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9时30分许,西安市政府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实三号线电缆5个抽检样品均不合格,西安常务副市长公开道歉。
“
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相关职能部门没有负责,我代表政府向全市人民道歉,并愿为此承担责任。
”
地铁三号线问题电缆事件牵动每一个西安人的心,
那么问题电缆的东家,身处杨凌的“奥凯公司”到底使用了什么手段,让隐患进入到地铁三号线呢?
网络上的一封举报信让西安地铁公司遭遇了一场信任危机,而举报信中矛头直指问题电缆生产企业奥凯公司,而该公司则立即反驳举报人在造谣诬陷并表示已经报警。
就在昨天晚上,西安市政府调查组公开表示,所抽查的线缆全都有问题。而今天一早《都市快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位于杨凌示范区的陕西奥凯电缆公司时,该公司大门紧锁,已经安全停止了生产。
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 门卫:“
本地的已经放假了,外地的都去玩了。
”
记者:“
八个公司领导都被抓了吗?
”
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 门卫:“
嗯。
”
《都市快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在奥凯公司厂房门口停着一辆杨凌本地的法院字样的车辆,据工人说,这是今天一早赶来查封资产的。但是显然已经晚了一步。
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 门卫:“
他们(法院)啥也查不了,昨天质监部门的人已经查封过了。
”
从陕西奥凯公司公开的信息显示,这个成立于2012年11月底的企业实力雄厚的惊人,所合作的企业不是国字头的大企业,就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重点工程。而西安地铁三号线恰好是这个企业成立后接的第一个大单。
杨凌农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亚军:“
他们2015年度的产值一个多亿,2016年两个多亿,我们也想扶植本地大企业,所以就给他们担保债权1000万。
”
从这个隶属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下属的国有企业,杨凌农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都市快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这个对外号称八十多名职工,注资一点五亿元的重点扶持企业,可以说是一家家族企业,因为公司全部三个股东都是亲戚。
杨凌农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亚军:“
法人王志伟和股东刘秀芬是夫妻关系,高菲是王志伟的外甥女。
”
家族企业的说法得到了陕西奥凯公司内部员工的证实,因为这个公司的主要成员都来自一个地方,那就是老板的老家,河北。
记者:“还没回家呢?”
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员工:“
没买到票呢。
”
记者:“工资给你结了吗?”
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员工:“没啊,也无所谓。”
记者:“无所谓啊?你跟王总是亲戚吧。”
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员工:“嗯,工资多少我也不知道,他反正也不会亏待我。”
就是这样一个老旧体系组成的家族企业,却像横空出世一般,在2015年4月击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电缆行业的老牌企业中国西电等企业,一举中标成为西安地铁的关键材料供应商。并且奥凯电缆公司所拥有的“万胜”商标,也被陕西省工商局认定为“
陕西省著名商标
”。
而根据当地质监部门提供的材料显示,恰恰也是在2015年省质检局对该公司生产的电力电缆监督抽查时,发现了不合格产品。但令人奇怪的是,同样在2015年,包括前后两年间,杨凌示范区质监局对该公司的抽查情况,却全部合格。
记者“
这是不是表明这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
”
质检杨陵分局局长 张华:“
那也不能这么说,就跟养一个孩子一样,今天生病,明天可能不生病。
”
同样令人不解的是,从2015年给西安地铁供应电缆开始,到最终地铁三号线交付使用。陕西奥凯公司的问题电缆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地铁建设方、投资方和监管方的层层把关和验收,直到几天前被人举报才东窗事发。
虽然承认地铁三号线低压电缆5个抽检样品都不合格,但却没有具体说是怎样的问题,而按照举报人的说法,陕西奥凯公司之所以能成功中标地铁项目,全是因为低价优势,等中标后就偷工减料,用规格标号低的70线代替95线。
电缆行业业内人士:“
用70代替95就容易出现电缆负荷过载的隐患,容易短路或者把那个开关顶爆了。
”
某企业如投标负责人:“
一般中标都是价格优势,你想货比三家,肯定价低者得,猫腻一般都在这里面。
”
西安市政府调查组对外公布的地铁三号线所使用的陕西奥凯问题电缆,所抽样的仅仅是低压电缆5个样品,而且全都不合格。但在调查中记者从相关部门发现,奥凯公司给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地铁三号线供应的电缆中,不仅有低压电缆,还有高压线缆、接地电缆、电源电缆、火型电力电缆等六个品种。不仅如此,陕西奥凯公司的电缆还供应给了成都地铁的三条线路等多家地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