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前三季度保费增近20% 母公司净利逾268亿
中国人寿10月26日晚发布的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4499.92亿元,同比增长19.6%,保费规模超过2016年全年水平,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其中,首年期交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保费收入1020.66亿元,同比增长19.1%;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实现 574.80亿元,同比增长24.3%;续期保费达2457.52亿元,同比增长32.6%。此外,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25亿元,同比增长98.3%。
易安保险三季度亏损5690万 偿付能力下滑至380%
保险业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拉开序幕。10月24日,中保协公布的信息显示,易安保险已于近期披露了三季度偿付能力,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延续上半年亏损趋势,亏损额度达到5690万元,偿付能力从二季度的466%下滑至380%。进入2017年以后,易安保险开始亏损。据前三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17年一季度,易安保险亏损2318万元,偿付能力由2016年末的704%下降到606%;二季度,易安保险亏损了4829万元,偿付能力下降至466%。值得一提的是,易安保险虽一直亏损,但由于其偿付能力较为充足,评级为B类。
四大上市险企14款个险明星产品受134号文影响
近期,随着134号文正式落地,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开门红期间(2018年一季度)险企主打哪些产品备受业界关注。本报记者获悉,此前多年来险企主打的“年金(主险)+万能险(附加型)”这一产品组合,在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开门红转换为“年金+万能”双主险形态。在“出新”的同时,一些险企“推陈”了一批原有明星产品。太平洋证券研报近期指出,“从个险渠道主要销售产品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寿个险保费占比最高的前五大产品均受(134号文)影响,平安有三款受影响,太保有四款受影响,新华由于近两年转型大力发展健康保障型业务,仅有两款受影响。
蒋铭预测2018年寿险中介市场:增速超50% 新单破150亿
大童保险服务董事长兼总裁蒋铭近日在某活动中表示,保险中介行业业务规模现已突破100亿,连续三年增速超过100%。他表示,政策支持、保险产品费率市场化、保险科技的大规模运用等方面共同促进保险中介的迅速发展。他还预计,大童保险服务2017年保费规模将达45亿,2018年业务规模计划达到100亿。蒋铭进一步从市场规模、竞争重点等方面对2018年保险中介市场进行了预测。具体来说,寿险将保持50%以上增速,寿险全市场将突破150亿新单;财险增速稳定;随着互联网巨头涌入,中介市场竞争将加剧:保险科技将是未来中介竞争的重点。
报告:中国寿险未来10年高增长 复合增速最低16%
中金公司最近发布研究报告《保险需求端崛起:下一阶段推动估值的新引擎》(以下简称《报告》),对寿险行业的发展给出了一个颇为乐观的估计。
《报告》认为,中国寿险保费长期成长空间将超过8万亿元(2016年2.2万亿),而三四五线城市的新兴中产阶级崛起,将带来巨大的保费增量市场。中金公司估算出到2025年,中国寿险市场保费年复合增速最低将达到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