的景象,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环境也就不同所致。与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有关。



另外,这里的“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而这个时间,其实南方不少地区也是无法见到芳华的。不过结合韩愈曾被贬岭南的经历来看,或许这里准确的说,他是觉得北方的春天要比岭南来得晚。
所以当韩愈二月才发现草芽时,就难免会有惊讶、欣喜的心理活动,同时相信也有春天来得太晚、花开得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在其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