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ch
先锋设计师入主奢侈大牌,向来就是令人期待的,特别是那些带有强烈个人标签的设计师去到一个与自身风格并不契合的品牌尤为有趣。像John Galliano加入Maison Margiela、Demna Gvasalia手下的Balenciaga和与之前形成强烈反差的Dior by Raf Simons,这些在起初并不让人看好的组合却在擦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
以制作皮具起家的Hermes,其服装系列也一如它的包包,低调奢华。但在1997年, 爱马仕发表简短声明,宣布聘请 Martin Margiela 为艺术总监的举动,震惊了整个时尚圈。Margiela 向来前卫极端的解构主义风格,与当时爱马仕根植于皮革和马鞍的品牌形象相差甚远,也让评论家们开始对这个组合产生质疑。
说到Martin Margiela,他或许是时尚圈最神秘、最具话题性的设计师之一。出身于安特卫普的Margiela从来都不满足于现有的服装概念。
在他的作品中,你能看到对服装本身的解构,像利用旧衣物加以改造创作出全新的衣服,甚至利用细菌侵蚀这种极端的手段来表达他对于时装如果艺术品般的理解。
而与他高调的作品相比,关于Margiela本身却低调得像个隐形人。低调的 Margiela 极少出现在公众面前,采访也一般以邮件的形式回复,直到 2008 年纽约时报公开了他唯一一张照片,大家才第一次看到他的模样。
这一切,无疑让Margiela入主爱马仕更具话题性。
然而,
在Martin Margiela为爱马仕供职的这6年里,Margiela设计了12个系列作品。这些系列作品体现了他与爱马仕的共同设计理念,讲究舒适、典雅和触感,又兼具他本人的时尚态度,低调雅致。
不少人认为,Margiela的前卫先锋与Hermes典雅的奢华气质难以走在一起,但是植根于这两者深处的低调和对品质的追求却成为他们走在一起最重要的关键词。
在为Hermes设计的时候,Margiela同样保持着自己的视觉概念和创作激情。他锋利的剪裁和对男装的热衷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以战壕风衣、夹克衫、白衬衫这些服装为原型,通过Margiela惯用的解构、重组的手法转换成不同的设计,进行创新,再融入到Hermes的品牌灵魂中。
张曼玉为Hermes 1998年秋冬系列走秀
比如在2003年秋冬系列上,他就大量地运用了皮革的元素,这个元素融入到Hermes的服装当中,延续了品牌皮革制品的传统,又不会过分硬朗,在Martin的裁剪下反而更有一种优雅的韵味。
像这款披肩围巾,搭在外套里面,看起来像夹克的翻领,十分巧妙的设计。所用的布料柔软而又具有质感,让人穿出一种低调的精致感。
在这期间,Martin Margiela所带领的团队一直都是以清一色的女性,而她们所穿着的正是这些出自Margiela手笔的衣服。而对于Margiela来说,这个纯女性的团队成为Margiela的第一批顾客,他的所有作品都会在这其中接受检验。
不少时装评论家认为,Margiela是一个彻底的女性主义设计师,他的作品多数都是以女性本身的角度出发,在爱马仕时期尤为明显。
在这个层面上,Margiela的创作源头的确是来自这些女性上,但是相较于表现女性的身体曲线,Margiela更倾于表达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让她们真切地能够在生活中得到解放。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Margiela就要被冠上“女性主义”这四个字,或许在他心中,这一切都只是出于对女性的尊重。
早前,Martin Margiela的品牌合伙人Jenny Meirens在接受《T Magazine》的访问时便说到,Margiela与爱马仕能够走在一起,全都是实际的考量,“最终所有的钱都回到了Maison Martin Margiela身上。”尽管如此,Margiela依然从来没有在爱马仕上掉以轻心。
在这短短六年中,Margiela为爱马仕奠定的风格成为后来品牌在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低调、精致又富有值得考究的小心思。在Margiela加入爱马仕以来,他从来没有试图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去改变品牌原有的理念和风格,而他能做的也只是在保持品牌的灵魂和内核的同时,再加上自己的美学观点和设计热情。
20年后的今天,在Margiela的故乡安特卫普里,一场名为“Margiela, The Hermes Years”的展览正在举行着,来纪念这位不朽的大师级设计师在爱马仕期间所贡献的非凡设计。
相比起John Galliano在Dior的华丽主义、Alexander McQueen在Givenchy漫无天际的浪漫,Margiela for Hermes这种低调的系列难以再次成为年轻人的谈资,但是这短短六年内Margiela对工艺、商业、创新的观念,却是难以被时间所抹去的。
【更多
热门文章】
Vintage Chanel 首饰
|
插画师