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环境
传递环境信息,共享绿色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环境

片区污水处理规模亚洲第一,竹园四期工程向全民开放

上海环境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5-04-01 14:03

主要观点总结

亚洲最大规模污水处理厂的主体部分——竹园四期工程对外开放,上海市民可预约参观。竹园分公司与多家单位合作,探索污水资源化利用途径,并举办活动邀请公众参观,展示水处理技术和设施。活动包括签署党建联盟协议、成立节水行动党员突击队等,旨在引领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风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竹园四期工程对外开放

竹园四期工程作为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主体部分之一正式对外开放,市民可通过预约通道参观,了解污水处理过程和资源循环利用科技。

关键观点2: 污水资源化利用

竹园分公司积极探索污水资源化利用途径,在厂内外实施再生水利用项目,打造工业企业大规模再生水利用样板案例。

关键观点3: 公众参与和科普活动

竹园分公司组织向公众开放活动,邀请公众参观污水处理厂,推出治水惠民互动地图和科普讲堂,旨在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关键观点4: 党建联建和节水行动

活动中,竹园分公司与外高桥造船生产保障部党支部等签署区域化党建联盟协议,成立节水行动党员突击队,旨在引领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风尚。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亚洲最大规模污水处理厂的主体部分之一 —— 竹园四期工程向市民敞开大门。近日,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竹园污水处理分公司(下文简称“竹园分公司”)举办主题为“党建联建赋能再生水,同频共振绘就民生卷”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暨党建联建签约仪式。

活动宣布,竹园污水处理分公司与泰和污水处理厂、吴淞污水处理厂一起将作为“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向公众开放。即日起,市民们通过预约通道将有机会亲眼见证竹园污水处理厂里“污水变清流”的神奇过程,感受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科技魅力。


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于2023年5月17日正式投运,目前,竹园片区总处理规模高达340万立方米/日,相当于3.5个奥运“水立方”的总体积,位列亚洲第一、世界前五,服务着约600万人口和335平方公里的区域。

在服务长江大保护、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的同时,竹园分公司还积极探索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多种途径。在厂内,再生水已广泛应用于药剂制备等领域,替代了大量自来水,替代率高达88%。

在厂外,竹园四期工程与外高桥造船厂合作开展了上海市首个工业企业大规模再生水利用项目,将处理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再生水用于造船厂的压舱水试验和船坞区冲洗污泥等,预计每年可提供再生水70万立方米,打造工业企业大规模再生水利用样板案例,在优化供水结构、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方面为社会和行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活动当日,组织邀请包含学生、居民等组成的代表团走进竹园四期工程参观,在巨大的生物反应池,神奇的微生物“小能手”高效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在高效沉淀池,清澈的水流缓缓流出,代表团被其宏伟的规模和现代化的处理设施所震撼。





近年来,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向公众开放的科普场所,形成“治水惠民互动地图”。本批次组织向公众开放的三家污水处理厂,是继白龙港、虹桥、东区污水处理厂后第二批向公众开放的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开启了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向公众开放的新里程。

活动中,全新IP形象“水萌”亮相;竹园分公司与外高桥造船生产保障部党支部、上海外高桥电厂管理党支部等6家单位签署区域化党建联盟协议,并成立了节水行动党员突击队,引领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风尚;治水惠民志愿服务队代表也分享了近年来深入社区、校园的实践成果,目前他们已累计开展了150余场科普讲堂、50多次护河巡河活动,服务市民近万人次。


作者: 丁波 杨露

来源: 中国环境APP


编辑:张玉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