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贵州人对洋芋的热爱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洋芋作为贵州特色食品,其各种烹饪方式令人目不暇接。贵州的洋芋不仅是美食,更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情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洋芋在贵州的地位
洋芋在贵州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主食之一。各种烹饪方式丰富多样,且深受大众喜爱。
关键观点2: 贵州洋芋的历史背景
玉米、土豆等作物在明代传入中国,在贵州等西南地区广泛种植。贵州的地理环境使得洋芋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
关键观点3: 贵州与洋芋的双向关系
贵州的地理气候适合洋芋生长,而洋芋也满足了贵州人的食物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互相选择。
关键观点4: 贵州美食的其他特点
除了洋芋,贵州美食还有酸汤火锅、豆豉火锅等特色菜品。酸和辣是贵州食物的两大特色,许多菜品都与这两者紧密相关。
关键观点5: 洋芋对贵州人的意义
洋芋虽然只是贵州美食中的一部分,但对于每个贵州人来说,它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代表着家乡的味道和记忆。
正文
图源:抖音评论区
没有一个完整的洋芋能走出贵州,毕竟,那可是贵州人的神。
其他地方的土豆做法,可能就那么几种,什么土豆丝,地三鲜,土豆炖排骨。图源:抖音评论区
贵州有,洋芋粑,炸个个,烤洋芋,卤洋芋,洋芋片,竹签洋芋,怪噜洋芋。还有,洋芋坨坨,炒丝丝,洋芋丝饼,烙锅洋芋,蛋包洋芋……对每个贵州人来说,最幸福的时刻,可能就是买一份香香脆脆又糯糯的洋芋粑,裹上满满的辣椒面,又香又麻又辣。
直到现在,贵州人对洋芋的新做法,仍旧充满着无限的创造力。甚至他们开始尝试用洋芋代替其他东西:据说花椒叶煮洋芋汤,有鸡汤味儿。图源:抖音评论区
要是光荣地成为一名贵州女婿/媳妇,来家里住几天,一天三顿可能都是洋芋:
早上来个洋芋炒饭,中午炸洋芋配折耳根蘸水,再配个土豆丝,晚上来点儿硬菜吧,吃个鸡——洋芋烧鸡。
外国人民都对贵州洋芋表示认可了 / 图源:bilibili@动静贵州最绝的是,奥运会结束后,射击冠军谢瑜返回家乡,受到乡亲们的欢迎,送上鲜花慰问冠军——高中历史书中曾提及,玉米、土豆等作物,是在明代才传至中国的。算起来土豆在中国的种植时间并不长,只有400年左右。
图源:图虫创意
这里要提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贵州选择了洋芋,另一个则是,洋芋选择了贵州。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地形支离破碎、喀斯特地貌广布,也有着“十里不同天”的复杂小气候。这意味着,贵州很少有完整的大片土地,土壤条件不适宜多种作物的种植,气候条件也不适宜农作物生长。而玉米、土豆这类作物,之所以在引入后,能够在中国广泛种植,就是因为它们不挑环境土壤,极易成活。在抗战时期,大批民众向西南后方撤退。如果没有洋芋,可能将会有大批灾民受灾受难。洋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老一辈贵州人也有印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缺粮的年代中,贵州人的主要食物,也曾长期是洋芋。人们发现,贵州竟然尤其适合洋芋的生长。高海拔、低纬度、强日照、大温差,这些都是马铃薯适宜的条件。实际上,本世纪10年代以来,正是西南地区成为了中国马铃薯增产的最重要来源地区之一。贵州威宁自治县,村民在地里播种马铃薯 / 图源:澎湃新闻土地面积少没关系,但凭借优良的马铃薯品种,贵州一样能够生产更多马铃薯,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不同年份马铃薯主要产区产量数据 / 图源:《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汇编》很多贵州人都表示,世界上的洋芋只有两种,贵州洋芋和其他。号称“中国薯城”的贵州毕节威宁自治县,也是洋芋新品种的实验田。至今,这里仍旧在为培育更好的洋芋做出努力,让贵州人民吃上更好的洋芋。就这么一来二去,贵州人想不把洋芋吃出花来,也难啊!不过,尽管号称“洋芋国”,要是觉得贵州只有洋芋,那可大错特错了。其实很长时间以来,号称“西南四省”川、渝、云、贵中,贵州总是处于相对边缘的地带。美食不突出,总算有个洋芋出圈,好像联想不到其他什么东西。尽管被称之为洋芋国,但贵州美食真正的特色,则与洋芋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