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高电商圈子
本微信专注电商、淘宝、天猫等平台的运营经验交流,欢迎淘宝、天猫的店长和运营推广人员交流经验。互动交流QQ:800078907;旺旺:高尚生活元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  14 小时前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  14 小时前  
蛋先生工作室  ·  最新豆粕、玉米、生猪行情 ·  昨天  
电商报Pro  ·  马云突然现身,地点很意外 ·  昨天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电脑端手机端双价格技术 ·  2 天前  
跨境电商Eason  ·  eBay是如何将一个单一的商品变成一个受欢迎 ... ·  4 天前  
跨境电商Eason  ·  eBay是如何将一个单一的商品变成一个受欢迎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高电商圈子

星巴克之父退休:贫民窟出生,把星巴克从4间做到28000间,秘诀今天终于能说了!

老高电商圈子  · 公众号  · 电商  · 2018-07-16 11:52

正文


作者  l 唐一

原创 l 创业智库(ID:cyzk88)

转载授权联系(微信ID:cyzk88365 )



6月26日,星巴克董事长、执行总裁霍华德·舒尔茨,正式退休。



他退休的消息一传出,星巴克的股价大跌2.4%,市值蒸发了19.18亿元(126亿元)!


为什么他的离去,能让星巴克损失126亿元?


舒尔茨1982年加入星巴克,1987年成为CEO,在他的带领下,星巴克从美国扩张到77个国家,从4家门店拓展超过了 28000家 市值超过768亿美元(约5000亿)!


也是在他的坚持下,星巴克从一家卖咖啡豆的小店,转型成卖咖啡、喝咖啡的社交场景,奠定了一种与众不同的 “星巴克文化”


正因为如此,他被称为 “星巴克之父” ——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星巴克,也没有大家手里喝的一杯杯咖啡!


比舒尔茨的经营之道更传奇的,是他的成长史:


舒尔茨从小出生于贫民窟,只能住在纽约郊区的破廉租房里;为了上大学,他做了各种兼职,甚至不惜去卖血!


所以,我们不由得好奇:


一个出生在贫民窟的小男孩,如何成长为后来市值5000亿商业帝国的总裁?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霍华德·舒尔茨的成长故事。



贫民窟 出生的穷小子

为了读书不惜 卖血



1952年,霍华德·舒尔茨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贫民窟里,父亲只是个普通的蓝领工人,靠卖力气赚钱,一生穷困潦倒,没有自己的房子,一家七口人蜗居在政府的廉租房里。


出生在这种家庭,舒尔茨从小就知道什么是贫富差距,他曾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谈起自己的家时,只是说了一句:“铁轨的另一边。”


铁轨的这一边,是整洁有序的有钱人社区;铁轨的那一边,就是脏乱差的贫民窟。


舒尔茨从小只能和兄弟姐妹挤在一张小床上,屋外地面脏乱不堪,在附近机场起落的飞机在天空上无情地吼叫。


舒尔茨后来自嘲:


其实小时候家里穷得连“衣衫褴褛”都称不上,因为家人根本没几件衣服可以穿。


更惨的是,在舒尔茨7岁那年,父亲在工作时摔伤脚踝,因为没有医疗保险,也没有工伤赔偿,母亲也怀孕7个月,家庭失去了生活来源。


在那段时期,一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餐桌上往往只有几块面包和难以下咽的苦涩咖啡。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舒尔茨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而且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他从小就发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想要逆袭,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舒尔茨也很争气,从小到大成绩都很好,考上了美国北密歇根大学,还获得了一大笔奖学金。


为了上大学,他申请了助学贷款,还开始做各种兼职,包括当侍应生、去酒吧当酒保, 甚至还去卖过血!


1975年,舒尔茨大学毕业,他先是在密歇根一家滑雪旅馆工作了一年,之后又加入了一家公司的销售培训计划。


在那家公司待了3年,舒尔茨成为了一个出色的销售员,他随后跳槽到一家瑞典家居用品公司的美国分公司,并在那里晋升为副总裁和总经理。


家居用品公司时期的舒尔茨(中)


那时候,舒尔茨还没到30岁,就已经领导着一支优秀的销售团队,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没过多久,公司派他去西雅图出差, 也正是在西雅图,他第一次听说星巴克的名字。



集资收购星巴克

见了242个人,被拒绝217次



在西雅图,舒尔茨第一次知道星巴克,那时候的星巴克只有4家门店,只是专门销售高质量的咖啡豆,从来没有想过要提供饮料服务。


当舒尔茨第一次来到星巴克,他就爱上了这里,他说:


“我来到这里,首先闻到了咖啡的芬芳,完全是原汁原味的那种。我感觉它就像未成品的钻石,而我则有能力把它切磨成璀璨的珠宝。”


1982年,舒尔茨放弃7.5万美元的高额年薪,来到星巴克担任营销总监,不少人都觉得,舒尔茨一定是疯了。


但只有舒尔茨自己才知道, 他需要做些独特的事情,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事情并没有如舒尔茨想得那么简单,没过多久,他就和星巴克创始人发生了严重冲突。


由于工作原因,舒尔茨经常到外国出差,有一次他来到意大利,看到人们都把咖啡店当成一个放松休闲的场所,这赋予了咖啡浓浓的人情味和社交粘性。


看到这一幕, 舒尔茨 大受启发,想把咖啡店也做成这个样子,他后来回忆:


“美国还没有这种东西,我预感到自己将会大有作为。”


没想到星巴克的创始人根本不能理解,他出言嘲讽:


“咖啡店不卖咖啡豆,还能叫什么咖啡店?”


经过数次摩擦,舒尔茨只能离开星巴克,在1986年自创了“天天”咖啡。


谁知仅仅一年后,舒尔茨的“天天”咖啡已经有声有色,星巴克反倒因为经营不善被迫出售。


这个时候,舒尔茨萌生了收购星巴克的念头,因为在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放不下的“星巴克情结”。


要收购,就要有钱,但舒尔茨的生意刚刚起步,根本凑不够收购所需的380万美元。


不得已,他只能到处找人筹集资金, 前后见了242个人,有217个人拒绝了他。


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一段“非常令人羞愧的回忆”,不断地保有希望,然后不断地被人嘲讽,为什么你的想法不值得投资...


然而,舒尔茨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用后来一位星巴克下属的话来说:


“然而霍华德并不是轻易认输的人,和他接触过你就会知道,他身上有一种坚韧和永不气馁的精神,或许这与他最初做过销售有关。”


最后,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舒尔茨东拼西凑了380万美元,终于在1987年成功收购了星巴克。


然后,一段传奇就这样开始了。



只需3招

星巴克从4家变成28000家



舒尔茨进入星巴克时,星巴克只有4家店,后来收购星巴克,它也只有6家。


到现在,星巴克全球门店超过28000家, 市值也高达 768亿美元(约5000亿)!舒尔茨 的身家也超过31亿美元(约200亿元)。



更重要的是,星巴克更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在不少大城市的街头,你都能看到行色匆匆的白领们,手里拿着一杯星巴克。


舒尔茨到底做了什么?


一、改变定位,卖服务而非卖咖啡


舒尔茨确立了星巴克 “第三空间” 的定位,区别于住家和公司的缓冲地带,并为它打下了 “卖服务而非卖咖啡” 的标签。


在舒尔茨的要求下,星巴克的装修,音乐,咖啡香所营造的环境要令人感到愉悦舒适,让顾客愿意待在这里。


店员都要进行培训,懂得如何一边做咖啡,一边和客户聊天,以此与顾客建立情感纽带。


刚开始时,这样的咖啡厅还是新鲜事,但慢慢大家就接受了,来星巴克谈生意,休息,聊天,聚会。


就这样,星巴克逐步壮大,并在20世纪90年代的第二次咖啡浪潮里,确立了市场领先地位。


二、不断扩张,只为了优化服务


如果要说星巴克的成功之道,有一点最简单粗暴但又非常重要——不断开店。


在舒尔茨看来,多开店不仅能占据市场,而且能够 分流顾客,从而减少排队,优化体验。


这个理念,和7-11便利店创始人铃木敏文有着相似之处,铃木敏文也曾说:


“如果无法为顾客提供方便,也不能称得上便利。——便利的标准就是,你转一个街口就能看到7-11 。”


最突出的例子可能是中国,2011年,舒尔茨到访中国,在北京巴士上浏览美景时,他突然问一个中国同事:“你觉得中国应该有多少家星巴克?”


这个中国区公关经理看大老板突然这么问,有点慌了,她想了一下,试探地说:“大概,200家?”


舒尔茨哈哈大笑:“你可太保守了。”


到目前为止,星巴克在中国已经接近 3000家门店,平均每15个小时就能新开一家。


这里面,其实是舒尔茨一直以来的坚持,星巴克1999年就进入中国,前9年一直亏损,甚至有股东希望舒尔茨撤出中国市场。


当时舒尔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家都说星巴克在中国不能成功,但他坚持认为必须要有耐心,要面向长远,而不是立刻想赚钱。


最后,舒尔茨对了。


马云为上海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捧场


三、对员工好,就是对公司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14 小时前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14 小时前
蛋先生工作室  ·  最新豆粕、玉米、生猪行情
昨天
电商报Pro  ·  马云突然现身,地点很意外
昨天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电脑端手机端双价格技术
2 天前
射手座网  ·  射手座今日运势2017年01月13日
8 年前
微杂志  ·  男生追多久才算真的喜欢你?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