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假大空?清朝的康乾盛世存在吗?
不知从何时刮起的批判风潮,似乎要将教科书上提到的“康乾盛世”推翻。
在《饥饿的盛世》一书中,作者举了一些1793年朝觐乾隆皇帝的马嘎尔尼使团对于清朝经济和政治的吐槽,来否定康乾盛世的存在。呵呵,这都行?
小心朕把你团灭
这就有点像今天一些人到了美国后,看到城市公共设施的破败、行政效率的低下,大为感叹美国的没落。外国游客走马观花似的游历,未达预期而给出的”差评“,真的能作为推翻美国作为目前世界第一强国的事实吗?
同样,
外国使团的吐槽,真的就能成为推翻”康乾盛世“的证据吗?
当然,拿一些”反腐倡廉“”经济繁荣“”言论自由“等标尺来衡量,18世纪肯定康雍乾时期无法达到读者的”预期“。清朝再怎么文明昌盛,也变不出一个抽水马桶出来。康熙再英明神武,在传统中国的语境下也想不出“三权分立”出来。
毕竟,有些指标放在今天,许多国家似乎也未必”及格“,何况是对三百多年前的古人?
那么,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这个问题必须得问。
作为一个
从传统到现代的枢纽
,清朝有太多的历史值得我们仔细琢磨。加州学派的王国斌教授仔细对比了18世纪清朝和欧洲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没有看出欧洲对于清朝的绝对优势。
欧洲超越中国,那是19世纪后工业革命后的事。
18世纪,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18世纪,中国到底没发生什么?
02 如何走入乾隆时代?
衰落起于18世纪的黑锅,乾隆脱不了干系。
生于1711年,逝于1799年,他的一生贯穿18世纪,又刚好身处帝国权力顶峰。
乾隆之治真的可以以“盛世”一词简单概括吗?
这些问题,远非三言两语能够解答。即使有人告诉了你结论,那也只是一家之言。
我们希望你能一起跟我们深入历史的长河中,一起去回到那个处于传统与现代交汇处的18世纪,那个被一些人称赞为盛世、被另一些唾骂为专制的18世纪,去设身处地了解那个时代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故事。或许,这才是对你最有启发的方式。
这次,我们想跟你一起读高王凌教授的《乾隆十三年》。
03 为什么读《乾隆十三年》?
讲清史的书很多,孟森的《清史讲义》、史景迁的《康熙》、欧立德的《乾隆帝》……都很适合我们这个主题的阅读,但我们思考再三,还是觉得应该推荐大家一起读《乾隆十三年》。
我们并不希望
大家孤立地去看”康乾盛世“的历史,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关于古代的猎奇式阅读。打破历史与现实的隔阂,带着现代社会的”问题与焦虑“去探索古代历史,甚至于从历史中找寻”现代问题“的脉络与渊源,这算是我们的一点点期盼。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没有哪本书比高王凌教授的《乾隆十三年》更合适了。
作者自己就强调,”
读这本书也许不需要清史的准备,而只要有当代的头脑你就完全够了,因为它实在是一种当代的对话
。“
高王凌教授的清史研究非常有特色,他不断在
清代历史
与
当地历史
中跳转和借鉴的过程。很少有古代史学者像他一样,对于当代历史这么感兴趣,一直尝试着打通当代历史与古代历史的隔阂。
直到王敬雅博士介绍高王凌教授的一段经历,才恍然大悟:
高王凌老师早年参加“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的一些工作,并和当中的一些骨干人员熟识,可以说是他后来研究农村政策的一个立足点。
去搜一下这个
大名鼎鼎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走出过什么样的人物,你就可以知道为什么高王凌教授一直这么关注当代问题了。
也正是得益于这种”贯通古今“的追求,从当代史中,他可以接触到政策的细节,目睹行政的过程,了解农民对于经济政策的反应和对策。而在三百年前的清史中,他的研究则可以掌握中央政策的流变过程,并观察事态的整体动向和结局。
这样的研究,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或许更具有启发意义。
04 为什么需要精读?
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并不能对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形成太大的冲击。要想对一些严肃问题获得洞见,没有别的方法,还是需要你潜下心来去阅读与交流。
这次,我们想尝试开设一期21天的导读课,请一位从事专业领域研究的青年学者,带着我们一起来读书。一个人阅读有点像盲人摸象,自己读到了一些东西,但总有信心去判断,这些读到的意思有没有偏离作者的本意?既然花了时间去读一本书,我们当然要尽可能多的从里面学到东西。如果能有高手领着我们一起读,岂不美哉?
于是,我们
为大家请来了人民大学清史所博士、故宫博物院博士后
王敬雅
小姐姐,她推荐我们一起阅读高王凌教授的《乾隆十三年》一书。
王敬雅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
研究方向为清朝前期政治史
现为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研究方向转向乾隆期宫廷绘画
王敬雅
博士学习清史十余年,
从人民大学到清华大学,追随着高老师听了很多他讲授的课程。多年耳濡目染,对于高老师的学问,也有几分认识。
高老师去世前一个月,还在微信上跟她聊:
“我最大的一个所谓贡献,就是把十八世纪和二十一世纪,联系起来谈。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怎么样呢,尽管有问题,但是所谓的现代化,基本上是实现了的。我们这样来看,中间的那些‘倒霉事儿’,放不下吗?”
2018年,得知高王凌教授去世后,她在《上海书评》上发了一篇文章讲述她眼中的老师:
王敬雅︱最后的超越:记高王凌先生新作《超越史料学派》
希望大家选择一起来读《乾隆十三年》之前,都认真看下这篇文章。
21天的时间里,希望你每天花至少1个小时来阅读。同时,
王敬雅
博士也会分为21个小专题,为你详细解读《乾隆十三年》(导读目录详见文末),希望这次的读书班,让你不虚此行。
王敬雅:乾隆盛世离我们有多远?
——21天《乾隆十三年》精读课
报名时间:4月18日-4月21日
开始精读:4月22日-5月12日
1.
导读
:王敬雅博士将会连续21天为你拆解《乾隆十三年》,带你进入乾隆王朝。
2.
建群
:
我们将在线上组建主题读书群,邀请老师加入,你可以与群友一起讨论。
3.
打卡
:组织读书打卡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能极大推进大家读书,但组织的打卡的小助手每每累到吐血、操碎了心。这次豁出去了,再次开启
21天阅读打卡计划。
4.
赠书
:
坚持21天
每日打卡,记录学习心得,每天
不少于100字,并附上相关的图片一张,则有机会获得一套高王凌先生的《乾隆十三年》。(没错,我们小编磨破嘴皮,感动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给大家争取的福利!仅限于本次活动)
5.
礼包
:成功参与本次导读课的童鞋,还将获得一份关于“清朝历史研究”的电子资源礼包
21天博士小姐姐导读+21天读书打卡
这次的精读你必将收获满满!
原价
69元
的课程
4月22日正式开课前享受7折优惠(
49元
)
发起3人拼团的团长
还可享受29元的团长价
(
凑齐3人成团价格才正式生效
)
(文末阅读原文也可报名)
付费成功后
请添加
小助手乐乐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