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同写意
一个以新药创制为核心,汇集国内一流研发精英的大型交流与价值分享平台。“同筑技术人生路,写意中国新药魂”是同写意的初衷与愿景。秉承汇集“一线、一流”,讲求“实用、实在、时效”的原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气象北京  ·  气象科普研学寒假班招生啦! ·  昨天  
北京本地宝  ·  气温低至-12℃!局地降雪+多区大风蓝色预警 ... ·  3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火车/高铁座位是如何分布的?含对应字母说明 ·  4 天前  
气象北京  ·  本周强冷空气进京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同写意

中国新药临床研发失败案例分析

同写意  · 公众号  ·  · 2025-02-04 17:36

正文


本次大会以“In China,For Global”为主题,通过多元化形式,打造国际影响力的XDC交流、技术发布、成果展示和创新合作平台。 欢迎报名!


DeepSeek: 用户是一位新药研发人员,想要对中国新药临床失败案例进行深度分析,需要具体到公司、项目、失败原因、对公司的影响以及投资启示,并且要多举例子。首先,我需要确定哪些中国的新药项目在临床试验中失败了,然后收集每个案例的详细信息。

首先想到的是恒瑞医药的SHR-1316 (PD-L1抑制剂) 。这个项目在I期临床失败,可能的原因可能是适应症选择或者试验设计问题。接着,百济神州的Zanubrutinib在早期临床中也有过失败,比如针对弥漫大B细胞巴瘤的试验,可能因为疗效不足。再比如信达生物的IBI-305 (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 ,可能因为生物等效性不达标而失败。还有和黄医药的索凡替尼,虽然获批但未能通过美国FDA的审批,可能因为单一中国数据的问题。君实生物的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在海外试验中失败,可能因为人群差异或剂量问题。

需要确认每个案例的具体失败原因,是否有公开资料支持。比如恒瑞的SHR-1316,确实在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试验中未能达到主要终点,可能因为对照组设计或患者分层问题。百济的Zanubrutinib在复发/难治性DLBCL的I期试验中应答率低,可能因为患者群体差异。信达的IBI-305生物类似药未通过,可能因为药效或安全性数据不足。和黄医药的索凡替尼在美国被拒,因为依赖单一国家数据。君实的特瑞普利在鼻咽癌的川期试验中可能因剂量或联合用药问题失败。

对公司的影响方面,恒瑞股价可能下跌,但公司有多个管线,影响有限。百济同样有丰富管线,失败影响较小。信达可能面临生物类似药市场的压力。和黄医药需要调整策略,君实则需加强国际合作。

投资启示方面,需要关注临床设计、靶点验证、国际化策略、生物类似药风险、联合用药策略等。要举更多例子,比如再鼎医药的尼拉帕利在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失败,可能因为人群选择或剂量问题。康方生物的AK105 (PD-1) 在某个适应症中失败,可能由于竞争激烈或疗效不足。


中国新药研发近年来快速发展,但临床试验失败案例也频发。以下是几个典型案例的深度分析,涵盖失败原因、公司影响及投资启示:



案例一
恒瑞医药 SHR-1316(PD-L1抑制剂)


适应症: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III期临床

失败原因:

1. 对照组设计缺陷: 试验选择化疗作为对照,而非当时已获批的PD-1/PD-L1抑制剂,导致疗效对比不显著。

2. 患者分层问题: 未精准筛选PD-L1高表达人群,导致整体应答率不足。

• 对公司影响:

৹ 股价短期下跌约10%,但恒瑞管线丰富 (如卡瑞利珠单抗已上市) ,未造成长期冲击。

৹ 推动公司调整临床策略,加强生物标志物研究。

• 投资启示:

৹ 临床设计需紧跟国际标准,对照组选择需符合临床实践。

৹ 精准医疗 (如生物标志物分层) 是新药成功的关键。



案例二
百济神州 Zanubrutinib(BTK抑制剂)


适应症: 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 II期临床

失败原因:

1. 靶点机制局限: DLBCL中BTK信号通路依赖度低,部分亚型患者响应率不足。

2. 患者异质性: 未细分DLBCL亚型 (如ABC型 vs. GCB型) ,导致疗效差异大。

对公司影响:

৹ 项目转向其他适应症 (如套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并成功获批。

৹ 验证了管线“快速迭代”策略的有效性。

投资启示:

৹ 靶点生物学机制需与适应症强相关,避免“泛癌种”盲目扩展。

৹ 适应症选择需基于扎实的转化医学数据。



案例三
信达生物 IBI-305(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

适应症: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III期临床

失败原因:

1. 生物等效性争议: 与原研药 (罗氏安维汀) 在药效动力学参数上存在差异。

2. 安全性问题: 免疫原性数据未达预期,引发监管担忧。

对公司影响:

৹ 项目最终撤回,但信达通过PD-1 (信迪利单抗) 成功打开市场。

৹ 促使公司加强生物类似药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投资启示:

৹ 生物类似药并非“低风险”,生产工艺和临床比对需严格把控。

৹ 创新药与生物类似药需平衡布局,降低单一管线依赖。



案例四
和黄医药 索凡替尼(VEGFR/FGFR抑制剂)


适应症: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美国FDA申报)

失败原因:

1. 单一国家数据 仅依赖中国患者数据,缺乏国际多中心试验支持。

2. 疗效争议: FDA认为现有数据不足以证明临床优势,要求补充试验。

对公司影响:

股价单日暴跌20%,国际化进程受阻。

调整策略,启动全球III期试验 (NCT05050942) ,但耗时增加。

投资启示:

国际化需早期布局多中心试验,避免后期数据被质疑。

监管沟通 (如Pre-NDA会议) 对海外申报至关重要。


案例五
君实生物 特瑞普利单抗(PD-1抑制剂)


适应症: 鼻咽癌 (美国FDA申报)

失败原因:
1. 剂量选择不当: 美国FDA认为中国批准的剂量 (240mg) 缺乏充分依据,要求补充药代动力学数据。
2. 临床终点差异: 中国采用ORR (客观缓解率) ,而FDA更重视OS (总生存期)

对公司影响:

海外上市延迟,但国内适应症持续扩展 (如食管癌、尿路上皮癌)

推动公司建立国际化临床团队,优化试验设计。

投资启示:

剂量探索需符合国际规范,早期加强与监管机构沟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