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税务报
立足税收,面向社会。您的关注,我的力量——欢迎来这里作“税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税务报

【百科】你的血管正在悄悄变“脆”,敢握拳30秒测一测吗?

中国税务报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07 10:1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血管硬化是老年病?错。对多数人来说,血管从20岁就开始变硬了,胖孩子血管硬化开始得更早。我国6~17岁的儿童中,接近1/3体重超标,他们的血管更容易“早衰”。


血管硬化虽然深藏不露,但其危险性不容小觑,冠心病、中风都与它有关。今天教你一个简单动作,测一测你的血管。

握拳30秒测出血管弹性


灵巧的双手,不仅能洗衣、做饭、游戏、工作,还是身体自带的血管健康 “检测仪”。


测试方法:


双手握拳30秒,打开后看看手掌变白的现象,是否会马上消失。



测试结果:


  • 很快复原,血管健康


    握紧拳头时,手掌的血管会受到压迫,血液流通被阻断,手掌会因此变成白色。手掌松开后,血流恢复,如果变白部位很快恢复原来的肤色,表示血管健康、弹性好,血液循环正常、末梢神经比较灵敏。

  • 30秒以上复原,警惕动脉硬化


    如果需要30秒以上,手掌肤色才能恢复,就要当心是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就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进而出现血管内的“管道”变窄,影响供血。其形成过程相当缓慢,不同部位的血管硬化,表现也不同。

6个元凶加速血管硬化


动脉硬化通常在20岁左右就开始了,到了中老年往往会加重、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这是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但下面这些坏习惯,会让血管加速“老化”,提前变硬。


1

吸烟、饮酒


主动吸烟和二手烟,都会损伤血管,增加血管硬化的风险;大量饮酒会升高血压,引起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及时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限制饮酒量也十分重要。

2

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更高,血压过高又会损伤血管。所以,不能根据头晕、恶心等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控制血压,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3

生活不规律


生活规律是指每天作息定时定点,所以不是睡够7~8个小时就能称之为生活规律、不缺觉。经常熬夜会扰乱生物钟,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受损,影响血管及全身健康。


4

肥胖


肥胖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且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容易发生脑动脉硬化。因此,控制体重对保护血管很重要。


5

高盐饮食


食盐摄入量增加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特别重要的一个原因。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必须从日常饮食着手,降低每餐盐的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

6

胆固醇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会损伤血管,使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健康人群“坏胆固醇”应该低于3.4毫摩尔/升,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控制在1.8~2.6毫摩尔/升以内。

护血管,也要“投其所好”


年轻时出现的血管硬化,血管壁只有少量的脂质沉积。此时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血管的硬化是可以“逆转”的。

不过,你要先了解血管喜欢什么,才能“投其所好”。

1

晨起称称体重


每天早上排尿、排便后的体重数值比较准确。


体质指数(BMI)一般建议最好控制在18.5~24,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属于肥胖。 BMI超标会增加心脏负担,对血管壁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体型偏胖的人每天称体重,早察觉肥胖苗头,并及时改善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预防超重和肥胖,保护血管。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²)。




2

每坐1小时,活动10分钟


久坐会减缓机体新陈代谢速度,一些物质消耗不掉,便会在血管壁沉积下来。久坐者大部分是脑力劳动者,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导致血管长期收缩并由此带来伤害。


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10分钟,眺望远方、拉伸四肢、散步等舒缓运动均可。


3

多做有氧运动


运动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不断更新细胞,有助增粗血管并维护弹性,使小血管的数量增加。


少开车、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下班时间比较宽松时,可提前两站下车,步行回家,都是增加锻炼量不错的方法。


此外,如果每周能做到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慢跑等,护心效果会更好。



4

晚餐喝碗杂粮粥


五谷杂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晚餐时建议喝一碗杂粮粥,搭配木耳、海带、芹菜、香菇等,保健血管效果更佳。

最后,想提醒的是,因为血管可能从儿童期就开始硬化,所以最好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来源:生命时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