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夹挤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顾名思义,指的是肩关节的”某个东西”在做”某个动作”的时候,在”某个地方”被夹到,所以产生了疼痛。而某个动作通常是手高举过肩时,所以说,一般会有肩关节夹挤症候群的人,常是从事手需要高举过肩的运动或职业。
那到底是甚么东西被夹到?
在哪里夹到呢?
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肩膀的构造!
肩关节构造
肩关节主要由锁骨、肩胛骨、肱骨所组成。
(图片来源:https://www.shoulderdoc.co.uk/article/1177)
下面这张图为肩膀侧面观,a为肩峰、b为喙突肩峰韧带、c为喙突,a、b、c联机形成屋顶,而肱骨头为基底,所围成的空间,称之为肩峰下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常发生关节外夹挤的地方。
(图片来源:http://www.orthoinfo-hkcos.org/HKCOS/Impingement_of_the_Shoulder.html)
如果肱骨单纯的接在肩胛骨的关节盂上,就像下图的海豹顶着球,非常地不稳定,所以周围需要很多软组织去包覆他,增加稳定性,这些组织包括关节唇、关节囊、韧带、肌肉。
而经过肩峰下空间的这些组织,就是容易被夹挤到的组织,包括了棘上肌,二头肌长头肌腱,还有肩峰下滑囊。
(图片来源:http://www.gog.com.cn/pic/0/11/04/38/11043825_532596.jpg)
(图片来源:http://www.josephbermanmd.com/anatomy-of-the-shoulder/shoulder-muscles-tendons-ligaments-joint/)
肩关节夹挤症候群是肩膀在动作的时候才会产生症状,所以要了解肩关节夹挤症候群,要先知道肩膀如何动作,现在就让我们从肩膀各种平面去了解这些肌肉,如何带动我们肩膀产生动作。
我们先了解甚么是力偶(force couple):作用于同一刚体上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线的一对平行力称为力偶。所以会使得刚体产生旋转的力量,如下图所示,像是方向盘转动、脚踏车齿轮转动。
(图片来源:http://www.tutorvista.com/content/physics/physics-i/forces/couple.php)
再用力偶的概念,去看看是哪些肌肉使我们肩膀产生转动,而产生动作。
● 冠状面:
从肩膀正面看过去,主要是三角肌(Deltoid)及棘上肌(supraspinatus)带动,使我们的手可以水平上举。
更仔细的来说,主要是三角肌带动我们的手水平往上举,而棘上肌把肱骨头往下带,避免肱骨头撞到肩峰。
(图片来源:http://www.indiaorthosurgeon.com/cuff-tear-arthropathy/)
● 横向切面
接下来是从头顶方向看下去,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及棘下肌(infraspinatus)带动我们肩膀的内转、外转。
(图片来源:http://m.blog.daum.net/kes3183/1894)
(图片来源:http://shoulderarthritis.blogspot.tw/2011_03_01_archive.html)
● 肩胛骨平面
使肩胛骨往上、下转动。
上转肌群:
1. 上斜方肌 (Upper trapezius)
2. 下斜方肌 (Lower trapezius)
3. 前锯肌 (Serretus anterior)
下转肌群:
1. 提肩胛肌 (levator scapulae)
2. 胸小肌 (pectoralis minor)
3. 菱形肌 (rhomboids)
(图片来源:https://www.studyblue.com/notes/note/n/kinesiology-exam-3-shoulder-complex-/deck/14108316)
这些控制肩胛骨转动的肌群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肱骨头接在肩胛骨上,也就是说,肩胛骨是整个上肢动作的基石。
当上面的肌肉太紧,会造成肩胛骨位置跑掉;或是肌肉无力,造成转动不足,都会使得上肢的动作受到影响。所以在治疗时,也会针对这些肌肉去做放松或是训练。
最后介绍肩膀很重要的稳定肌群,旋转肌群 (Rotator cuff)。主要由:
1. 棘上肌 (supraspinatus)
2. 棘下肌 (infraspinatus)
3. 小圆肌 (teres minor)
4. 肩胛下肌 (subscapularis)
这四条肌肉所组成。由图所示,这四条肌肉都从肩胛骨连接到肱骨头,所以能在我们手产生动作的时候,稳定肱骨头,使他维持在动作轴心,不会跑掉。
(图片来源:http://instreetclothes.com/2015/01/22/understanding-kobe-bryants-rotator-cuff-injury-uncertainty-brings/)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参加蔡永裕老师的上肢密码课程
课程要点
1.肩关节之生物力学
2.肩胛是能之临床应用(第一型夹挤及第三型内部夹挤)
3.收缩组织:肩袖病理与术后
4.非收缩组织:冰冻肩
5.肘与前臂之生物力学
6.内、外肘痛之生物力学
7.平行四边形理论
8.腕关节之生物力学
9.腕屈曲与伸展障碍之临床应用
10.腕部三角纤维软骨损伤之临床应用
11.拇指腕掌关节之病理及力学机制与临床应用
12.神经性障碍之临床应用
13.上肢密码之整体运作
授课老师:
蔡永裕主任
·
台湾澄清医院 顾问
·
台湾澄清医院医学教育研究部 主任
·
台湾学善物理体系 总顾问
·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 兼任副教授
·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 兼任副教授
·
阳明大学高等骨科治疗学 临床助理教授
·
台湾物理治疗学会临床专委会 副主委
·
台湾物理治疗学会肌骨专家认证 召集人
·
世界华裔骨科康复治疗专委会 副主委
课程时间:
2019年4月26-28日
(三天课程)
课程地点: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直街30号金中环大厦
课程报名:
课程费用:3500元/人(如开发票需补10%税金)
报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