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航天防务(ID:AerospaceDefense),作者: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高雁翎 研究员
2002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并开始大力研制和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目前在地区弹道导弹防御和本土防御方面已形成作战能力。2017年美国新一届政府,将依据未来威胁环境、技术发展等要素,调整弹道导弹防御发展政策。
美国会已于2016年12月23日签署国防授权法案,重新评估导弹防御政策、战略和能力。与2010年美国防部首次发布的《弹道导弹防御评估》报告相比,国防授权法案对导弹防御政策的评估,从“弹道导弹防御”改为“导弹防御”,十分明确表明防御威胁的种类扩大,从弹道导弹扩大到巡航导弹和高超声速导弹,因此相关政策和发展策略亦将发生变化。依据近期美智库发布研究报告内容推测,美导弹防御可能出现新的变化。
美国近几届政府都将弹道导弹防御作为“新三位一体”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推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发展,现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新一届政府依然将把发展导弹防御系统作为美国不变的战略目标,但在发展策略上将有所调整。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提出,美国应维持并改进有效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应对不断发展的、复杂的导弹威胁。不仅是防御各种射程的弹道导弹,而且将中、俄高性能的巡航导弹和未来有望形成作战能力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作为防御目标。
在新一届政府国防预算增加的背景下,导弹防御预算也将增加,用于提升地区一体化防空反导能力和本土防御能力。在地区导弹防御方面,把威胁从朝鲜和伊朗弹道导弹有限攻击,扩大到中、俄的目标,将重点发展对中、俄高性能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在本土防御方面,将开发新的技术手段,提升“地基中段防御”(GMD)系统对带有突防措施的复杂目标的防御能力,包括研发新的动能拦截器、新的远程识别雷达,完善天基预警系统等。
2010年美国发布的《弹道导弹防御评估》把防御朝鲜和伊朗有限弹道导弹攻击、保卫美国本土作为弹道导弹防御主要任务。随着美国战略调整,一方面美国把弹道导弹防御任务调整为保卫本土、盟国和前沿部署部队,另一方面中、俄逐渐成为其主要战略对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高超声速导弹将成为其主要战略威胁。
近年来,美已开始调整弹道导弹防御发展重点,针对先进弹道导弹部署数量的增加和性能的不断提升,加快发展地区弹道导弹防御能力,并向防御巡航导弹方面延伸,特别强调形成防御大规模导弹袭击的能力。同时,考虑发展防御高超声速导弹能力,提出改进“萨德”系统用于防御高超声速导弹。
从弹道导弹防御更名为导弹防御,防御任务随之扩展至与防空领域结合,防空反导一体化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为有效防御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美国将保持当前发展思路和途径,进一步强化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建设。美国参联会于2013年提出《联合一体化防空反导构想2020》,是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能力发展的指南。未来,美一方面将持续推进海军“宙斯盾”基线9系统和“标准-3”/“标准-6”导弹性能提升,另一方面推进陆军一体化防空反导(AIAMD)系统发展,根据作战需要,形成多系统、多平台一体化防空作战系统。
加强与地区盟国合作,特别是与亚太地区日、韩之间的合作,在美日、美韩双边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美、日、韩三边的导弹防御合作态势,构建地区级两段三层拦截的防御能力。同时,借导弹防御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地区盟国的军事同盟关系。
美在地区弹道导弹防御能力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通过对导弹威胁、系统防御能力和防御技术发展等要素的评估,调整项目优先发展顺序。
美国将把加强本土弹道导弹防御能力作为优先任务,增加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投入,加快系统飞行试验节奏,实现地基拦截弹(GBI)部署数量增加至44枚,研发试验“重新设计杀伤器”(RKV)和“多目标杀伤器”(MOKV),研发部署“远程识别雷达”(LRDR),全面提升地基拦截弹可靠性和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目标识别能力,提升本土战略防御能力。
近年来,美国防预算持续下降,弹道导弹防御预算也相应减少,并主要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试验、演习和维护保障方面,对技术研发投入减少。在美国增加导弹防御预算的预期背景下,一些具备“改变游戏规则”的导弹防御项目将成为预算投入的重要领域,发展的项目包括天基拦截能力、无人机载激光武器和电磁轨道炮等。
美将在2021年开始进行弹道导弹助推段拦截激光器演示验证。目前,美正在寻求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平台和功率在100千瓦的激光器,为原型样机研发提供资金支持。这种无人机载激光武器可拦截助推段飞行的洲际弹道导弹。
针对导弹大规模齐射,美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正在发展高速制导炮弹,用于电磁轨道炮,实现对巡航导弹和近程弹道导弹的高效、低成本拦截。此类武器的引入,将改变当前美军防空反导分层拦截的规则,美军将重新规划分层拦截中每层拦截的任务,强化中程拦截的作用,降低中远程拦截的强度,提高作战效费比,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
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建议美国防部开展天基反导和反卫可行性研究,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了“智能卵石”等天基反导技术项目,后来被取消,至今尚未开展其他天基拦截项目研究,这一建议表明美将可能发展天基和进攻性导弹防御能力。
导弹防御局在2015年提出发展“天基杀伤评估”(SKA)项目,计划采用商业寄宿载荷,用于证实来袭导弹是否被拦截器摧毁,以及是否不再构成威胁。原计划2016年10月发射首个载荷,后推迟至2017年中期发射,并计划完成在轨部署、检测、校准和使用。美相关智库在2016年也建议新一届政府发展天基拦截技术,对付中、俄等国的先进弹道导弹攻击。美新一届政府将在任期内借“天基杀伤评估”项目,安排与天基拦截相关的技术项目。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