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让
“方便”更方便】“
给定资料
4
”
介绍了
Z市农村改厕的情况。相邻的F市近期也准备启动农村改厕工程,假设你是F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请借鉴Z市的做法,拟写本市改厕工程的工作方案。(35分)
要求:
(1)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2)思路清晰,结构完整;(3)语言简洁顺畅;(4)篇幅700—800字。
资料
4
:
在
Z市农村,一般管厕所叫“栏”或“圈”,数尺见方,放块木板或者水泥板就成了方便之处。农民家里养猪,厕所还与猪圈相连,污物直接排入猪圈,也就是连茅圈。夏天如厕,蝇蚊乱飞,令人十分难受;冬天如厕,寒风刺骨,让人瑟瑟发抖。上个厕所浑身味儿,晚上还得带手电。
北坪村党支部石书记在这个位子上已经干了
10年。这些年,村里为村民做了许多好事,石书记却年年为一件事发愁。北坪村隶属于仙台镇,有125户人家,村民们大部分以务农为生,庄稼离不开农家肥。村里多是连茅圈,攒土肥,不仅味儿大、占地方,还没有防渗措施,可能污染地下水。
石书记愁了
10年,仙台镇西单村的孙大娘却愁了两个10年。20多年前,孙大娘的儿子娶了城里的漂亮媳妇,村里人都羡慕她。一开始,孙大娘挺乐呵,可往后每次过年她心里就堵。原来,儿媳妇不习惯连茅圈,每年回来过年,儿子一家吃完午饭就往城里赶。小孙女童言无忌,直言奶奶家不如城里的外婆家楼房干净。孙大娘无奈感慨,卫生环境不好,留不住年轻人。
“农村土茅房、旱厕和连茅圈,污染空气和地下水,还成为蚊蝇孳生地、病菌传播源。据统计,80%以上的传染病是由厕所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的。”Z市农工办调研科汪科长说。
从
2014年10月开始,Z市将农村厕所改造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项目,这可解了石书记和孙大娘多年的愁。
可是厕所虽小,改造却是大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
钱从哪里来,每家每户出多少?这是农民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
Z市专门出台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村民改建一个旱厕可享受省、市、县三级补贴,各镇、村根据财力状况也制定了相应的扶持奖励政策。“改造一间水冲厕所,基本不用农民群众自己花钱。”汪科长说。
村民小钱在翻新房子时,趁着政府包改厕,给厕所来了个升级换代。他给厕所地面和内墙贴了瓷砖,装配了淋浴设施,放上了洗衣机,加装了暖气片。他兴奋地说:
“既干净又整洁,跟城里的一个样。”
村里所有改好的厕所外面,都竖着一根白管,用于排放化粪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以防爆炸着火等意外发生。
为保证改造效果,
Z市严把改厕入口关,采取“统一招标耗材、统一施工队伍、统一施工规范、统一检查验收”的方式,从物料准备、厕所改造、便器安装等方面实行全程服务。改厕后,每家每户都有编号,这些农户和对应的编号都会记录在册并上网,为以后清掏、修理打下“大数据”基础。
“改厕要因地制宜,我们几乎把全国的改厕模式、厕具都拿来研究了一遍,最后选择了几种符合Z市农村实际的。”汪科长坦言,“具体到每个村的情况还不一样,村里就召集村民开大会,商量村里具体采用哪种方式。”
公众号回复【25国考】获取链接,可以下载题目的电子版呀,提取码
(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