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中国鬼故事,原来还可以这样读! ·  10 小时前  
新周刊  ·  抓捕那个枪杀CEO的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当一个中产妈妈,决定把所有育儿书都扔掉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2-14 19:39

正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 读者:尼可
作为一个从大学就开始做老师的教育从业老兵,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者,在成为妈妈之后,我做了一件事:“把书架上有关育儿的书,卖了。”

PART.01
理论VS育儿中的“应该”
做了七年的英文老师之后,我去美国读了一个儿童发展的硕士。我们项目重理论研究,带着实践背景的我特别喜欢观察普通教育者和家长研究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比如说,前些年挺火的一本书叫《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是斯坦福大学教授沃尔特· 米歇尔(Walter Michell)在斯坦福大学招募的3-5岁的幼儿进行的研究。研究设计是,把一个小孩放到一个房间,给他一块棉花糖,然后告诉他:“如果你在我回来之前不吃这块棉花糖,我会再给你一块,这样你就有两块了。如果你吃掉了,就没有了。” 一般实验的时间是15-20分钟。

研究人员会在单面镜外面观察和记录小孩。

《请回答1988》剧照
有的小孩盯着棉花糖,唱个歌;有的小孩自己无聊的到处看;有的小孩,一口把棉花糖吃下去了。

这么个有趣的棉花糖实验,研究的重要贡献是:他们继续追踪这些小孩之后的学业成就,生活状态,居然发现,那些没吃棉花糖的小孩,长大之后学业成就更高(比如美国的SAT考试分数高),甚至事业也更成功。

这一研究特别轰动:“咱们小孩的未来,可以用一块棉花糖来预测呢?”这个研究在追溯为何吃不吃一块棉花糖可以有这么大的区别时,找到了一个核心能力:自控力。也就是,那些不吃棉花糖的小孩,因为他们的自控力强,在不同阶段领域的成长都有积极影响。

这样一个研究和实验,在被翻译成书籍,并面向普通大众之后。就悄悄地变了一个味。

首先,中文版的副标题是“自控力养成圣经”。而原书副标题是:Why Self-Control is the Engine of Success. 别看都写了自控力,但是中文版的副标题,似乎告诉你:“读这本书,帮你孩子提高自控力”;而原文的意思是,来讨论,何为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形成,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的。它并不是一个秘诀式的“应用”。

《小欢喜》剧照
我还在遇到过一位育儿的大V基于这本书,制作课程,教给家长们如何锻炼自己孩子的自控力:“今天给孩子一块巧克力,隔几天,让他们不吃,再奖励一块。”

这个逻辑,看似对。如果细致阅读研究讨论,并不是你让孩子“忍着”不吃糖,来锻炼自控力,而是,我们要去理解自控力形成的机制:比如情绪稳定,比如,孩子是否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或者,孩子是不是信任那个许诺还回来给糖的研究者。

其实,这个研究之后还有一系列的其他研究实验。有的甚至推翻了这个研究的一些要素。这个研究的幼儿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员工或者博士生的孩子,家庭环境优越,所以,他们总体的自控力水平就高。对棉花糖的渴望或许没那么大。对比之下,一个面向贫困单亲家庭的幼儿做的实验,就是另外一个结果:孩子们大多数立马就吃掉了到手的棉花糖。这个解释是:这些孩子因为他们的爸爸们常常不出现,他们并不觉得研究者许诺的第二块棉花糖会来。

所以,儿童发展心理领域的研究,第一,一个研究并不是给一个“真理”;而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第二,儿童发展心理领域的研究结论,一般都是“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但是,在我们如此重视“育儿”,小孩成长的时候,常常把相关性,当成了因果关系。出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小巷人家》剧照
“给孩子吃xx食物,可以长高”;

“用这个方法,你孩子可以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读了这本书,你的孩子就拥有了强大内驱力”。

作为一个研究者和实践者,看到这些育儿“圣经”,总是莞尔:都是些什么破逻辑。
PART.02
发展的天性与后天之争永在
在我研究生最喜欢的一门课:认知科学课上,教授第一次课在黑板上写了两个词:nature-nurture,然后,中间的横线上,标了1-10。

问我们:“你们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更多决定在先天(天性,基因)还是后天(教育,环境)?”

当时的我,标到了nurture端:一个人当然可以后天教育塑造了!我如此地笃定。然而,读到的第一篇论文,满篇讲的是,一个孩子内在的一些能力早就在那,出生后,有些刺激,犹如按了按钮(啪,这个孩子能力长出来了)。当时读的我晕晕乎乎,脑袋拧成了麻花:这跟我原来想的太不一样了。

《亲爱的小孩》剧照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篇论文是我该背诵和顺从的。这篇论文中讨论了婴孩们是如何“天生”学会一门甚至多门语言的。是啊,作为一个英文老师,我早就发现,如果你给小孩子提供大量的英文的音视频,而不是“教”他们单词语法,他们会自然学会英文。这个现象的反思,足以告诉我,有许多能力,的确犹如天生嵌在孩子的脑袋里,后天环境的激发,两方互动,成就了一个孩子的学习成长。

这个 “天性和后天”的纷争是人的发展里,最基础和核心的一个逻辑。也是我们思考育儿/教育的很好的视角。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成长,完全取决于天性,你为什么还要花力气教育呢?

如果一个人的发展,更在于环境/教育,那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进清华北大呢?

这两个“极端”是帮助我们研究,探索,理解,一个孩子的发展过程,有什么一些共同的规律?在教育中,哪些事会支持孩子的成长?哪些会是白费力气的?

但是,在育儿市场上的许多书籍教育卖家会不断混淆这两端(可能根本就没有思考)

《加油妈妈》剧照
比方说,大量的“清北/常青藤爸爸妈妈”育儿书籍,本质逻辑是:“复制我的方法,你的孩子也可以去清北/常青藤”。

那么,请问,我们每个孩子的个性,能力特点,有没有被看到?

帮助规划和复制成长路径的教育产品,都是在刻舟求剑:所有孩子都可以捏成一个样。更不要说,他们在售卖这些固定的方法背后,没有告诉更多普通的家庭,他们孩子们本身所获得的教育资源与环境。
给“答案“和“规划”的育儿类书籍,都是否定不同孩子的天性,能力的让读者焦虑的“好产品”。

PART.03
大人自己疗伤vs小孩需要的阳光雨露
被放到育儿类书籍中,还有一大堆其实是成年人心理咨询成长类的。比如,精神分析流派的很多书籍。在重视育儿的家长中,往往是对自己的成长又了兴趣,或者有切实的精神健康问题,去阅读了不少心理领域的书。继而,在育儿中开始“应用”。
《玫瑰的故事》剧照
有些家长会问这样的问题,

“为了促进孩子的自我形成,我们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是否可以提前去塑造一个孩子强大的自我,而减少外界的影响和语言暴力?”

这是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心理咨询的理论一般是面对一个有创伤的大人,来做的设计和分析。我们大人却反过来,想通过些书里讨论的“心理药”来提前“预防”孩子未来可能出现的“病”。

很遗憾,这个逻辑可能是错误的。

我们一个孩子的发展成长,第一,不能通过某些操作“加速”;第二,也不能通过提前吃“药”来预防病。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如一颗植物一样,需要日常的五谷杂粮,需要阳光,需要雨露。并不需要“聪明丸”。
这正是唯一一本我没有卖掉的书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园丁与木匠》中希望表达的:“我们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我们的爱,都是无条件的,亲密的,深刻的,充满了感性的直觉。作为父母,我们最大的奖赏不是孩子的成绩或奖杯,甚至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或者婚礼,而是与孩子在一起时的那种分分钟的喜悦,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时的那种分分钟的喜悦。”

《小舍得》剧照
在那么多讲育儿的书籍里,居然极少提到 “爱”,以及如何爱。我在有了女儿之后,才体验到爱她是什么感觉:你愿意花很多时间看着她;愿意单单陪她走路,捡叶子;喜欢看她认真地倒着拿书,念起来;喜欢听她念念叨叨。

她也会毫无原则地最爱妈妈,妈妈是最好的朋友,她可以为了和妈妈在一起,不吃最爱的巧克力、冰激凌。

所以,在育儿这件事上,我无条件地投降给直觉,对于女儿来说,我爱你最重要,而非专家们所指出的成功秘诀,也不是育儿大v要卖的消除焦虑的实用课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审核:同同

招聘|新媒体编辑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新媒体编辑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